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14
8
等級4
2017-12-01 408 瀏覽
日本料理既多元化、也講求專門,在日本當地,除了居酒屋有多元化種類的日本料理可供選擇之外,大部份餐廳(不論平貴)都只會提供一種款式的料理,有些甚至是過百年歷史、已經傳承幾代的料理老店;雖然出品單調,但肯定有其過人之處。這種風格同樣出現在香港的日本餐廳,其中又以鮨店及拉麵店最普遍及最受歡迎,其次為日式燒肉及串燒,天婦羅餐廳則較冷門了。早年,要食正宗天婦羅只可以去「稻菊」,但香港「稻菊」其實不能算是一間天婦羅餐廳。後期《壽司廣》集團旗下的「天扶良」只提供單一天婦羅料理,當年質素確實相當不錯(已經有一段時間都沒有光顧了,原因?有機會另文再談),再之後有「岩浪」;但始終只是少數品味。不知什麼原因,近三年忽然間多了幾間正宗天婦羅餐廳,「一宝」、「天秀」、「天海」陸續開業, 一直沒有機會品嚐,皆因老婆大人不太想單吃天婦羅。直至幾個月前,又多了一間「瀧」,特別之處在於天婦羅之外,晚市的廚師發板套餐加入了刺身及西日 fusion 菜式,終於有個藉口拉着老婆到來試試了。推門入內,左手邊就是長長的天婦羅吧,可以容納 11名客人,其餘就是大約 6張 2~6 人枱。餐廳的佈局雖然長長窄窄,但間隔上花了一點心思;
更多
日本料理既多元化、也講求專門,在日本當地,除了居酒屋有多元化種類的日本料理可供選擇之外,大部份餐廳(不論平貴)都只會提供一種款式的料理,有些甚至是過百年歷史、已經傳承幾代的料理老店;雖然出品單調,但肯定有其過人之處。這種風格同樣出現在香港的日本餐廳,其中又以鮨店及拉麵店最普遍及最受歡迎,其次為日式燒肉及串燒,天婦羅餐廳則較冷門了。早年,要食正宗天婦羅只可以去「稻菊」,但香港「稻菊」其實不能算是一間天婦羅餐廳。後期《壽司廣》集團旗下的「天扶良」只提供單一天婦羅料理,當年質素確實相當不錯(已經有一段時間都沒有光顧了,原因?有機會另文再談),再之後有「岩浪」;但始終只是少數品味。不知什麼原因,近三年忽然間多了幾間正宗天婦羅餐廳,「一宝」「天秀」「天海」陸續開業, 一直沒有機會品嚐,皆因老婆大人不太想單吃天婦羅。直至幾個月前,又多了一間「瀧」,特別之處在於天婦羅之外,晚市的廚師發板套餐加入了刺身及西日 fusion 菜式,終於有個藉口拉着老婆到來試試了。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推門入內,左手邊就是長長的天婦羅吧,可以容納 11名客人,其餘就是大約 6張 2~6 人枱。餐廳的佈局雖然長長窄窄,但間隔上花了一點心思;唔計天婦羅吧,餘下的餐枱區設計了幾重日式趟門,可按需要分隔成面積大小不同的私人包廂。

7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設計風格並沒有採用典型日式的櫸木、竹等裝飾材料,而是黑白灰銀色調的西化型格裝修。個人不太喜歡,但配合廚師發板套餐加入了西日 fusion 菜式,採用這種裝修風格也能理解。始終是間日本料理,除了典型的全開放式廚師發板工作枱,總要添加一些日式元素;對正天婦羅吧的整堵牆壁就繪了一幅典型日本浮世繪風格的飛龍衝浪,也與餐廳名字「瀧」(解作瀑布)不謀而合。
14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4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晚飯時段有 3款廚師發板:《天》($880)、《瀧》($1180)、《極》($1480)。最大分别在於《天》只有天婦羅(10件);《瀧》《極》多了刺身及西日 fusion 熱盤菜式,但天婦羅就只有 5件了。作為一間天婦羅料理店,大廚 Eric Chan 來頭不少,曾在「稻菊」「天扶良」「吟彩」等多間天婦羅名店掌廚,天婦羅料理的經驗及技巧創意不容置疑。
25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廚師發板當然按季節轉換菜式,並採用時令食材;即使是同一款食材,也會運用不同烹調技巧及配搭,並定期改變套餐上的菜式組合,保證每次光顧都會有新鮮感。踏入秋冬季節,日本正值松葉蟹季,今晩的先付就是松葉蟹肉蟹膏配海膽,有齊蟹蓋、蟹瓜及蟹身拆肉。
