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1
大坑的“私房蔡“,叫了两味: 美国桶蚝煲和菜心炒牛柳粒。等了又等,至少半小时(当时只得两三台客),终于有嘢食,但D蚝除了得个肥字,太熟又无味(不,有味,是腥味!)。这也算了,好戏在后头: 菜心炒牛柳粒来了,好几件牛柳竟然咬不开。忍不住投诉,最初话同我取消碟牛柳,点知转头竟然反口,话D菜无事,要收番炒菜心的钱(88元)。口里是道歉,也问是否想换另一,但坦白说,我没心情食,更不想再浪费时间呆等。更妙的是,道歉之余,不忘多次提醒话下次有问题要早点出声叫他换(我心想:仲敢有下次?),好似有问题的是我!别忘记,呢两样𩠌原本埋单共要4××元!!!如此「精打细算」的食店,应改名为「小家」菜更为贴切。吃了贵夹唔饱兼一肚气的一餐,对不起,我与此店缘尽于此。
继续阅读
在此补回一封两个月前的食记。难得来大坑,本来想去当时新开业的Pudding Nouveau , 不过见到门外那条长长人龙,没多想便已经放弃了。在附近边走边看,来到一间叫「私房蔡」的小店,因为座位有限,我们要坐在马路边,由于经过的车轮不多,倒觉得还可以。虽然被蚊叮了一囗,不过当时天气还没有很热,手持冰冻啤酒配上这様的天气实在很正很舒服。店子的装潢看似很简单,其实经过精心打造,除了用绿色做主色,还用上公鸡碗,店内墙身做了一个假的簷篷,看来活脱脱就像上环那些怀旧铁皮档,令人会心微笑。等待上菜的时间,看见店员都要横过马路两边跑,彷佛厨房是在另一个地方似的,后来才知道,原来在施弼街有另一间元祖私房蔡。点了招牌咕噜肉,咕噜肉用新鲜蕃茄配青椒洋葱爆香,虽然菠萝份量很少,但味道酸酸的很开胃。咕噜肉的皮稍嫌不够脆,但胜在用梅头,所以啖啖肉,口感该死的正,但食过跑马地富来的咕噜肉,又觉得始终是后者稍胜一筹。一碟细细碟,计起来只有14件左右,富来才$100有找,这儿卖$138的话感觉有点重手。第二款点了镇店招牌萝卜清汤鲜牛腩煲,牛腩其实不算好腍身,腩肉与肥膏少少相连,最正反而是汤底,萝卜及黄芽白的甜味得到完全的发挥,入口非常清甜可口,反而萝卜则太大件,不够腍身,吃起来也不方便。对比起要拿刀叉、讲餐桌礼仪的高级饭店,我更爱这种路边摊的自在,不过如果所谓镇店之宝都不过是ok水准,那未知其他菜式的味道会如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