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9-27
4614 浏览
潮州菜在香港算是受歡迎菜系中的一員,其簡單、方便、快捷的上菜速度,與及相宜的價錢,一直為港人受落. 九龍城潮州店林立,樂口福及創發獨當一面,手功菜令人回味,而中上環的兩興走高格調路線都可算是代表. 其實有不少名氣不高但多年來都能保持高水準,相信佳寧娜都可算是其中之一. 難得有食友發掘到好東西,一定要跟大家分享,是夜兩圍二十幾人,熱熱鬧鬧,坐在大堂用屏風分割開的一角,自成天地. 菜色由攪手一早寫好,多以小食為主,看看菜單,除了沒有手功菜及貴價菜,其他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菜色. 滷水鵝片 : 跟阿鴻相比,是有一點不同,香料味是比較霸道,肉質雖未至嫩滑,但紋理清晰,皮下脂肪不夠厚,少了一朕豐腴的口感. 滷水鵝肝 : 滷得太耐,肉質變得結實,其實鵝肝處理得好,在火候上下功夫,是可以有粉嫩的口感,至少鹿嗚春的酒漕鴨肝好得多了. 滷水大腸 : 炆得夠腍身,腸內異物去得極清,但相反是少了羶味,舖底的豆腐,吸收滷水汁之後變得更惹味. 潮式凍馬友 : 一直以來都是凍食都是以大眼雞或烏頭為主,馬友肉質比較結實,但魚味卻比前者濃,一分錢一分貨就是這個道理. 普寧炸豆腐 : 炸得夠火候,表皮色澤深黃,外皮是鬆化
九龍城潮州店林立,樂口福及創發獨當一面,手功菜令人回味,而中上環的兩興走高格調路線都可算是代表.
其實有不少名氣不高但多年來都能保持高水準,相信佳寧娜都可算是其中之一.
難得有食友發掘到好東西,一定要跟大家分享,是夜兩圍二十幾人,熱熱鬧鬧,坐在大堂用屏風分割開的一角,自成天地.
菜色由攪手一早寫好,多以小食為主,看看菜單,除了沒有手功菜及貴價菜,其他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菜色.
滷水鵝片 : 跟阿鴻相比,是有一點不同,香料味是比較霸道,肉質雖未至嫩滑,但紋理清晰,皮下脂肪不夠厚,少了一朕豐腴的口感.
滷水鵝肝 : 滷得太耐,肉質變得結實,其實鵝肝處理得好,在火候上下功夫,是可以有粉嫩的口感,至少鹿嗚春的酒漕鴨肝好得多了.
滷水大腸 : 炆得夠腍身,腸內異物去得極清,但相反是少了羶味,舖底的豆腐,吸收滷水汁之後變得更惹味.
潮式凍馬友 : 一直以來都是凍食都是以大眼雞或烏頭為主,馬友肉質比較結實,但魚味卻比前者濃,一分錢一分貨就是這個道理.
普寧炸豆腐 : 炸得夠火候,表皮色澤深黃,外皮是鬆化酥軟,但奇怪地豆腐味好輕,亦不覺得嫩滑,相信是來貨的問題.
響螺頭春菜煲 : 起初第一煲是見不到,喝不出有螺味,細問之下,原來是變了排骨春菜煲,店方亦主動更正,值得加分,但老實說再上的一煲,亦不見得好,螺味似有還無,是火候不足的老問題.
紅燒魚鰾 : 魚鰾夠厚身,加入粟米心,蔥段及紅蘿蔔等爆香,再扣汁,令魚鰾吸收茨汁之後更惹味又爽口.
梅子豉汁白鱔 : 酸酸甜甜的梅子,將鱔片的腥味完全僻去,雖然豉汁夠香,梅子的微酸令人食慾大增,但是夜鱔片碎骨多了點.
酥炸發財卷 : 腐皮將髮菜包裹再炸,外鬆化內軟熟,不錯
潮汕梅羔骨 : 所選並非腩排位,脂肪少,炸得透,入口不夠豐腴,灑幾粒芝麻增加香氣算是幫幫忙.
香煎九肚魚烙 : 可能蛋漿不足,所以九肚魚肉都跑了出來,賣相有點凌亂,入口軟綿綿又有蛋香,不過好易散開,好食難睇.
檸檬牛腩湯 : 個人而言是接受不來,檸檬皮浸得太討,是有一種苦澀味,大概是清湯腩的變奏版吧!牛腩其實炆得不錯,但要跟湯一起食,感覺有點怪怪的!
北荵泡海參 : 海參浸得透,所以夠軟身,原煲爆香蔥段,再加入海參扣汁,熱力將香氣都逼了出來,不錯.
蛋黃黃金蝦 : 咸蛋黃掛得好平均,將整隻蝦緊緊包裹,而且蝦肉新鮮,夠爽口.
糖醋炆伊麵 : 還是食慣生麵,伊麵汆水後,吸收水份過多,是瀝不清的,所以要在拖油時花多點時間,油份便跟著多起來,入口油膩,加多點醋亦無濟於事.
黃金炸油粿 : 薯粉做的粿皮炸成金黃色,賣相已經討好,咬一口還是熱辣辣的,不太甜,正合我意.
反沙芋條 : 砂糖未能掛在芋條上,已經是失敗了一半,再加上糖漿乾身後變成糖塊,往往整片脫落,師傅今次未免失手了.
p.s : 是夜菜色在平均以上,但未試過荷包鱔,石榴雞及頭菜卷的名菜,到底師傅的水準能否與幾間名店相比呢?實在令人期待.............^^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