松葉蟹肉蟹膏配海膽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松葉蟹肉蟹膏配海膽
1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雖然並非活蟹,但也不是平價急凍熟蟹,而是生急凍原隻松葉蟹。比起急凍熟蟹,生急凍松葉蟹味道較鮮甜,也可保存蟹汁,不會因為烚熟而流失。海膽雖然味道獨特,但由於質地黏滑、又容易溶化,如果混合其他食材同吃,很容易被蓋過味道,所以先食一片海膽試原味;味雖濃、但溫度太低,口腔熱力不足以增添幾分温熱,減低了海膽的甘甜。蟹腳鮮甜、肉質結實,蘸一點鮮蟹膏,美味無匹,但蟹腳同様太凍。
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最後將拆成一絲絲的蟹身肉、餘下的鮮蟹膏、海膽及生鵪鶉蛋混在一起,原來是品嚐這道先付的最好方式。混和之後的蟹肉較接近室溫,加上生鵪鶉蛋黃的滑溜、鮮蟹膏的鹹香及海膽的甘甜,突顯蟹肉清甜之餘、又不會蓋過海膽的甘甜。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四款前菜的顏色很清淡,還要配上黑色托盤,賣相唔夠搶眼;只不過大廚卻很有心思,用了一片小小的紅色楓葉作為裝飾,配合秋意正濃的季節。四款前菜分別是:新鮮腐皮芝麻豆腐煙法國鴨胸鹽燒銀杏,全部皆很清淡;每款前菜又有各自配搭的醬汁,但味道不夠明顯,其實可以將醬汁調較得濃烈一些,以更加突出食材的味道。
四款前菜:新鮮腐皮、芝麻豆腐、煙法國鴨胸及鹽燒銀杏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新鮮腐皮配即磨山葵:腐皮滑溜,但豆香不夠濃,山葵的清香嗆喉更是似有若無,整體味道一般。自家制芝麻豆腐不含黃豆成份,改用葛粉開漿混合芝麻碎;沒有了日本絹豆腐的滑溜及豆香,卻多了芝麻香及起沙厚身的質感,顛覆了豆腐的傳統味道,好食;只不過柚子醬及那一小條柚子皮同樣非常淡,少了一份清香及果酸,未能進一步提升芝麻豆腐。
新鮮腐皮配即磨山葵
2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自家制芝麻豆腐,配柚子醬及柚子皮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銀杏每年9月到10月結果,又是時令食材。鹽燒銀杏顏色鮮黃,卻少了一份金黃焦香;咬落軟腍綿實,火喉控制得非常好,不過銀杏味淡、鹽的份量又很少,比不上串燒店即燒即食熱辣辣的美味。法國鴨胸肉軟、又有少少煙韌咬口,加上鴨皮的油香,好食,但芥末籽醬太淡,差不多沒有任何味道;如果鴨胸肉生一點、顏色帶粉紅及芥末籽醬的辛辣香味濃烈一些會更好。
鹽燒銀杏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煙法國鴨胸配芥末籽醬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食完前菜就是。採用了時令日本松茸,大廚話最多一兩個星期後就要換菜式了,因為盛產於秋季的新鮮松茸馬上過造。
日本松茸清湯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打開湯蓋,菌香隨着熱騰騰的蒸氣散發、撲鼻而來!湯底是日式味噌湯以外的典型日式清湯,清澈透明,只有淡淡的昆布木魚鹹鮮;正因為湯底清淡,每一啖湯才能在鹹鮮中突出松茸濃而不濁的菌香。松茸的香味就更加無話可說,爽實、無渣,雖然味淡,但濃烈菌香已經足以彌補一切。
日本松茸清湯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日本松茸清湯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刺身共有三款:縞鰺(深海池魚)、鰤及大呑拿魚腩(おトロ),每款有兩片,份量都算幾多,始終主打天婦羅,刺身份量少一些會更恰當。
刺身三款:縞鰺(深海池魚)、鰤及大呑拿魚腩(おトロ)
1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刺身三款:縞鰺(深海池魚)、鰤及大呑拿魚腩(おトロ)
