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6
3
招牌菜
今天到金沪庭吃午饭,才知他下星期结业,未知是否生意利润大不如所致。我看见当天是星期五午饭,顾客亦不少。实在很可惜它结业,因为它的小笼包很不错,菜饭亦美味;附近有酒店,我看见有外国人喜欢它的食物,也是这区具代表中国菜馆。对着大门梯级的中国昼,侧旁的大笑佛亦具中国特色。希望它不要结业,或可在附近找个面积小点地方再经营,这样便可减少成本。〔一个西环居民的心声〕
继续阅读
劲迟「收工」, 朋友们话要同我补祝生日, lunch 由我话事去食小笼包 附近只有呢度好坐一点, 加上印象中食过一次将军澳店 (见 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commentdetail.htm?commentid=81544) 觉得不错, 一行 5 人又0黎试试山道呢间. 叫了好多0野食的午市 4 人套餐 share, 可自选两碟冷盘, 3 款点心类, 一款面食类, 一款汤类及一款甜品, 仲有必选的「清炒时菜」一碟:- 镇江肴肉: 鲜味 ok, 淅醋几香又够味, 不错.- 鸡丝粉皮: 少鸡丝多(0鞋身)粉皮, 仲有切得幼细的爽口青瓜, 落的唔系麻酱而系杰杰的花生酱, 朋友 R 话带点食早餐 feel, 哈哈... 花生味好浓, 不过感觉真系怪怪0地.- 小笼包: 虽然肉馅鲜味一般, 但十分热辣, 汤汁够多, 皮厚度刚好, 呢个不错.- 三鲜锅贴: 大家都好想知系边「三鲜」, 不过我只食到馅料系一般新鲜的京葱及猪肉... 底部十分(火农), 层皮厚得不能接受, 又硬又实, 呢个唔掂!- 北京水饺: 呢个食0左都唔记得...- 上海炒年糕: 大家异口同声话佢好淡口, 「一定系唔记得落调味」, d 年糕十分腍 bad bad, 应该系年糕本身质地差云云, 我绝对同意; 配料系「粗炒」0野, 油湿湿, 无喱镬气又无喱味道, 唔好食.- 砂锅云吞鸡: 全餐最好食的, 鸡汤热辣辣, 味道浓甜, 云吞几鲜味, 我好唔客气咁添饮了两碗! - 擂沙汤圆: 层皮好烟韧, 麻蓉馅好流沙, 可惜甜而不香; 黄豆粉就有等于无, 都唔「黐」0既!仲有散叫的豆沙锅饼, 不过呢个几唔掂 -- 卖相样衰, 虽然炸得脆, 但实在粉多过乜, 加上豆沙馅极少, 唔食好过食.卡位几好坐, 环境几「豪装」feel, 卫生就麻麻了, 碗碗碟碟有污渍之余, 仲有小昆虫飞来飞去, 感觉麻麻; 招呼一般.埋单每人约 $85, 唔算好贵又唔算好差, 不过一定唔系好, 应该无下次了.P.S. 今日无带相机, 有机会 (??) 再分享过啦.
