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4-30
42 浏览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覺,麻辣雞鍋在香港越來越盛行。記得幾年前,內地名牌重慶辣雞煲曾在香港遍地開花,上至灣仔,下至油麻地,空氣中都可聞到濔漫著的花椒八角香。不知怎地,一下子消失殆盡。又不知怎地,一下子,麻辣風又忽爾吹來。先從大圍的來來辣雞煲開始翻生,麻辣香再吹到九龍區,先有來來辣雞煲在太子插旗,開設分店。然後再有大角咀成了個小四川,重慶燒把麻辣香撒到串燒烤爐上,再來一家「隨變」,正式把麻辣雞煲發揚光大!四川麻辣,霸道嗆喉,流汗流淚,為的就是那種過癮。台式麻辣,溫醇享受,麻香傳到舌頭上,剛帶來刺邊就消散,舒服沒有負擔。看西打一直鍾意台式麻辣鍋就是這個原因。除了麻辣鍋,竟然還有人把台式雞鍋引入香港,還要是台式最地道的一品花雕雞鍋。想到雞肉的鮮美,花雕的醉人香氣,還有陣陣麻香,從久久之前就一直想造訪。坦白說,個人最感興趣還是這店的老闆娘!哈哈哈哈哈!聽過報導,說老闆為了引入這家一品花雕雞,花了不少唇舌。台北總店的老闆一直怕在海外設立直營店難以控制品質,也怕名字就這樣給弄跨。老闆三翻四次的造訪台北總店,有一次,剛好陪同周潤發一同造訪,直到周潤發開口問台北總老闆:「怎麼不把這種美味流傳到香港呢?」,開
先從大圍的來來辣雞煲開始翻生,麻辣香再吹到九龍區,先有來來辣雞煲在太子插旗,開設分店。然後再有大角咀成了個小四川,重慶燒把麻辣香撒到串燒烤爐上,再來一家「隨變」,正式把麻辣雞煲發揚光大!
四川麻辣,霸道嗆喉,流汗流淚,為的就是那種過癮。台式麻辣,溫醇享受,麻香傳到舌頭上,剛帶來刺邊就消散,舒服沒有負擔。看西打一直鍾意台式麻辣鍋就是這個原因。
除了麻辣鍋,竟然還有人把台式雞鍋引入香港,還要是台式最地道的一品花雕雞鍋。想到雞肉的鮮美,花雕的醉人香氣,還有陣陣麻香,從久久之前就一直想造訪。
坦白說,個人最感興趣還是這店的老闆娘!
哈哈哈哈哈!
是夜只有兩個人,點了一個小舒麻味雞鍋,再加一份棵條,本應差不多;店員再推介古法炒花甲,好像也不錯!
送上來時看到真的是用上花甲來炮製這道菜,總算名付其實。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稱作花甲的菜,往往都是濫竽充數,大蜆、沙蜆和蛤蜊都見過不少。說回這道菜,用上辣椒、豆豉和秘製醬汁大火快炒的花甲,入口香辣不嗆喉,比港式的豉椒炒味道更香更濃,花甲雖經炒過,還保持肉嫰鮮美,非常美味的一道菜!
送上來後店員便吩咐待雞鍋煮沸便可以先吃雞件,再煮五分鐘,年糕變軟,也可以一拼享用。
每鍋足有半隻雞的份量
煮沸後率先挾一塊雞送入口,非常濃郁的味道。麻香和辣香搶先傳到舌頭,陣陣麻痺感覺讓人越吃越痛快。雞肉充滿彈性,一吃就知道用上新鮮雞,細味間還嚐到淡淡然的花雕香。路人甲說好像有點苦味,西打笑說:「那是花雕的味道!」吃到後段,麻香越演越烈,舌頭都快沒有感覺,雞肉也吃盡醬汁的味道,更好吃!
不能不說這碗棵條有多珍貴,店家每天由台灣空運粿條到港,由於貨源供應有限,每桌限點一份。
慢煮了差不多十分鐘的粿條,沒有可能不好吃。看著粿條從白晢煮到半透明,煮汁也悉數被吸收。粿條入口滑不溜口,味道濃郁非常,比剛剛的雞肉更濃更香,更辣更麻,每一口就像在吃剛剛剩下的醬汁。粿條質感以為會像河粉一樣,卻是非常煙韌,套用一句台灣用語:「非常Q!」
HK$40X
有朋友看到這個價位可能會狐疑,怎麼吃一鍋花雕雞會這麼貴?反之,個人覺得不算過份,單是在香港要保證吃到新鮮嘉美雞,店家的進貨成本已所費不菲,再加上種種台灣空運到港的的醬汁和配料,這口地道的台灣口味,單是省下機票錢,就覺得不貴。
題外話,吃著吃著時,聽到旁桌的幾個好像對吃很有研究的年青人,從點菜開始已經不住跟店員細問每種食材的味道和做法。想不到會有以下一段對話:
年青人:「怎麼你們店裏的雞肉跟台北吃到好像有點出入?」
經理不加掩飾直接回答:「台北用的是新鮮雞的雞上腿肉,香港用的是原隻嘉美雞。」
年青人立時反問:「所以香港用的是雪藏貨?」
「當然不是,也是用新鮮雞!」
年青人再反問:「嘉美雞......怎麼加拿大和美國也有新鮮雞來香港?」
好笑嗎?
更多照片: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37219844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