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縞鰺肉質結實爽口、油份高,一面咀嚼、魚油慢慢滲出。魚味較重,肉質實中帶軟腍,不過這兩件鰤的油份不算高。大呑拿魚腩睇落去非常肥美,粉紅色的魚肉及白色的雪花紋分布平均;油份高、不過唔算太香,亦未去到入口即溶、油花溢滿口腔的境界,而且略有少少根膜,估唔到賣相較味道優勝。
縞鰺(深海池魚)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大呑拿魚腩(おトロ)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終於輪到今晚的主角天婦羅登場。大廚 Eric 憑藉多年經驗,炸天婦羅的油脂由高品質冷壓榨芝麻油及玉締油混合調制而成。芝麻油取其香味;玉締油乃植物油,取其沸點高、不易變黑及味道清淡,不會掩蓋食材原味。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靚天婦羅的關鍵在於麵糊的調制技巧及油温的穩定控制。優質天婦羅麵衣必須僅僅是很薄的一層(關東下町風味的天婦羅除外,因為是另一種風格),甚至一定要清楚見到包裹在麵衣下面的食材顏色,所以天婦羅麵糊的濃度較稀。油溫方面,太熱,麵衣食材都會變焦;偏低則會脱糊或麵衣不脆,食材也會因爲吸油而綿軟,所以必須將油溫控制在175~180度左右。這樣,天婦羅才能既有油香、又不會吸收過多油脂,影響到餡料的清爽原味。
4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坊間一般居酒屋採用木魚汁、醬油、少量砂糖和蘿蔔泥調和而成的天婦羅汁,高級天婦羅料理會另外加上海鹽作為調味的選擇,「瀧」也沒有例外,甚至捨棄天婦羅汁。共提供了四款調味:沖繩產海澡鹽、綠茶鹽、鮮檸檬汁及秘制蘿蔔蓉蘿蔔蓉用了日本九州及靜岡縣兩地不同品種的蘿蔔混合磨蓉,並加入鮮檸檬汁及海鹽調制而成。啖一箸蘿蔔蓉,清甜無渣,微酸中帶淡淡鹹味,原來好好食!
天婦羅四款調味:沖繩產海澡鹽、綠茶鹽、鮮檸檬汁及秘制蘿蔔蓉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一件天婦羅是活車海老。吸油紙上差不多見不到一滴多餘的油脂,炸功技巧高、瀝油淨。麵衣薄如紗,睇得見熟蝦肉的橙紅色,咬落更是非常香脆 ⋯⋯ 完全符合靚天婦羅的條件。蝦肉熱辣辣、肉質爽口彈牙,不愧是活車海老;又沒有吸收過多油脂,入口清爽,蘸一些海鹽已經美味無窮。
活車海老
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活車海老
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精華所在之處當然是炸蝦頭。已經去除蝦頭硬殼及沙囊,餘下的蝦頭下腹及隻隻蝦腳清晰可見;咬落非常鬆脆香口,以為正在食緊炸蝦片,但卻有更鮮甜的活蝦味道。
炸蝦頭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木鱇。魚皮香脆,肉質鬆軟、油份高,有點似沙𩺬,但魚味更重、肉質也更細滑。雖然細細條,但所有細骨去除得非常徹底。
木鱇
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木鱇
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日本紅衫。與木鱇相反,肉質結實、鮮甜,魚味及不上木鱇,但口感較為優勝。另一個特色就是不用蘸任何調味,因為配了一個秘制醬汁
日本紅衫,配磨爛鮮海膽醬汁
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日本紅衫,配磨爛鮮海膽醬汁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醬汁用原片海膽即場磨爛成漿,沒有添加任何調味及添加劑,已經十分甘香;除此之外,天婦羅日本紅衫表面再添加多一片海膽,將味道進一步提升。餘下的鮮海膽醬汁當然絕不會浪費,墊底的切片燒香菇正好用來沾上醬汁同吃。
