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1
招牌菜
朋友八个月前已经订咗位,等咗咁耐,差啲都唔记得咗。谂住有餐好嘢食,点知…唉,差极!味道欠佳,冇乜特色,欠缺私房菜嘅精致,跟坊间嘅斋舖素食馆冇乜分别,完全冇惊喜,仲要每人三百几,唔值!一围枱十二道菜,全部都改咗啲唔知系乜嘅名,既不雅致,亦不贴题,已经唔记得哂。凉拌珊瑚 - 感觉清新,但系味道唔突出,普通前菜一碟。炆冬瓜 - 依个系最有特色嘅一道菜,一大旧冬瓜炆到海参咁嘅色,口感同味道已算唔错,不过做得粗糙,毫无细致层次可言。翠瓜烙+素春卷 - 翠瓜烙睇落几得意,好似炸软壳蟹咁嘅样,但系咬落又唔脆,又唔香,口感欠佳,味道淡淡唔突出。素春卷仲差,唔热唔脆,冇味,唔合格。秋葵+南瓜+翠瓜 - 三种原本唔错嘅蔬菜,冇意识咁放埋一齐,完全冇相辅相承嘅效果,再加上一个九唔搭八嘅沙爹酱,失败!炒杂菌 - 不能理解私房菜竟然食到咁嘅一道菜,普通过普通。素羹 - 又话乜嘢汤底咁巴闭,未至于难食,几种素料煮埋一煲,唔香,冇口感,唯一特色系加咗柠檬叶丝,反而有啲意想不到嘅效果。素鸡 - 望落真系好似切鸡伴住中间嘅青菜,都只不过系一般嘅素鸡,咁都系私房菜?萝卜炆牛腩 - 望落真系好似,但系个所谓秘制柱侯酱唔香唔够味,萝卜唔靓唔入味,扮肉低层次。炒米粉 - 虽然素食大多清淡,都唔洗淡成咁挂,又唔热。炒饭 - 炒得唔油腻,但系又系唔热唔香,兼且味道怪怪,唔钟意。美点双辉 - 煎南瓜饼,又系唔热唔香,非常一般。土伏苓糕,冇乜特别,唔算差。淮山糖水 - 最差嘅糖水,水稀稀,又话有西米,又话有绿豆,每碗得𠮶几粒。
继续阅读
大半年前已订枱,今晚12人到来聚会,在坐很多都曾来吃过数次,今晚是来试新菜式。例牌动作是菜未上,各样酱汁多款先上,有辣有唔辣,我最爱的是原粒甜中带辣的豆酱,其次是日式芥未豉油。红男绿女 – 去皮不酸的蕃茄、香甜的蕃石榴和刚熟的牛油果结合成的沙律,再加上少许汁和芝麻,清新开胃用来迎接下一道菜。家肥屋润 – 已吃过数次的菜,用冬瓜煮成,内有厚肉冬菇,百果和松化莲子,冬瓜炆至腍身而不烂又入味,咬入口,瓜身像海绵般渗出汁液。褔慧双修 – 素菜春卷和翠瓜烙炸物,配2款不同的果酸汁和蜜甜汁,很香脆,吃完助手Daisy将大型蕃茄拿走切开,加少许醋再上枱给我们吃。三星报喜 – 少许改变的旧菜,今次用特别的白茄瓜做底,同上次一样粉甜的日本南瓜和滑滑的秋葵,再淋上Amy自己调配的沙爹酱汁,我最喜欢吃日本南瓜,但汁少许咸。田园素羮 – 素上汤内有金针、素火腿、素鲍鱼和芫茜,素火腿外观和味很似肉丝,加上新鲜柠檬叶和薄脆一并入口,感觉真的似吃蛇羮,如果想改口味,可磨入一些黑白胡椒碎。东成西就 – 很多家庭主妇都曾做过的菜,只是卖相口味不同,今次味道集中在中间厚身和爽口的冬菇,外围是清淡青绿的丝瓜。真假难分 – 很难想像用牛蒡做成的鲍片,蒟蒻做成的螺肉,再加自家制的豆酱,外形和味道似十足,是今晚最神奇的菜式。