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7-03-24
21 瀏覽
幾個朋友聚舊,選這裡,因為要將就在附近工作的兩個大帝。在香港吃上海菜,頭幾名從來都是那幾間,留園之去,又補上留園雅聚,也沒有多大分別。這裡如同陸鷺,永遠都是二、三線,不能說是差,起碼有好幾味菜都仍有老上海師傅的手勢。星期五晚七時許,全場滿座,檯擺得很密,插針不下。好醜在這裡都吃了多年,點菜不看菜牌也沒有難度,又幾位都是老朋友,不用什麼特別菜色,簡簡單單已可以。要了冷盤四併、樟茶鴨、蜜汁火肪、螞蟻上樹、雲吞雞及清炒豆苗一碟。冷盤要了薰蛋、素鵝、肴肉及海哲。薰蛋是這裡其中一味出色的前菜,煙薰味淡淡的不過重,蛋黃絕對的溏心,連在中間的芝麻合桃都香脆美味,仍然出色。席上友人問:「不怕蘇單紅1號嗎?」我立即說:「誰不敢吃?我唯有捱義氣吧!」這裡的素鵝是炸的,以冬菇絲作餡,非平時的煙薰版,不過就較香口,外皮是脆脆的,啤酒良伴;肴肉不過不失,廋的部份不夠爽;海哲不過不失,至少穩陣;樟茶鴨是全炸的,好處是炸得都幾香脆,壞處是,等如一隻炸鴨。可幸鴨肉幾夠味嫩滑,加上碟邊的夾餅,很快清碟;蜜汁火肪肉質太硬了一點,雖然蜜汁很香甜,但跟老上海相比,差得遠了;螞蟻上樹這裡的版本是醬油烘粉絲,是晚的烘得幾乾又夠味
好醜在這裡都吃了多年,點菜不看菜牌也沒有難度,又幾位都是老朋友,不用什麼特別菜色,簡簡單單已可以。要了冷盤四併、樟茶鴨、蜜汁火肪、螞蟻上樹、雲吞雞及清炒豆苗一碟。
冷盤要了薰蛋、素鵝、肴肉及海哲。薰蛋是這裡其中一味出色的前菜,煙薰味淡淡的不過重,蛋黃絕對的溏心,連在中間的芝麻合桃都香脆美味,仍然出色。席上友人問:「不怕蘇單紅1號嗎?」我立即說:「誰不敢吃?我唯有捱義氣吧!」這裡的素鵝是炸的,以冬菇絲作餡,非平時的煙薰版,不過就較香口,外皮是脆脆的,啤酒良伴;肴肉不過不失,廋的部份不夠爽;海哲不過不失,至少穩陣;
樟茶鴨是全炸的,好處是炸得都幾香脆,壞處是,等如一隻炸鴨。可幸鴨肉幾夠味嫩滑,加上碟邊的夾餅,很快清碟;蜜汁火肪肉質太硬了一點,雖然蜜汁很香甜,但跟老上海相比,差得遠了;螞蟻上樹這裡的版本是醬油烘粉絲,是晚的烘得幾乾又夠味,不知何解,吃時忽然諗起大榮華的「炒長遠」;雲吞雞要了一隻,一人分到三碗,湯底味鹹鮮,雲吞有肉有蝦的,加條菜,幾豐富;炒豆苗,夠油水,少吃了;
甜品要了高力豆沙,上檯是塌塌的,賣相奇差,但吃落熱辣辣,又不錯。
幾位較高級的侍應服務都周到,一揚手就來;其他就還有改進的空間,如見人客在進食途中也要換碟的,遲一點換不行嗎?
埋單一千零八十,不算很貴。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