日本紅衫,配磨爛鮮海膽醬汁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之後是北海道真牡蠣,真牡蠣盛產於秋冬季節,所以也是時令食材。牡蠣即是蠔,所採用的是活真牡蠣,即場開殻。由於鮮牡蠣水份高、又非常軟身,為了盡量避免蠔汁流失及方便進食,用了甜青椒承托真牡蠣才炮製這一件天婦羅,上碟時切開兩半。由於是新鮮牡蠣,甚至可以作為刺身,所以只需炸至半生熟、蠔汁得以保存。入口黏滑、蠔汁爆出、兼有濃郁蠔味,麵衣又夠香脆,加上爽脆、有辣椒香而不辛辣的甜青椒,即使不太接受生蠔的筆者也非常喜歡。每一件天婦羅都符合靚天婦羅的三點標准:掛糊薄,瀝油淨,又脆又香!只得 4件,有點意猶未盡,應該揀《天》,可以試多幾款天婦羅。
北海道真牡蠣
1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北海道真牡蠣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極》多了一個小熱菜蒸煮大根。所選用的大根產自京都,用木魚昆布清湯浸煮至完全入味及非常軟腍,上菜之前再淋上適量的木魚昆布清湯芡汁。蘿蔔非常腍滑、完全冇渣,接近入口即溶的滑溜質感;本身又非常清甜,而且盡吸了木魚昆布清湯,印象中最好吃的蒸煮大根。
蒸煮大根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蒸煮大根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蒸煮大根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極》的熱盤主菜是和牛,和牛品種、肉的部位、以至烹調方法,皆會定期更換以保持新鮮感,今晚就是炭烤 A5 近江牛肉眼拼酥皮和牛卷。雖然配搭了四種調味,還是覺得和牛應該食原味,只選擇蘸少許海鹽,甚至唔蘸也可以。
炭烤 A5 近江牛肉眼拼酥皮和牛卷
1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日本和牛的美味不用多講,還要是三大名牛之一的近江牛;五成熟的厚切肉眼表層焦香,中心仍可見到粉紅色的牛肉及油花紋。當然不會好像涮鍋的 A5薄切和牛般入口即溶,但咬落去仍然油花四濺、滿口油香、肉質超柔軟,加上肉香及表面的炭燒焦香,難怪 A5和牛深得嗜牛一族歡心。同老婆一人分享一小塊,未感滿足。
炭烤 A5 近江牛肉眼
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炭烤 A5 近江牛肉眼
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酥皮和牛卷用了自制酥皮,配搭牛肉喼汁醬汁。6 層厚的酥皮牛油味香濃、入口酥化,不過唔夠熱。免治和牛肉碎的味道一般,雖有少少油香,但唔算吸引、牛味也唔夠濃,還是 A5 近江牛肉眼好食好多。
酥皮和牛卷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瀧》的熱盤是香煎法國鴨肶拼焗鴨肉批。先食鴨肶,切落去有點韌,從略帶粉紅的鴨肉顏色估計大概七至八成熟,由於鴨髀連骨原隻先煎後焗,所以鴨肶內的筋膜不能清除。鴨皮表面甘香、加上皮下鴨脂,味道相當吸引,只不過因為那些筋膜,鴨肉實在稍為韌了一點。
香煎法國鴨肶拼焗鴨肉批
1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香煎法國鴨肶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香煎法國鴨肶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焗鴨肉批非常出色,比鴨肶好吃。批皮既有酥皮的酥香、又有鬆餅的鬆化;鴨肉碎餡料沒有筋膜之餘、又有鴨肉的纖維咀嚼口感及鴨羶香。
焗鴨肉批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焗鴨肉批
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食事日本空運抵港的新鮮蕎麥麵。由於並非乾麵條,新鮮蕎麥麵只能存放三四天,所以每次運抵的份量不能太多,如果多人光顧的話,隨時有機會食唔到。上碟時已經淋上了蕎麥麵汁,又在蕎麥麵上放了蘿蔔蓉、新鮮即磨山葵、蔥花及炸面衣,配料相當齊全;但還有進步的空間,作為一間高級日本料理,唔明白點解蕎麥麵汁及配料唔分開上碟?