仙子荔茸 – 一曾外皮包荔茸炸成,外曾薄脆内软,夹带中间的沙律菜和崧子仁又或加些枱上任何一款酱汁一齐吃,都好滋味。情如手足 – 粉丝和米粉同炒,不油腻之外还很清淡,喜欢辣的可加劲辣的辣椒酱。天女散花 – 饭粒分明,上面脆脆的肉松似足真肉松,其实真身又是牛蒡,加有翠肉瓜粒和香菇粒,吃完碟底一点油也没有。美点双辉 – 土伏苓和大红枣各做成的冻甜糕,是这里一向受欢迎的甜品。淮山三宝 – 椰汁淮山茸糖水内有西米和绿豆。Amy想得周到,糖水另上,客人自己加喜欢的甜度,我不加也觉不错,可以尝尝淮山的原味。最后一定是Amy送的生果盘,今次是杨桃和苹果。大部份的菜式都有改动以应吃厌了的人客,数月前已知会价钱比年头时贵了,但今时所有食物来货都贵,尤其是入口货,要吃高质数和高厨技的厨师做出来的菜,是直得支持的。吃完我们还买走多样豆酱和素肉。
继续阅读
与各方好友讨论香港的素菜,没有一间及得上 Amy's Kitchen -- 爱美素食坊的。Amy 姐原职美容行业,她笃信佛教,因煮得一手好素菜,在众亲友鼓励下改行做私房菜,每晚只做一枱。由于技艺出色,收费又不贵,短时间内就声名远播,食客争相订枱,往往最快要一年以后才有位子呢!Eric 和我都是食肉兽,咱们大部份的食家好友更是无酒不欢;然而所有到过 Amy 厨房的人全都吃得大快耳颐,离开的时候无不心满意足,可见她的素菜真不简单!我有幸到过爱美素食坊几次,每次的美食都叫我印象深刻,回味不已。通常吃斋,倘若不是味道太淡,就是怕太过油腻或者面粉太多;可是这里的味道却是既清新、又惹味,百吃不厌。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款𩠌菜:凉拌珊瑚一种爽口清新的海藻,加上酸酸的、恰到好处的调味,大量芝麻,再配上极度辛辣攻鼻的 wasabi 豉油,是夏日炎炎时最佳的前菜。凉拌美食冬季的前菜却首推此味,粉皮、青瓜、腐皮、萝卜切丝,均衡地混满香浓的麻酱,好吃极了。荷塘伴月这样夏季时节的冬瓜𩠌菜,单是外表已经先声夺人。荷叶清香扑鼻,中央是一大块蒸得粉嫩的青翠冬瓜,浸在素菜上汤里,上面再洒满色彩缤纷的杞子、红枣、韮菜花、莲子等等,尝心悦目,好像艺术品一样!家肥屋润冬天的冬瓜菜色,炆成深棕色仿似东坡肉,盖住莲子、白果、红枣等,再以鲜红辣椒装饰,色香味俱全。鲜果香脆卷用青瓜、西芹、杧果、菠萝等代替了鲜虾,馅料配上沙律酱,外皮炸得金黄松脆而不油腻............ 比平日常吃的鲜虾沙律卷更美味十倍啊!珍馐百味以多种菇类炒成的𩠌菜。究竟是蘑菇本身出色,还是用了特别的腌料,为什么比用肉片猪油炒成的荤菜更加香馥惹味?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田园多宝羹以薯仔、蘑菇、萝卜、芫茜,还有天知道的秘方,总之这汤羹完全没有菜汤常有的寡涩味,喝起来暖洋洋的非常令人饱足。金银玉翅这是冬夏季都有的名菜。