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04-18
83 浏览
我之所以選擇在晚餐時間光顧位於「將軍澳中心」裡面的車仔麵食店「大茶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茶飯」有獨立提供白飯食品,足以為我解決平日晚餐裡面「無飯不歡」的問題。不過「大茶飯」的經營收費方式,跟坊間大部分的車仔麵食店做法有不同,因為「大茶飯」其實是採用一般餐廳食店,先用餐後付款結賬,相反大部分車仔麵店,反而採用先付款後用餐的「快餐店」模式經營。所以我也一度被「大茶飯」裡面,看不到廚房和餸菜食品擺位而曾經感到疑惑,不知道「大茶飯」在實際上,是會奉行哪一種食店收費模式。我第一次光顧「大茶飯」的時候,就曾經一度搞錯收費模式,還提早付款購買車仔麵,後來「大茶飯」廚房出餐時,當時我才愰然大悟,知道「大茶飯」還是先食飯,後付款的港式食店而已。至於我在「大茶飯」裡面點選的餸菜食品,還是跟我以前,在其他港式車仔麵餐廳裡面選擇的食品相若,還是「雞中翼」、「牛腩」跟「蘿蔔」而已。不過「大茶飯」的港式車仔麵湯底,還是有一款跟坊間港式車仔麵食店完全不一樣,甚至坊間港式車仔麵食店裡面都很難找得到的「蕃茄魚湯」湯底。於是我選擇「大茶飯」裡面獨有的「蕃茄魚湯」,作為我的車仔麵指定湯底。但是「大茶飯」櫃檯裡面的收銀
不過「大茶飯」的經營收費方式,跟坊間大部分的車仔麵食店做法有不同,因為「大茶飯」其實是採用一般餐廳食店,先用餐後付款結賬,相反大部分車仔麵店,反而採用先付款後用餐的「快餐店」模式經營。
所以我也一度被「大茶飯」裡面,看不到廚房和餸菜食品擺位而曾經感到疑惑,不知道「大茶飯」在實際上,是會奉行哪一種食店收費模式。
我第一次光顧「大茶飯」的時候,就曾經一度搞錯收費模式,還提早付款購買車仔麵,後來「大茶飯」廚房出餐時,當時我才愰然大悟,知道「大茶飯」還是先食飯,後付款的港式食店而已。
至於我在「大茶飯」裡面點選的餸菜食品,還是跟我以前,在其他港式車仔麵餐廳裡面選擇的食品相若,還是「雞中翼」、「牛腩」跟「蘿蔔」而已。
不過「大茶飯」的港式車仔麵湯底,還是有一款跟坊間港式車仔麵食店完全不一樣,甚至坊間港式車仔麵食店裡面都很難找得到的「蕃茄魚湯」湯底。
於是我選擇「大茶飯」裡面獨有的「蕃茄魚湯」,作為我的車仔麵指定湯底。但是「大茶飯」櫃檯裡面的收銀店員後來忽然又詢問我,是否需要為自己的車仔麵食品,選擇加入鹹味的醬汁。
我早在光顧「大茶飯」之前,已經曾經光顧過一次「大茶飯」,食過「大茶飯」裡面的「蕃茄魚湯」車仔麵,另外加入了食店預製秘製辣汁,結果發現「蕃茄魚湯」加入秘製辣汁,車仔麵的味道變得又鹹又辣。
所以我第二次光顧「大茶飯」的時候,也是正式為寫成食評而光顧「大茶飯」的體驗裡面,不敢再為車仔麵食品裡面,加入任何口味的醬汁。
或許正如「大茶飯」裡面的店主,電視臺裡面的女藝員「黃美祺」,專門為車仔麵設計選擇了一款口味,不加任何湯底又不加任何醬汁之後,變成了自創車仔麵口味「17歲的麵」,反而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可惜我曾經前後兩次光顧「大茶飯」,偏偏還是未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口味的「大茶飯」車仔麵,唯一沒有變過的地方,只是我每次都會選擇另外購買白飯而已。
因為「大茶飯」屬於少數能夠讓我在正餐時間,都可以光顧的港式車仔麵餐廳,「大茶飯」有牛腩、雞翼提供的同時,還有白飯可以選擇,食麵食到一半將白飯投進湯底裡面就可以了。