日本空運抵港的新鮮蕎麥麵
7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日本空運抵港的新鮮蕎麥麵
1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麵條有麥香,也有新鮮蕎麥麵的軟腍,更重要是食得出有一些略為粗糙的麥碎,及乾蕎麥麵條所欠缺的粗糙表面。個人口味覺得蕎麥麵汁可以再濃味一點。
日本空運抵港的新鮮蕎麥麵
5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送上熱盤時,靚女侍應姐姐已經故作神秘地說今晚有一道相當特色的甜品,當時也沒有特別在意,只是覺得《瀧》《極》的天婦羅所佔比重太少,原來好戲在後頭,最後一道天婦羅、也可兼作甜品,就是面前這一件柱體狀番薯天婦羅伴隨上碟還有一小堆砂糖及一小碟拔蘭地 (brandy)。平時食開的番薯天婦羅都是切成薄片,沒有特色可言,但卻有實際需要;因為生番薯很難熟透,必須切薄片才容易炸熟。起初也以為柱體狀番薯先烚熟再油炸,但大廚話絕不能這樣處理,皆因蒸熟後的番薯表皮吸收了大量水氣,之後再蘸天婦羅麵糊油炸一定會影響脆身口感、也做不到想要的效果(下文再述)。所以這件天婦羅是由生番薯慢火油炸45分鐘至熟透,但面衣卻仍然猶如薄紗,更與番薯皮融為一體。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
1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尚未發問,靚女侍應姐姐已經指導如何品嚐這件番薯天婦羅:「番薯外皮蘸先一些拔蘭地 (brandy),然後再黏上一些砂糖;拔蘭地既可增加酒香、也可以掩蓋番薯皮的微微苦澀,砂糖則可中和拔蘭地的酒精嗆喉。」正想再發問,靚女侍應姐姐已經未問先答:「番薯乃產自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的安納番薯,甜度 30度;砂糖甜度只有 9度。番薯甜過砂糖,不用擔心砂糖蓋過番薯的香甜。」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
19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
2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安納番薯連皮生炸,沒有經過蒸煮的過程,咬落去番薯皮意想不到地香脆,加上淡淡酒香及砂糖,充滿特色又好味。同一啖番薯,又有既香且甜的橙黃色肉心,軟糯綿滑程度同烚煮沒有分別。加上安納番薯甜度特高、帶蜜香、完全沒有纖維老根,實在非常好吃。開始擔心以後不會滿足於普通的薄片番薯天婦羅。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最後是日本產水梨及青肉蜜瓜。梨的品種不祥,不肯定是幸水、豊水或二十世紀;爽脆無渣、味道清甜,唯甜度唔算高、亦唔算特別多水份,應該唔係最喜愛的二十世紀梨。青肉蜜瓜剛剛熟透,肉質軟腍中尚有少少爽口,沒有因為過熟而變得半透明、失去蜜瓜應有的質感;甜蜜多汁,入口芳香兼果汁滿溢口腔 - 所以日本產蜜瓜一向是至愛的水果之一,其他產地的蜜瓜望塵莫及。
日本產水梨及青肉蜜瓜
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非常豐盛的晚餐,天婦羅故然非常出色,又由於採用優質食材,刺身及熱盤的質素也相當高。若果以性價比而論,《天》最抵食,雖然缺少了刺身及熱盤,但既然選擇「瀧」,就是想吃多一點正宗天婦羅,要吃刺身的話,何不去鮨店?餐廳也可以考慮調整一下《瀧》《極》兩個套餐內天婦羅及刺身的比重,以配合一間天婦羅料理的應有特色。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後話:是晚星期四,中環的餐廳晚市沒有太多客人,餐廳經理有空暇攀談。原來周一至週六的午市套餐十分抵吃($208 ~ $298),其中的特上天婦羅御饍($298)乃餐廳的主打菜式,雖然部份選材用料及不上晚市精緻,但睇價錢實在吸引,下次要再來捧場。
30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5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11-23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500 (晚餐)
推介美食
日本產水梨及青肉蜜瓜
松葉蟹肉蟹膏配海膽
松葉蟹肉蟹膏配海膽
自家制芝麻豆腐,配柚子醬及柚子皮
日本松茸清湯
日本松茸清湯
日本松茸清湯
刺身三款:縞鰺(深海池魚)、鰤及大呑拿魚腩(おトロ)
刺身三款:縞鰺(深海池魚)、鰤及大呑拿魚腩(おトロ)
縞鰺(深海池魚)
日本紅衫,配磨爛鮮海膽醬汁
日本紅衫,配磨爛鮮海膽醬汁
日本紅衫,配磨爛鮮海膽醬汁
活車海老
活車海老
木鱇
木鱇
北海道真牡蠣
北海道真牡蠣
炸蝦頭
蒸煮大根
蒸煮大根
蒸煮大根
香煎法國鴨肶拼焗鴨肉批
炭烤 A5 近江牛肉眼
焗鴨肉批
炭烤 A5 近江牛肉眼
炭烤 A5 近江牛肉眼拼酥皮和牛卷
焗鴨肉批
日本空運抵港的新鮮蕎麥麵
日本空運抵港的新鮮蕎麥麵
日本空運抵港的新鮮蕎麥麵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
安納番薯天婦羅,配砂糖及拔蘭地 (br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