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123
62
等级3
80
12
2015-07-22 2418 浏览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喻一個人一時雖受到損失,但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亦指為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對我來說,這天的遭遇正好印證了這一句成語。當日本來計劃在放工之後前往銅鑼灣,為的是幫女友買一些東西,所以看中了一間新開的廣島拉麵店打算嚐鮮。沒料到抵步時卻發現那一天只是對特定客人開放,吃了閉門羹的我便只好環顧四周,看看附近有哪些食肆可以填飽肚子。「三田製麵所」這個名字在我的記憶中依稀有點印象,記得它也是銅鑼灣一家非常有名氣的日式拉麵店,聽說人們即使在炎炎夏日之下仍甘心排隊等候多時,為的是入內一嚐其招牌沾麵。當時天空下著細雨,門外一個正在等候入座的客人也沒有,加上肚子實在有點餓,便鼓起勇氣拉開門走進去。甫踏入門口,便聽到店員們齊聲吆喝:「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我還未回過神來,一位男店員已迅速上前,提醒我雨傘架的位置。當放好濕漉漉的雨傘之後,又得他告知稍後會將雨傘捲好,待我離開時方便取回。由於是單身前來,很自然被招待坐在吧檯的位置。當我拉開椅子準備坐下時,冷不防被下邊突出來的東西絆了一下。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在吧檯每張椅子下方都擺放了一個置物框,方便前來用餐的客人將隨身物品
更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喻一個人一時雖受到損失,但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亦指為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對我來說,這天的遭遇正好印證了這一句成語。

當日本來計劃在放工之後前往銅鑼灣,為的是幫女友買一些東西,所以看中了一間新開的廣島拉麵店打算嚐鮮。沒料到抵步時卻發現那一天只是對特定客人開放,吃了閉門羹的我便只好環顧四周,看看附近有哪些食肆可以填飽肚子。
5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三田製麵所」這個名字在我的記憶中依稀有點印象,記得它也是銅鑼灣一家非常有名氣的日式拉麵店,聽說人們即使在炎炎夏日之下仍甘心排隊等候多時,為的是入內一嚐其招牌沾麵。

當時天空下著細雨,門外一個正在等候入座的客人也沒有,加上肚子實在有點餓,便鼓起勇氣拉開門走進去。
99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甫踏入門口,便聽到店員們齊聲吆喝:「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我還未回過神來,一位男店員已迅速上前,提醒我雨傘架的位置。當放好濕漉漉的雨傘之後,又得他告知稍後會將雨傘捲好,待我離開時方便取回。
6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由於是單身前來,很自然被招待坐在吧檯的位置。當我拉開椅子準備坐下時,冷不防被下邊突出來的東西絆了一下。定睛一看,才發現原來在吧檯每張椅子下方都擺放了一個置物框,方便前來用餐的客人將隨身物品放在裡面,令他們能夠專心享用眼前的拉麵。
1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拿起檯上的餐牌,一目了然便知道招牌菜是什麼,這正是日式餐廳的特色之一:以圖片說明一切,對首次來訪的客人來說非常方便。
222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由照片可見,即使是同一款沾麵,客人可以憑自己的喜好任意選擇大、中、小三個份量,餐牌下方更以數字和圖片明確標示出實際份量,很是貼心。
1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本來有點想試試辣味的沾麵,但一想到最近已吃了不少熱氣的東西,只好打消念頭。
20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反轉餐牌一看,發現「三田製麵所」真的很為食客著想:不但仔細列出進食「激辣」系列時要注意的地方,而且還提供了應對方法 - 向客人提供另外的濕紙巾,使他們在抹汗時避免因重覆使用抹過嘴巴的手帕、毛巾等而不小心碰到眼晴,招來不必要的痛苦。
1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這是另一款強調「梅」之涼意的沾麵 / 拉麵。向店員查詢之後,得知是在原來的湯底中加入梅子的味道,以增加清爽的食感。

經過好一番思量後,便決定既然從未試過這家的出品,索性先來個招牌沾麵,看看合不合自己的口味再說。

下單前,店員細心地詢問我是要冷麵還是熱麵,這個問題令我猶疑了幾秒,最後還是覺得吃熱騰騰的沾麵比較好,便如實告訴她我的選擇。

當店員離開之後,我趁機看了看吧檯的佈置。
2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乍看之下,檯面上佈置和其他拉麵店大同小異,不過此時我的注意力卻落在照片中右上角那張小黃紙上‧‧‧
4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原來那是一張「溫馨提示」,提醒食客如果害怕自己的衣服會被吃麵時不慎濺出的湯汁弄污,可預先穿上店內提供的紙圍裙。如此一來,即使是在附近工作的白領人仕,又或者是趕著前往開會見客的業務員,都可以放心地大口進食了!