甜甜的南瓜,素翅、芽菜等,点上特制的黑醋,效果就是 Amy 姐所说的「不可思议」,笔墨难以形容!冬天用荷兰豆伴碟,夏天用 lady's finger,色彩更艳。紫气东来紫菜和腐皮做成卷状,外表有些像寿司,轻微炸得香喷喷,咬下去口感烟韧,令从不吃腐皮的我也不能停口。黄金西湖羹极浓郁极甜美的粟米羹,叫人难以忘怀。大厨 Ricky Cheung (见 < 日本清酒 x Le Mieux Bistro >、< 又是Le Mieux Bistro >、< 30岁生日@ Le Mieux Bistro >)试过后,马上学 Amy 做一个法式的粟米浓汤,可是即使以鸡肉淆汤,却仍不及 Amy 的素羹那么鲜甜,真是不可思议啊!秘制白玉"柱侯牛腩煲" 的素菜版本。 "牛腩" 是用牛蒡、冬菇等做成的,口感味道极似猪肉丸,完全没有腐皮面粉的感觉,十万分的好吃!而萝卜也是炆得非常入味,那 "柱侯汁" 的滋味柔滑香浓,比起平日荤菜的绝不逊色。 百鸟为巢以一种质感烟韧的菇类代替鲜鱿,用椒盐炸成一条条;面粉炸成的 "鸟巢" 咸香薄脆而不油腻。这道菜比起椒盐鲜鱿就健康得多,胆固醇也低呢! 蟠龙伴鲜一片片的橙肉,伴着一块块的腐皮,浸在鲜甜清新的香橙欠汁里,非常特别。 天女散花炒饭里有素午餐肉、青瓜、萝卜、香菇、素肉松等,炒得很够镬气。 情如手足炒米粉更是出色,简单的椰菜、芽菜、咸菜和萝卜,配上煮得恰到好处米粉,人人都不禁多添两碗! 鸳鸯美点甜品非常特别,是椰汁糕和土茯苓糕。土茯苓清热解毒,对身体很有益,做成糕点后微甜中带有甘味,与椰汁糕一黑一白,相映成趣。 白雪三宝「三宝」是指淮山、薏米和西米,热哄哄的喝下肚子,替精彩绝伦的一顿素菜划上完满句号。大家应该留意到,Amy 的素菜全部都是健康为上,只选时令的新鲜材料,少甜少油,但是无阻食物的美味和精致的外观,实在是费尽心思,厨师对食客的细心和诚意表露无遗。咱们5月中刚吃过,马上便想订枱再度品尝,谁知最快要到明年6月底才有位子呢!真是叫人望穿秋水!(完)
继续阅读
凉伴珊瑚相当爽脆...........如其他食家说的: 配以番茄和番石榴 ( 我看上去以为是牛油果 )十分清爽...........开胃前菜.........第二道是东波肉, 其实是冬瓜蒸白果莲子红枣, 冬瓜温柔舒服...........蒟蒻圈圈配黑豆酱, 青瓜和黄红椒等同炒,比真的桂花蚌好吃.............田园多宝太杰, 是勾芡那种吃的出粟米耷全场最差..............最喜欢都是那个腐皮包著木耳碎的包包, 爱到不得了...............白切鸡是搞笑之作...........素翅没有特别, 但南瓜配黑醋吃竟然挺好吃的...............萝卜牛腩我没有吃牛腩, 但萝卜是甜而无渣, 教人不停吃.................炒饭和炒米我都吃不下...........土茯苓糕质地太弹, 椰汁糕太甜...........较喜欢淮山糖水, 淮山蓉西米薏米没有药材味, 但也不太甜, 比普通的红豆沙好.......