继续阅读
餐厅都几大~ 礼拜日7时许已是爆满,剩低了门口的4人位也只好坐下了~ 看到里面的卡位是半圆形好似好舒服便有点儿妒忌,呵呵~ 不过算了,反正没有订位游玩了1整天是饿坏了肚子~ 齐人坐低后便是开始猛点~ 餐馆卖的全部都是上海菜看到菜名字身为上海人的我也是许多都没聼过~ 只知道个别的菜式要了黑醋松子桂鱼、醉乳鸽、韭黄鳝糊、炒通菜、沙锅什锦、鲍鱼海蜇、回锅肉同埋马兰头可能因为人多的关系,上菜的速度是极其的慢~ 是等了又等也没有出现,炒个通菜系等jor半个钟菜是上1碟全清后才有下1道菜上来,1道1道甘食,而唔可以1台𩠌甘食,中餐甘样有点儿不对味还好菜式都还不错的~ 黑醋松子桂鱼鱼身炸得香脆口感不错,配上黑醋汁是非常的搭~ 几好~酒醉乳鸽是真的第1次吃到这样弄的乳鸽~ 其实与醉鸡醉鸭是1样的,不过换上乳鸽是有另1番风味鸽肉大部份已去骨,酒味浓郁,很不错~ 鳝糊是弄的差了点.... 怎看也不是糊状,跟上海的不一样服务生上菜时默默的说了句炒韭黄鳝看来是有含义的,怎不是鳝糊?不过炒得还好,鳝数量少了点通菜跟普通吃到的1样~ 沙锅什锦也没有什么特别,是普通的上海式汤,不是很够味鲍鱼海蜇细细碟,吃起来感觉应该是罐头鲍吧~ 海蜇也普通~很期待东坡肉~ 话晒最中意的上海菜就属这红烧肉了~ 上到离卖相是1流的,1盅大块五花腩自己切开后试1下~ 肉是煲的刚刚好,腩肉也是刚好5层分明几好,但系点解D肉系甘酸ge......个样系真系很对办~ 但个味道系完全唔系个回事~~~ 激死了,本是很期待这味𩠌说连埋的馒头整的几可爱,包住D东坡肉都唔错的,但系真系连埋馒头食都系太酸了,1个败笔买单650,看来系HK食上海菜是真的蛮贵的,菜式很地道,味道也合格的,环境不错,算系甘
继续阅读
友人高考成绩优异入读港大工商管理平凡的我只能暗中羡慕....还是努力专注我的fashion吧....(虽然没有什么兴趣....)相聚完毕后各走各路走到良久未到过的金沪庭想起最爱的上海小菜- 熏鱼于是走上楼要了一盒外带熏鱼作下午小食付了钱后走下楼梯右手多了一个胶袋里面有我最爱的熏鱼。搭巴士回家回家打开盒子头上出现了「?」「为什么size好像细了几个码?」熏鱼份量比在店内食用的份量少了几件但是价钱没变熏鱼味道依然一样硬硬的熏鱼与甜甜的酱汁虽然交给客人时是用盒子盛著但也不能因此而偷工减料吧我很爱吃熏鱼少了几件我会不够饱啊!!不要在「乞衣兜里拿饭吃」!!!
继续阅读
经历过前次、上次极不愉快的晚膳后,曾说过再不会来。但碍于附近食肆客满,在时间紧迫下,无奈又要旧地重游。未坐下前,对自已说不要抱有期望,不要挑剔,否则只会吃得不开心。此店的人参乌龙茶颇为不俗,再加一壶铁观音,没多久茶便端上。一看,却是两壶普洱 ! 礼貌地要求更换,亦肯照办,不过加上一句:「重以为你们叫普洱 !」唉,面对面,单对单地讲,而她却认为是客人的错。坐于一隅,众人发觉冷气量不足,要求部长可否开大一些,回覆因冷气才开了不久,要稍为等侯才会有凉意。但看到邻枱已差不多吃完,亦投诉热焗,便有理由相信那部长只是敷衍了事。我曾在下午茶时段光顾,被安排坐于一高背圆形卡座,到进食时实在太热,忍不住询问侍应,才告知此部分之冷气已关掉,亦不会因我的要求而重开。明知是这样,为何仍带我们到此等不透风的卡座,吃完真是名符其实的「一额汗」!上菜应有的礼仪亦欠奉。每道菜不会事先提示 (例如说声:小心、借借、唔该),从不理会正压着别人的肩膊,总之能放到在枱上便算完工。食物质素平平,也不明白他们所标榜的「摩登」京川沪菜为何,或许是:* 银丝卷内看不到搓成丝状的面粉条,蒸的等同于吃馒头,炸的包面就多油并甚脆 --- 上枱时已碎裂并跌在碟边。* 冻豆桨是室温的,再查询侍应证实没有错,真是眼界大开 !* 砂窝云吞鸡和净面的汤是一模一样。* 炒膳糊、炒杂菇均要下极多份量的酱油和盐,以测试食客的味觉极限。* 「神奇」豆沙窝饼及京式葱油饼,上枱时明明饼面及碟也没有一丝油的踪影,入口却极之干脆,而且热熨到不能说话,估计是掌握微波炉翻叮时间出错。有熟客向经理反映,食物质素比以前下降。经理强调厨部人手没变,相信只是手法稍为不同 --- 可能就是其「摩登」的整法吧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