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4-07-05
23 瀏覽
那是出發遊大西南前最後一晚的事,為送別那不肖子而吃的一餐,讓他吃飽飽「上路」。旺角區有看頭的酒家不多,除利苑外,大概就只有鳳城,前者無訂位,該吃不成了,那就只好選鳳城,在鳳城早茶是喝過不少,晚市倒是首次,且看其招牌菜-炸子雞是啥米豆糕。坐著平日飲茶的位置,氣氛自然較茶市時平靜,亦換上較資深的侍者,明顯地是走高格調的路線,可惜裝潢及餐具擺設出賣了它,看到這種竹升格局,已有點心寒說,只好求神拜彿,希望食物非這般竹升...菜單上載著一大車菜式,看的眼也花了,平生最討厭這類菜單,什麼北方的、南方的點子一籮籮,款式雖多,然,煮得好的卻無幾款,既然如此,為啥不乾脆做專門的地區菜?啊對不起!忘了這裡是香港。既無心水,只好問問侍者的意見,她細心介紹著招牌菜,雞燉翅、乳豬、炸子雞什麼什麼的,說的都是套餐上的菜式,就是說要你點這套餐,再想下去的話,怕打烊也想不出要點什麼,就點這四人餐吧。菜式包括雞燉翅、乳豬併生腸、炸子雞、菜疏炒帶子、油菜,心肘:這真的是四人餐乎?怕極惡男在的話,憑其一人之力,要清掉不算難事。打頭陣的是雞燉翅,一大鍋上,份量十足,足夠四至六人用,湯底用雞、海螺、火腿炖成,炖了多小時,材料味
旺角區有看頭的酒家不多,除利苑外,大概就只有鳳城,前者無訂位,該吃不成了,那就只好選鳳城,在鳳城早茶是喝過不少,晚市倒是首次,且看其招牌菜-炸子雞是啥米豆糕。
坐著平日飲茶的位置,氣氛自然較茶市時平靜,亦換上較資深的侍者,明顯地是走高格調的路線,可惜裝潢及餐具擺設出賣了它,看到這種竹升格局,已有點心寒說,只好求神拜彿,希望食物非這般竹升...
菜單上載著一大車菜式,看的眼也花了,平生最討厭這類菜單,什麼北方的、南方的點子一籮籮,款式雖多,然,煮得好的卻無幾款,既然如此,為啥不乾脆做專門的地區菜?啊對不起!忘了這裡是香港。
既無心水,只好問問侍者的意見,她細心介紹著招牌菜,雞燉翅、乳豬、炸子雞什麼什麼的,說的都是套餐上的菜式,就是說要你點這套餐,再想下去的話,怕打烊也想不出要點什麼,就點這四人餐吧。
菜式包括雞燉翅、乳豬併生腸、炸子雞、菜疏炒帶子、油菜,心肘:這真的是四人餐乎?怕極惡男在的話,憑其一人之力,要清掉不算難事。打頭陣的是雞燉翅,一大鍋上,份量十足,足夠四至六人用,湯底用雞、海螺、火腿炖成,炖了多小時,材料味道全溶入湯中,雖濁但味道十足,衰(梳)仔翅的份量不少,真如其名是一梳梳,翅這些奢侈品,過過口癮算了,說到味道,大家心裡有數。
然後是乳豬併生腸、炸子雞同時上場,先說說炸子雞,用的是龍崗雞(廣東有兩個龍崗),說到龍崗雞,不得不灌灌水:公公婆婆就是住在南頭附近的龍崗,偶吃龍崗雞少說也有十幾年,沒錯,十幾年前的龍崗雞是不錯,因為當時是村民放養的走地雞,然而改革開放後,該區發展的很快,空地多用作建屋之用,現再看不到走地雞,儘管是婆婆養的雞,由於無地方放養,質自然每況愈下,昔日肥美的走地雞,怕再沒機會吃到了...
碟上的雖說是龍崗雞,心肘:「什麼龍崗不龍崗,就算真個是用龍崗雞又如何?怕連普通的走地雞也比不上說。」,卻較嘉美小兒還窈窕,半點肥膏也未有,偶懷疑牠是否發育不良,吃炸子雞最忌這種嫩雞,皮薄肉嫩,現在是包雲吞麼?做炸子雞該用(200磅)肥雞來炸,取其油脂的香及肥美的口感,若有斤半至兩斤的話,雞味該不俗,廚子拿捏得好的話,其口感將不下於化皮乳豬,加上肉質細嫩,極品也。只可惜這都是幻想,當晚吃到的不算「削」,時間也拿捏得好,外脆內嫩,然而,就是缺乏了剛才所說的雞味及肥美口感,瘦雞不可持,對的...
至於乳豬併生腸嘛,若是七點來吃的話,會是粉讚的一道燒味,惜遲了兩各半小時,油都乾掉囉,入口尚算脆,然而沒有油脂的乳豬,就與不足黃的黃油蟹,無看頭;配菜中的生腸卻教人驚喜,與鹵水店賣的那些空心腸不同,是實肉的,下口甚有嚼頭,雖無甚腸味,然而多年來吃的都是空心腸,能再次品嚐這品,又是一番風味!
最後一道菜,這道小炒最讚的地方是炒的很乾身,半點多餘的油也沒有,菜疏鮮而帶子爽甜,原本是好好的的道清菜,單吃其新、鮮已值回票價,惜下了太多調味料,除破壞了素材本身的風味,更予人造作之感,這回真的是畫蛇添足。
菜式上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也說說吧,雖說是四人餐三口子吃,僧少粥更少,就是吃不飽,埋單卻要六百五十大洋,這回真的當了竹槓,被敲的彭、彭作響!回家後得煮個雲吞麵來填肚,那死肥豬吃不飽上路去,怕要做只餓鬼囉~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