所以我第二次光顧「大茶飯」的時候,就終於清楚了解「大茶飯」實際的點餐流程,和收費方式,剩下仍然需要繼續摸索的,包括看看「大茶飯」還有什麼餸菜可以加進車仔麵裡面而已。
另外一個我直到現在,還未正式真正點過的「大茶飯」項目,就是「大茶飯」裡面的飲品,因為我在「大茶飯」餐牌裡面找不到飲品,但是曾經在店外掛着的巨型餐牌裡面看到。
所以,或者我可能要等到下次再來到「將軍澳中心」商場,光顧享用「大茶飯」車仔麵的同時,才能真真正正點一杯飲品,慢慢享用「大茶飯」飲品了。
至於「大茶飯」車仔麵「蕃茄魚湯」的實際味道,雖然也都算是偏鹹,但是在車仔麵不選擇「醬汁」的情況之下,直接享用車仔麵的話,「蕃茄魚湯」的實際味道,就不會變得太過鹹了。
至於「蕃茄魚湯」裡面的蕃茄味道,我就覺得「蕃茄魚湯」如果沒有鹹味醬汁干擾味道的話,「蕃茄魚湯」的味道雖然還算是鹹,但是我還可以接受「蕃茄魚湯」裡面的鹹味。
至於「蕃茄魚湯」裡面的魚甜味,我覺得「蕃茄魚湯」裡面的鮮魚甜味未算很明顯易飲到,還有可以進步和改善的空間。另一方面,由於「蕃茄魚湯」已經隔了渣,所以不需擔心會遇到魚骨。
至於「大茶飯」裡面的車仔麵餸菜食品方面,我選擇了滷水雞中翼、柱侯牛腩跟蘿蔔三款傳統的「車仔麵」食品,我始終未試過「大茶飯」的新餸菜食品,所以暫時不評論新餸菜的實際味道。
至於「大茶飯」裡面的麵底,雖然「大茶飯」有很多看來感覺新穎,而且我以前從未嚐試過的粉麵,但是為安全計,還是選擇享用平日經常會食,口感彈牙而沒有鹼水味的「粗麵」。
我對「大茶飯」裡面其他的傳統車仔麵餸菜食品沒有太大意見,「大茶飯」把「牛腩」、「牛筋」分開另上,所以我只選擇了「牛腩」,「牛腩」沒有了「牛筋」在旁,體積比以前我食過的「牛腩」為之小。
但是不幸中之大幸,就是「大茶飯」的「牛腩」實際質感煮得還算很軟,而且「牛腩」實際的口感,也都算是造到外層口感較硬,但是牛腩裡面口感其實很腍。
至於「大茶飯」裡面的「滷水雞中翼」,「滷水雞中翼」實際製成品色澤呈比較深色的狀態,所以我未試食前估計「大茶飯」,已經把雞中翼直接放進滷水汁裡面,浸泡了一段時間。
所以「大茶飯」「滷水雞中翼」除了色澤偏向深紅啡色之外,雞翼裡面可以食到感覺十分明顯的滷水汁甜味。不過「滷水雞中翼」肉質偏向比較瘦,可以食到的滷水雞肉委實不算非常多。
至於「大茶飯」廚房處理和製作「滷水雞中翼」的實際狀況,由於我從未看過,所以亦都不是很清楚了解,肉質偏瘦的「滷水雞中翼」製作過程。
至於我在「大茶飯」裡面選擇的第三款餸菜「蘿蔔」,「蘿蔔」實際製成品的體積尚算正常,「蘿蔔」不會造得太過小,而且「蘿蔔」口感裡面完全沒有筋,沒有令我咀嚼「蘿蔔」過程變得困難。
至於「大茶飯」「蘿蔔」裡面的實際味道,本來「蘿蔔」原本的味道,也都稱得上算是偏甜,但是由於「蘿蔔」浸在「蕃茄魚湯」裡面一段時間,所以「蘿蔔」除了有甜味之外,還夾雜「蕃茄魚湯」裡面的少許鹹味。
我在享用完「大茶飯」「蕃茄魚湯」「車仔麵」裡面所有的「粗麵」麵條之後,再把「白飯」直接投進「車仔麵」「蕃茄魚湯」裡面,結果白飯實際味道,一如所料地變成有少許鹹味。
而且「大茶飯」「粗麵」麵條本身的質感,也是屬於容易吸湯的那一種麵條,所以在我食完所有「粗麵」麵條之後,「蕃茄魚湯」其實已經所餘無幾了。
結果我把白飯投進「蕃茄魚湯」裡面之後,白飯把剩下所餘無幾的「蕃茄魚湯」魚甜味精華,都完全吸收進入白飯飯粒裡面了,白飯除了擁有「蕃茄魚湯」的蕃茄酸味和魚甜味之外,還有不少的鹹味。
我在「大茶飯」選擇了三款餸菜,一款「蕃茄魚湯」湯底,再另外購買了一碗白飯之後,連同加一服務費,總價錢變得不算便宜,原來也需要港幣六十五元,所以當時我沒有再選擇享用飲品。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