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8-05
901 瀏覽
一連要加班幾天,晚飯時,我又來到了渲甸街,尋找老上海的味道。這一次,就走進了比較細小,但人流極旺的《上海香港麵家》,不過,我同樣地,吃了一個客飯。上海人,很喜歡豆製品的,所以,好多時去上海館子飲食,都會要上一杯豆漿,甜一甜。這兒的豆漿,雖然是來貨,但入口夠甜,凍的也雪得夠凍,豆味亦足,雖不是很濃,但已經可以說是可口。之前在旁邊的館子吃了獅子頭,這一天,我就來一份我的另一至愛,滬式的回鍋肉。滬式的回鍋肉,源於川湘菜的回鍋肉,味道減辣,醬味加重。《上海香港麵家》的味道也是舊派的,也是改進了,少油減濃味的,菜多,肉少,是向來的特式,再以醬撈菜飯,不知不覺間,我吃得很飽。貪吃,所以多了一份紅油炒手,辣油很香,菜肉雲吞的份量也是十足,不過,味道卻是完全來自辣油,沒有沾上辣油的,可以說是沒有味道,美中而不足。簡單,但不廉宜,味道美,但環境感覺混亂,吸引但總覺得有點不足。不過,這就是上海的路邊食店的寫照,登慣堂、入慣大室的人,可能會不喜歡。人多擠迫,縱使味道是好,但環境是扣分的主要因素。
上海人,很喜歡豆製品的,所以,好多時去上海館子飲食,都會要上一杯豆漿,甜一甜。這兒的豆漿,雖然是來貨,但入口夠甜,凍的也雪得夠凍,豆味亦足,雖不是很濃,但已經可以說是可口。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