继续阅读
首先, 一定要多谢Small JJ的打点, 提议, 及大胆地响三个多月之前订位 , 我先可以食到呢餐令人称心满意的斋局 老实说, 吃中式的斋菜, 很少吃到令人称心满意的; 首先, 太公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扮晒肉"的斋菜. (次次食亲, 都想对住佢咆哮: 喂, 你唔好扮晒猪/牛/鱼/虾/蟹...㖞~!!!!), 但坊间不少中式斋店都充斥著大量此等素肉, 令人光顾的意欲大减; 此外, 就算是一些没有只等伪肉, 作法也是偏油, 或总是不够可口, 吃毕, 总有点幸幸然, 彷佛有所欠缺似.....还以为, 这是我吃斋的宿命。直至遇上爱美, 才让我这"宿命论"打破; 因为这一顿, 彻头彻尾的, 都很教人满意....那天, 因著一点要事, 迟到了, 要食友们等真不好意思呢.... 兴冲冲地甫坐下, 督见一杯黑漆漆的饮料放在眼前. 食友介绍下, 原来是店家让我们试饮的土茯苓饮品; 喝上去不觉苦, 没太甜, 反倒有一点药材的味道, 喝毕有点回甘, 对于我这个兴冲冲赶来的人, 刚好!! 还未上菜, 督见有三小碟调味酱料, 都是自家制的, 逐个试了一下; 唔辣的黑豆酱和辣的黑豆酱黑豆香浓郁, 光吃的话, 咸了点, 但我相信送泡饭应该一流, 尤其是系唔辣的那碟; 辣椒酱都相当香口, 只是对于尔等吃惯川菜的怪人来说, 不太够辣, 想在这找刺激恐怕不行了, 但想要些辣香作点缀, 这辣椒酱一定可以满足到你. 吃著试著弄著闹著, 也正式开始上菜了; 第一味是凉伴珊瑚这是小妹第一次吃珊瑚, 从没想过珊瑚是可以吃的.....口感是爽爽脆脆, 相当特别, 配以新鲜番茄和甜甜的番石榴, 整体感觉十分清爽, (甜魔当然最爱当中够晒甜的番石榴啦, 哈~) 附上带有WASABI的汁料, 伴著一起吃, 非常刺激, 作为第一道, 醒胃又醒神, 非常合适!!! 第二道是荷塘伴月, 一捧出来, 哇, 卖相精致得不得了!!! 其实这是一个冬瓜盅, 只是不像坊间用冬瓜弄成盅状, 而是切了大圈, 配料都放在中间同蒸. 有白果, 莲子, 有一点我讨厌的素肉, 还好只是那一丁点, 吊一吊味, 效果还不错的; 最深得大家喜欢的, 还是当中的夜香花; 夜香花那独特的香味, 与冬瓜同蒸....两者都予人如微风般温婉的感觉, 教人吃得舒服又满足!!! 店员说, 夜香花的季节也接近完了, 我们再迟一点去的话, 吃不到这一道的了....下一道是相映成趣:很佩服店家的心意, 每一道菜都为其取一个典雅得来又会令人会心微笑的名字; 这个相映成趣, 是两款炸物: 丝瓜球+春卷 和 两款酱料: 柠檬蜜糖酱+ 山楂杂果酱, 齐齐"相映成趣"!! 炸物炸得很企理, 脆浆够薄, 没吸太多的油分, 配以酸甜的酱料. (山楂杂果酱的味道层次感较丰富, 较赞~!!), 倒不太觉得肥腻; 平素最喜欢吃丝瓜的太公爱死这外层脆卜卜, 但内里软软的又多汁, 瓜味又觉充足地被彰显的丝瓜球了~!! 真假难分, 将蒟蒻切成一圈圈的薄片,配以黑豆酱, 青瓜和黄红椒等同炒,口感和味道都很像在饮宴吃的炒桂花蚌之类的菜式; 虽然蒟蒻本身没甚么鲜味, 但胜在配件的青瓜和黄红椒够爽甜, 黑豆酱份量刚好, 芡汁也没有过多, 各食材 (包括蒟蒻本身有种淡淡的清涩味道) 都能互相辉映. 