更多
2012-06-08
56 浏览
記起這裡的舊址是一間叫"嗎哪"的西日fusion餐廳,食物水準還算可以的,只可惜過了一陣子後便漸被遺忘繼而遭受淘汰。接着來上場的,便是這間主打中西混合菜,同樣是有點fusion意味的半私房菜館....說這兒是"私房"的原因是這餐廳其實是分開兩部份的 ---- 如您在訂座時聲明是吃私房菜的話,那便要由湊夠六個人或以上才叫得;另一部份則容許接walk-in散客的。我們一家三口,當然便要散叫了....打開餐牌睇睇,橫豎看來都是叫個二人套餐比較化算。若小友食不飽,出到外頭再買些東西給他吃就行....說這兒是"中西fusion菜"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 光是看那八小碟的擺放及奉客模式,就跟西式的amuse bouche有點相類....八款小吃有素有葷,味道紛陳,亦算頗多元化的....冰梅蕃茄酸梅汁酸咪咪的確甚醒胃,與清新的鮮茄固之然很相配。不過缺點便是掌勺的在處理蕃茄時倒是較粗心大意,連鮮茄那中心帶硬的部位都保留了下來,這無論從外觀以至味道上也打了個不少的折扣....京式牛展牛展肉縱然切得薄如紙,但吃起來還是覺又嚡又韌,而且只是一味的鹹,所謂"京式"的特點真不曉得從何而來....石榴三層肉只
說這兒是"私房"的原因是這餐廳其實是分開兩部份的 ---- 如您在訂座時聲明是吃私房菜的話,那便要由湊夠六個人或以上才叫得;另一部份則容許接walk-in散客的。我們一家三口,當然便要散叫了....
打開餐牌睇睇,橫豎看來都是叫個二人套餐比較化算。若小友食不飽,出到外頭再買些東西給他吃就行....
說這兒是"中西fusion菜"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 光是看那八小碟的擺放及奉客模式,就跟西式的amuse bouche有點相類....
冰梅蕃茄
酸梅汁酸咪咪的確甚醒胃,與清新的鮮茄固之然很相配。不過缺點便是掌勺的在處理蕃茄時倒是較粗心大意,連鮮茄那中心帶硬的部位都保留了下來,這無論從外觀以至味道上也打了個不少的折扣....
牛展肉縱然切得薄如紙,但吃起來還是覺又嚡又韌,而且只是一味的鹹,所謂"京式"的特點真不曉得從何而來....
只恕小弟不才,未能吃得出這三層肉是甚麼東西,只感到有點像雞肉。這肉配上了一個帶甜酸的醬汁再與蕃石榴同吃,實是一道極夏日feel的開胃小吃....
又是另一道適合盛暑底下吃的前菜。茄子只是沒加調味的蒸熟,味道當然沒啥特別,關鍵乃在於那麻辣醬 --- 質地是頗稠身且芝麻味夠香濃。用來配茄子或是其他菜蔬類,都是美味....
自己也真的夠混帳,同樣是未能猜到何解這份看及吃起來都像是普通蝦多士的東西要加上"鴛鴦"二字。我想不知這是否與加入了綠色菜碎的蝦膠層,睇上來一紅一綠有點關係呢 ?
多士本身炸時略嫌油一些,蝦膠亦不夠鮮及彈牙....
說起上來,這一系列的小吃也屬頗有夏天氣息的時令嘢。講起夏天當造的瓜菜,當然少不了一道涼瓜。被稱為"黃金"之蛋黃能均勻黏在涼瓜上而沒散在碟上,掌勺的也算是有點功夫;涼瓜是真的夠爽又夠甘苦。除了先前的茄子以外,這味是第二道做得不俗的小碟....
雞翼是偏瘦削一點,肉很嚡很乾欠缺肉汁;此外由於下得太多蜜糖之關係,基本上甜味是盡蓋雞肉應有之醃味。若血糖偏高的話,此物絕對是嚴禁放進口肚子裡的....
一看賣相便知這蝦是一早炸定後被攤涼了 ---- 外層的粉漿固之然不脆之餘且是又濕腍兼發漲;蝦肉是淡而無味亦欠了鮮爽.;沙律醬只是求其擠了一小點放在粉漿上...真的很不知所謂.....
最後來的是back to basic的炒菜心。爽嫩程度很不錯的,只是份量太少了....
對此,我深有同感....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