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14
9
等級4
2011-11-09 30 瀏覽
難道香港真的容不下一點溫暖?一品齋要結業了。緊接着西環森記,又一家老舊糖水店抵不住吸血般的新租金,跟大家說再見。算算手指,剩下的老舊糖水店,真是寥寥可數。西環源記是一例,深水埗的綠林也是個人喜愛小店之一,裏頭藏住了不少童年回憶。或許大家會奇怪,怎麼一直沒有介紹過一品齋,也沒為一品齋寫過片言隻字。最初,只怕寫出來,弄成像kindergarten那般,一位難求。沒想過,淪落到今天為它寫悼念文。雖沒在部落格介紹,但平日不到三朝五天,是為了解饞,抑或是一點支持,總會拉着女友,我來一碗腐竹銀杏糖水,她來一碗紅豆沙豆腐花。這光景,快要成追憶了。幾年間,也帶過不少朋友吃一品齋,呷一口腐竹銀杏糖水,無不心滿意足步出一品齋。香港的,認為一品齋的腐竹糖水,獨步天下;台灣的,雖不愛吃甜,但每次都嚷着要吃一碗才叫一償夙願。早就是一品齋老朋友的,趕在十一月底前,再嘗一口溫暖吧。還沒認識一品齋的,十一月底前,認識一下甚麼叫傳統之美吧。一年造訪幾十次,還是寫這篇文章,才知道這條車房後巷叫作希雲街。早在幾個月前,看到轉角開了家pizza店,把圍棋社趕走。往裏面走一點,又多了幾家新店。心中已暗叫,地產商終於要改革這後巷
更多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難道香港真的容不下一點溫暖?

一品齋要結業了。

緊接着西環森記,又一家老舊糖水店抵不住吸血般的新租金,跟大家說再見。算算手指,剩下的老舊糖水店,真是寥寥可數。西環源記是一例,深水埗的綠林也是個人喜愛小店之一,裏頭藏住了不少童年回憶。

或許大家會奇怪,怎麼一直沒有介紹過一品齋,也沒為一品齋寫過片言隻字。最初,只怕寫出來,弄成像kindergarten那般,一位難求。沒想過,淪落到今天為它寫悼念文。雖沒在部落格介紹,但平日不到三朝五天,是為了解饞,抑或是一點支持,總會拉着女友,我來一碗腐竹銀杏糖水,她來一碗紅豆沙豆腐花。這光景,快要成追憶了。

幾年間,也帶過不少朋友吃一品齋,呷一口腐竹銀杏糖水,無不心滿意足步出一品齋。香港的,認為一品齋的腐竹糖水,獨步天下;台灣的,雖不愛吃甜,但每次都嚷着要吃一碗才叫一償夙願。

早就是一品齋老朋友的,趕在十一月底前,再嘗一口溫暖吧。
還沒認識一品齋的,十一月底前,認識一下甚麼叫傳統之美吧。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一年造訪幾十次,還是寫這篇文章,才知道這條車房後巷叫作希雲街。早在幾個月前,看到轉角開了家pizza店,把圍棋社趕走。往裏面走一點,又多了幾家新店。心中已暗叫,地產商終於要改革這後巷了,一品齋真的岌岌可危。靠着賣糖水渡日,一個月能掙多少錢,應該是小學級數的算術題。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我是一個悶人,每次來到一品齋,只會點腐竹銀杏糖水。從秋天起便吃熱的,盛夏時間,就要凍的。單說味道,熱的比凍的好吃上千倍,情況,就像熱維奶和凍維他奶的比較。這裏的腐竹銀杏糖水絕對是示範作,舀一下,真是「只聞其香,不見其形」,丁點腐竹片都看不到,卻不住傳來陣陣豆香;。入口香濃細膩,散發着極濃郁的腐竹香。底下的銀杏和薏米,軟糯甘香。最難得吃上過百次,每次都不過甜過膩,讓人愈吃愈想吃。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女友最愛吃這裏的「紅白」,即是紅豆沙豆腐花,兩者皆是這裏的名物。豆腐花香滑順口,入口充滿黃豆香,靠的是經驗,石膏粉份量和撞豆花時間拿捏得分毫不差。紅豆沙更是佳作。不賣甚麼十勝紅豆,抑或是上千年陳皮,那十來塊錢,賣的就是時間和心機,把每顆紅豆熬至糜爛起沙,細味一下,在舌頭上輕輕一推,盡數化成紅豆蓉,其中滋味,難以形容。是夜,來了三對客人,三者皆點紅白。果然大家都是老饕。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有點意猶未盡,抱着「有今生,無來世」的想法,再來一碗番薯糖水。熱騰騰的送上來,飄來薑味的辛勁,特別適合轉冷的這一夜。番薯糖水可算是最簡單的一款,但看介紹說店家也絕不馬虎,用上「蛋黃薯」,貪其粉糯甘香的質感。而且,薑味和甜味平衡得恰到好處,暖身又滿足。

總計HK$51

沒意挑起紛爭,但真的想說,近來素人力量抬頭,部落客也開始備受重視,但大家不住跑新店,掃西式甜點餐牌,有為香港碩果僅存的風味和小店出力嗎?

我相信,陸羽不會倒下,文華廳也不會倒下,那兩碗紅豆沙三十年後應該還在;那片陳皮還多陳舊了三十年。

但放在眼前的是,一品齋要結業了。

難怪說,這個寒冬特別冷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