比在一般饮宴中吃到的, 好味得多~! 的确, 真假难分, 若假的比真的更美味, 又何需计较那个是真, 那个是假?吃过一轮小菜后, 就上个田园多宝羮一般浑菜的羮, 味浓而芡劲, 有时会受不了; 这个田园多宝羮, 甫入口却是一阵清甜, 质感就如西菜的南瓜汤般, 有点杰, 但配不是勾芡那种秥....后得侍应告知, 这是由翠玉瓜打成耷; 感觉, 比落芡清新多了, 配上芫茜的怪香, 加上菇类和竹笙丰富口感, 很讨人喜欢; 这羮作为一个过场, 清清口腔, 非常的好.喝了清甜的羮过场, 又来一道味浓的紫气东来卖相有点像寿司的卷物, 以紫菜包著腐皮, 附以还有沙茶酱; 看著吸引, 忍不住大口吃了一件, 感觉没卖相般可爱, 太油了点. 犹幸, 侍应教我们可以将伴碟的柠檬片/青瓜片/红椒片夹著同吃, 可以消除这腐皮卷带来的肥滞感, 又不会太酸. (红椒和青瓜起了中和作用) 金银玉翅名字起得堂皇; 但令人留下印像的, 不是作底的素翅, 而是舖面的南瓜; 日本南瓜煮得极腍, 入口即化, 配以香醋同吃, 竟有如吃大闸蟹蟹膏~!!! 实在太神奇了, 很佩服她们想出这个配搭 最后一道小菜, 我个人觉得是最精彩的, 是秘制白玉, 是仿照荤菜的萝卜纹牛腩; 这"牛腩"是自家制作, 以蒟蒻及牛蒡做成, 吃时除了有点像牛肉的质感, 连牛腩里肥肉的质感也有之, 并非坊间得个味似, 但却神离的素肉可拟; 萝卜更是甜而无渣, 教人一件又一件地吃, 爱不惜手; 可惜相逢恨晚, 都吃到尾声了, 很饱, 想来多几件也有心无力.....虽然大伙都饱得很, 不过还有两味主食 情如手足的炒饭和炒米...炒饭我很喜欢, 够干身, 颗粒分明; 加上菜心粒, 香味独特....虽然, 还是喜欢有蛋的炒饭多一点; 炒米粉我略嫌湿了点, 但还算香口, 配以辣椒油就VERY GOOD~!!吃毕这两道主食, 就是甜品; 甜品就是另一个胃负责, 所以, 食门又再开~!! XDD 鸳鸯美点, 卖相像是钢琴的琴键, 一黑一白的. XDD. 黑键是土茯苓膏, 味道不如饮品般浓, 反而质感太弹了点, 两者配合, 感觉不太对谓, 总觉得弹力如此劲之物, 味道应较浓才是; 反而白键椰汁糕味道较浓郁, 配以这个质感, 就刚好.我较喜欢淮山3宝露, 淮山蓉加上西米, 绿豆爽和薏米, 很有咬口, 清新之余带点微微的药材味, 但又没太甜, 对肠胃不算太大负担. (也俾足理由我地去下场食雪糕, 哇哈哈哈哈哈~~)不过, 吃毕甜品, 还有 果盘, 是简简单单的木瓜和火龙果, 但两者皆清甜, 店家选材之用心, 可于此见微知著.这儿的菜式, 不是自选, 而是交由老板娘发办; 她自会因著时令而用上最合适的食材制作, 加上巧妙的技巧, 使食材本身的味道更得以彰显; 不用靠人家的"素肉", 而是自己利用不同食材和调味料的特点, 巧妙地作出配合, 营造不同的效果.....这是对每一种食材的尊重: 能够用心去了解不同食材本身的特点并充份利用之,并非盲目跟从古法或卖弄技巧; 爱美的这份心思, 实在教人窝心~!! 能够有这难得的机会一尝, 实在是三生有幸, 也庆幸自己终于能吃到一顿, 非常称心满意的素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