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7-03
10 浏览
提起印尼菜,真的要多謝前女友的印尼籍傭人,因為經她的出色廚藝烹調出來的印尼食物,無論是甚麼樣的印尼菜色,也無一不令我愛上它。自從跟前女友分開之後,便一直沒有去吃過印尼菜了。而在今日,終於決定去尋回那一份味道......(別誤會是跟前女友那份味道啊~這間印尼食店算是已加入"老店"的行列了,十年如一日的裝修,那些七彩顏色玻璃吊燈依舊照耀著每位食客。裝修雖舊,但食物水準又能否依舊呢﹖這裡的巴東牛肉是多汁版,濃烈的汁料是印尼和東南亞國家菜色的特色,濃濃的醬汁滲入了牛展之內,其肉質腍而有點咬口,加上椰汁無比的香味,單是這個牛肉和醬汁便美味得可吃下三數碗飯了。下一道菜,亦是我最愛的印尼菜色 - 燒蕉葉魚。這個菜色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新鮮的蕉葉。不新鮮的蕉葉水份流失了很多,在燒烤中必定會難以控制火候,以致一是燒過頭,一是外熱內暖。蕉葉魚用上的香料,比巴東牛肉更多,功夫亦更加多。被一眾香料包裹著的魚肉,吸收了它們的味道,就如武林高手集各門派之大成般,把所有味道都共冶一爐。除了本身的魚味和鮮味外,那一份多層次的味道,極為複雜。魚肉滑溜有咬口之餘,微酸又帶一點點的甜和辣以及多種香料的香味,它的味道和香氣就在
這間印尼食店算是已加入"老店"的行列了,十年如一日的裝修,那些七彩顏色玻璃吊燈依舊照耀著每位食客。裝修雖舊,但食物水準又能否依舊呢﹖
這裡的巴東牛肉是多汁版,濃烈的汁料是印尼和東南亞國家菜色的特色,濃濃的醬汁滲入了牛展之內,其肉質腍而有點咬口,加上椰汁無比的香味,單是這個牛肉和醬汁便美味得可吃下三數碗飯了。
下一道菜,亦是我最愛的印尼菜色 - 燒蕉葉魚。這個菜色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新鮮的蕉葉。不新鮮的蕉葉水份流失了很多,在燒烤中必定會難以控制火候,以致一是燒過頭,一是外熱內暖。蕉葉魚用上的香料,比巴東牛肉更多,功夫亦更加多。被一眾香料包裹著的魚肉,吸收了它們的味道,就如武林高手集各門派之大成般,把所有味道都共冶一爐。除了本身的魚味和鮮味外,那一份多層次的味道,極為複雜。魚肉滑溜有咬口之餘,微酸又帶一點點的甜和辣以及多種香料的香味,它的味道和香氣就在挑戰你的味蕾和聞覺的靈敏度一樣,美味得難以去形容。
粟米餅炸得頗乾身,碟的底部沒有多餘油份。咬下去有粟米的香甜,餅粉的部份口感煙韌﹔因為粟米餅本身的味道已經十分美味了,以致放在碟中央的甜酸醬就如多此一舉般。唯一不足之處是粟米的份量不多,如果增加至三成左右,不論口感和味道也會相對提升,亦較合乎原來地道的味道。
到了中段,"蘇都畢畢"終於出場。中文即是牛肚湯,湯底是用上牛骨和多種香料敖成的。牛肚煮得入味腍身,雖沒了那份煙韌的口感,但是此湯的特色是牛肚吃下去得要滑滑的才是正宗。完全沒加味精下去的湯底,那一份濃且清的味道對好此道者,絕對難忘。
上了四道菜後,珍多冰才出場。(其實是漏了單)味道是正宗的,材料也十足的,要知道它有多好,還是留待給你來時自己發掘吧,不過如對椰汁抗拒者,千萬不要嚐試啊。
再來,是酸辣煎蛋。一般來說我都是吃用水煮好一隻隻的版本,甚少吃煎的。不過反正味道是一樣的,試試不同形狀的蛋來看看有沒有分別也好。酸辣汁其實一點都不算辣,至少不吃辣的女友也不覺得怎麼辣。吃了剛才那幾款味道霸道的菜色,這一個酸辣剛好可以"洗"走了它們的味道,吃後令人感到開胃。
雜錦串燒到最後才出來,其實這樣的"速度"才叫是正常的。因為這是代表所有串燒是即叫即燒的,加上用的是炭火燒烤,那陣炭香味增加了不少食物的風味。一打的串燒可以選多個不同的肉類,這次要了雞、牛、豬、羊。雞肉嫩滑多汁,牛肉有咬口亦有牛味不嚡口,豬肉質感比牛肉更強而味道有點被沙爹醬佔據了,最後的羊肉帶一點點羶味,肉質腍而味濃。這一碟的串燒在完全不用點那碟附上的醬汁之下,已經非常夠味了。這些串燒,做得絕對出色,一流。
有食友說印尼餐廳的出品也不錯,但印象中仍不及這裡的出品,至於誰勝誰負反而是其次。始終,這次來的目的,就是要吃到正宗印尼菜的味道,而不是那裝修華麗的佈置,或是菜色的賣相。對於這次的到來,感到十足的滿意~
(題外話,那時候其實曾要求那位女傭用鮮蝦來代替魚肉,最後出來的效果更勝魚肉呢))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