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12-06
33 浏览
今晚跟爸爸約好來ssp買單車配件, 而小妹其實更著重在ssp找吃的。 今回終於拉了爸爸1起去試山東餃子館, 餃子算是爸爸和小妹的favorite, 而這兒打是打正名堂吃餃子, 實在要試試。餃子款式多, 爸爸好快就選定要魚肉餃子($20)和京蔥羊肉餃子($22), 2份都是淨餃每份有10隻其實份量實在不少, 這是後話……爸爸看到牆上的雜誌介紹, 同時這也是小妹想叫的 – 麻醬拌麵 ($17), 可以自選上海麵、菠菜麵、南瓜麵、蕃薯粉以不用另加$$~ 爸爸就要了菠菜麵。菜類再多點了白灼蕃薯苗($10)和麻醬四季豆($10)。麻醬拌麵最先來, 是熱氣直冒的, 麵餅1塊沒弄斷過, 拌起來有點困難, 就靠爸爸筷子功來拌勻。廉醬香得霸道, 而吃不出是菠菜麵, 不過麵是頗彈牙的。 1碗麵份量的確很多, 加上麻醬充滿滯的感覺, 即使是2個人share食也填飽肚子7成滿。 麻醬四季豆, 純粹是滿足爸爸對四季豆的熱愛。嫩綠的白灼四季豆上淋上麻醬, 跟”腐乳通菜”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麻醬跟拌麵的相比顏色較和較稀, 沒那麼重油份。這兒的餃子是蒸餃, 皮厚得很, 接合的位置更厚得好比山西刀削麵的厚度。魚肉餃子裡頭
餃子款式多, 爸爸好快就選定要魚肉餃子($20)和京蔥羊肉餃子($22), 2份都是淨餃每份有10隻其實份量實在不少, 這是後話……
爸爸看到牆上的雜誌介紹, 同時這也是小妹想叫的 – 麻醬拌麵 ($17
), 可以自選上海麵、菠菜麵、南瓜麵、蕃薯粉以不用另加$$~ 爸爸就要了菠菜麵。
菜類再多點了白灼蕃薯苗($10)和麻醬四季豆($10)。
麻醬拌麵最先來, 是熱氣直冒的, 麵餅1塊沒弄斷過, 拌起來有點困難, 就靠爸爸筷子功來拌勻。廉醬香得霸道, 而吃不出是菠菜麵, 不過麵是頗彈牙的。 1碗麵份量的確很多, 加上麻醬充滿滯的感覺, 即使是2個人share食也填飽肚子7成滿。
麻醬四季豆, 純粹是滿足爸爸對四季豆的熱愛。嫩綠的白灼四季豆上淋上麻醬, 跟”腐乳通菜”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麻醬跟拌麵的相比顏色較和較稀, 沒那麼重油份。
這兒的餃子是蒸餃, 皮厚得很, 接合的位置更厚得好比山西刀削麵的厚度。魚肉餃子裡頭是鯪魚肉,味道很淡, 1大舊脹卜卜, 有吃鯪魚球的感覺。 緊接而來的京蔥羊肉餃, 1樣是皮厚而餡兒味淡, 京蔥和肉切得太細碎,但1咬已被厚重的餃子皮攻佔, 滿口粉糰的味道, 極之飽滯。那個京蔥味的確會徘徊, 但卻是在極力消化麵粉過程中會打胃氣之時, 那刻已滯得反眼, 對這羊肉餃根本沒有絲毫回味之意了。 至少爸爸和小妹同樣有這感覺。
丫, 差點飽到忘了個蕃薯苗。 實在太飽吃不下, 最後cancel了。
特意加$1 將吃不完的餃子(2碟加起來有7隻……)包走, 結果翌日午餐, 小妹又再suffer 1次這飽滯感, 何苦呢。
本來小妹念在麻醬拌麵做得不錯想給"OK", 但"麻醬"做到香味四溢並不特別, "麻醬"根本就跟"香味"是劃等號, 加上對餃子的失望實在拖垮分數, 即使其他食家大讚的蔥油酥或是串燒, 但沒有衝動要再來試。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