老實說,這類超級細心的服務一向都只是從好些介紹日本食肆的電視節目中得知。如今身處其中,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心思,實在是值得一讚。
4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此外,吧檯每個座位前方另貼有一張介紹沾麵吃法的圖片,以供客人參考。現時不少有售沾麵的地方都會在當眼處貼出類似的說明,增加大家進食時的樂趣。
濃香豬骨魚介沾麵 (中)
$78
66 浏览
6 赞好
0 留言
等了大約10-15分鐘,我點的招牌沾麵終於端上來了。
沾麵汁的湯面上只放了一片紫菜及少許鰹魚粉,感覺實而不華。
5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先由湯底說起吧。在香港,以豬骨及魚介這兩種材料做「雙重配搭」湯底為賣點的拉麵可以說並不罕見,至於當中的比例、製法、火侯等自然是各顯神通。我很喜歡這家的湯底:看上去夠濃、夠厚,卻沒有滿滿一層油的感覺。需知因為進食方法的不同,沾麵的湯底本就比拉麵要厚重得多,而香港又較日本悶熱,所以令人感覺油膩的湯底先天上便已輸了一截;與此同時,有一點相當矛盾的是:日式拉麵的湯底若沒有油便不再是日式拉麵。因此,如何能夠在兩者中取其平衡,便是考驗店家實力的時候了。
整盤麵食也和沾汁一樣,沒有花俏多餘的裝飾。
75 浏览
2 赞好
0 留言
連麵條在內,所有的配菜都放在一個拉麵碗裡,不像一般麵店那樣以大碟來盛載。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迎合某些客人喜歡倒沾麵汁進碗的吃法;而且,如果客人在最初下單時選擇熱麵的話,碗的保暖能力比起碟要好得多了。

坦白說,碗內各種材料擺放得不算十分整齊俐落,有些美中不足:極粗的麵條置於碗底,上邊覆蓋了整整一大片色澤粉嫩的叉燒 (估了大概半個碗左右);其他材料如蔥、筍等等看上去均和坊間其他出品無異。
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正要舉箸大啖時,突然發現筷子竟和其他拉麵店不太一樣?!

細看之下,原來在筷子尖端有呈螺旋狀的坑紋,這種設計應該是為了令客人可以更穩固地夾緊麵條,減少因一時失手,致令麵條跌入湯中並濺出沾麵汁的狼狽場面。
沾麵汁中用作點綴的叉燒。
40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拍完照,我急不及待地將一箸麵條放入沾麵汁並送進嘴裡,濃郁鮮美的魚香瞬間湧入嘴巴,充滿整個口腔,那股滿足感自不待言。

當一口接著一口吃下去的時候,我發現沾麵汁和麵的配搭實在一流:彈牙的麵條是迄今所見最粗的,幾乎可以媲美烏冬。如此「粗身」,自然極有效地減少「掛湯」,使食客不致感覺太鹹;另外,沾麵汁中滿是微細的顆粒,在沾湯時能夠依附在麵上,增添口感變化;而那一角完整的叉燒,更是吸滿了湯底的精華,論賣相、味道也顯得比外間其他沾麵汁中那些零散的肉碎更為優勝。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我有個小習慣:每次拉麵大約吃剩一半的時候,便會將檯面上的調味料加進湯裡。這樣做就能令整碗麵的味道發生變化,使味蕾可以享受到新的刺激。

「三田製麵所」的檯面上只有很基本的黑胡椒和七味粉用作調味。在我看來,這是他們對自己出品很有信心的證明 – 因為無需額外再添加太多其他東西,原本的湯底已經有足夠的魅力去留住食客的胃和心。

果然,混合了黑胡椒的沾麵汁在香味層次方面更上一層樓。同時,添加的少許辛辣令麵和湯的組合變得更加惹味,教人直吃得停不下來。
吃完麵後加入熱湯,將沾麵汁兌成魚介豬骨湯。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站在一邊的店員看見我差不多吃完,便递上了一壺熱湯,並好心提醒我可以加入沾麵汁中兌成湯來喝。遺憾的是,將兩者混合之後,卻發現味道很淡,看來此種「收尾」的吃法不太適合我呢!

總結:

滿足地結賬離開之後,回家路上我不停地思考為何這家食店能有如此信心自稱為「沾麵專門店」。的而且確,比起其他售賣沾麵的食肆,「三田製麵所」更勝一籌的地方實在不少,總括來說就是:自踏進門口那一刻開始,便處處感受到店家對客人的用心,由餐廳佈置、餐牌、餐具甚至沾麵本身都深深體會到經營者的細心,令食客留下一個美好的用餐體驗,大大增加再次前來的意願,這就是傳統日式餐飲業致勝之道,實在值得很多食肆好好學習。

至少,對我來說,下次一定會帶朋友來此品嚐其他款式的沾麵和拉麵,看看會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滿意度:(5個
為滿分)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5-07-20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86 (晚餐)
推介美食
濃香豬骨魚介沾麵 (中)
$ 78
沾麵汁的湯面上只放了一片紫菜及少許鰹魚粉,感覺實而不華。
整盤麵食也和沾汁一樣,沒有花俏多餘的裝飾。
沾麵汁中用作點綴的叉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