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45
21
等級4
2016-02-22 1098 瀏覽
若果要數去年飲食的新潮流,蒸氣火鍋可算異軍突起,相類的食店開到奇門若市。其中最先引入香港的,可算是韓國的九層海鮮塔,之後才陸續有很多變奏版的蒸氣火鍋湧現。肯恩與仮面·真也是第一次去吃蒸氣火鍋。既然是第一次,便索性回歸基本,嚐回最原始最正宗的九層海鮮塔。來到食店門口,由於四週環境比較黑暗,首先映入眼底的,不是食店的門牌,而是地上一道經光影投射的鯉魚輪廓。由於投射機不斷旋轉,令投射下來的魚兒像不斷繞着圓圈游泳一樣,途人輕過的時候都不禁要駐足觀看。投射機之下擺放的,正是食店的生招牌九層塔。從門口穿過幽暗的甬道,終於來到食店用餐區的位置,頓時變得豁然開朗。室內裝修新蔟光猛,跟店外的感覺截然不同。食店座枱間位置寬敞,每張主枱旁邊都另設一張小枱安放飲用水瓶,紙巾及用來棄置骨殼的小桶,設備齊全。餐具方面清一色以銀為主。除了餐碟之外,還有一個狀如大蘋果的銀色盛器。一會兒店員會介紹盛器的用途。還未點選晚餐項目, 食店已先送來沙律及泡菜給客人醫肚。用來蒸九層塔的蒸氣鑊一早已放在餐桌正中央。由於是第一次吃蒸氣鍋,對鑊中央的圓形裝置感覺陌生。後來才知道,用來蒸熟食物的蒸氣,原來都是依靠這個中央裝置的氣孔噴出來
更多
若果要數去年飲食的新潮流,蒸氣火鍋可算異軍突起,相類的食店開到奇門若市。

其中最先引入香港的,可算是韓國的九層海鮮塔,之後才陸續有很多變奏版的蒸氣火鍋湧現。

肯恩與仮面·真也是第一次去吃蒸氣火鍋。既然是第一次,便索性回歸基本,嚐回最原始最正宗的九層海鮮塔。
3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來到食店門口,由於四週環境比較黑暗,首先映入眼底的,不是食店的門牌,而是地上一道經光影投射的鯉魚輪廓。由於投射機不斷旋轉,令投射下來的魚兒像不斷繞着圓圈游泳一樣,途人輕過的時候都不禁要駐足觀看。
3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投射機之下擺放的,正是食店的生招牌九層塔。
5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從門口穿過幽暗的甬道,終於來到食店用餐區的位置,頓時變得豁然開朗。室內裝修新蔟光猛,跟店外的感覺截然不同。

食店座枱間位置寬敞,每張主枱旁邊都另設一張小枱安放飲用水瓶,紙巾及用來棄置骨殼的小桶,設備齊全。
19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2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2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餐具方面清一色以銀為主。除了餐碟之外,還有一個狀如大蘋果的銀色盛器。一會兒店員會介紹盛器的用途。
2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2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還未點選晚餐項目, 食店已先送來沙律及泡菜給客人醫肚。
3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用來蒸九層塔的蒸氣鑊一早已放在餐桌正中央。
2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由於是第一次吃蒸氣鍋,對鑊中央的圓形裝置感覺陌生。後來才知道,用來蒸熟食物的蒸氣,原來都是依靠這個中央裝置的氣孔噴出來的。
161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跟吃火鍋不同,吃蒸氣鍋是依據需要煮熟不同食材的時間去決定食物在塔內的層數,所以不能提供單點個別食材。用餐只能點餐牌內設定的套餐,所以餐牌設計也很簡單。
256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263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套餐有三種價錢的選擇,分别是$328的釜山塔,$398的首爾塔,與及$568的濟州塔。
181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價錢愈高,吃到的海鮮當然更名貴。除了固定菜式,也可另外加錢點和牛,黑豚肉或阿拉斯加蟹等食物。
16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除了以上三種選擇,遲些日子還會有第四款仁川塔的選擇。究竟會是甚麼樣的海鮮大會?遲些日子自有分曉。

最後與真決定吃好點,選了最貴的濟州塔。粥底則選了人蔘雞湯。

粥底首先到來。雖然是首先跟大家見到的食物,但粥底其實是留待晚飯最後才吃。
3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內釀有糯米及人蔘的半只雞,連韓式年糕及珍珠米同煮。
2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匆匆見過人蔘雞後,服務員便蓋上蒸蓋。蒸煮爐正式開始進行運作,面前頓時煙霧瀰漫。
3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海鮮塔再等多十分鐘左右才到。由於是二人份量,來的海鮮塔是八層塔。當海鮮塔放上餐桌後,是完全把面前視線遮擋,所以若想坐定定與對面的朋友談話是沒有可能的。

放上海鮮塔後,服務員亦很詳盡地講解海鮮塔的吃法。
1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在塔頂的温度計,顯示海鮮塔的温度。當温度上升至85度,便可開蓋進食。
2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每層塔所建議進食時間為大約五分鐘,以免下層的食物蒸得太熟。餐枱上附有一座以每五份鐘為一漏滴時間的漏斗,方便客人計算時間。

某些食物如龍蝦及蟹等進食時間需時較久,此時餐枱上的蘋果型食物盅便大派用場。吃不切的食物可以先放在食物盅內保温,晚一點才進食。

待了大概十分鐘海鮮塔便去到85度。趕快向服務員招手為我們打開蓋子,正式開餐!

由於首數層塔的位置頗高,我們也不得不企起身去拿取食物。
2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第一層是和牛泡菜卷,不過打開蓋子時和牛與泡菜尚未合體。
2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泡菜卷還未正式成形。客人要把泡菜放在和牛上再DIY捲出和牛泡菜卷。
3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用上日本A4和牛,牛肉肉質軟腍。由於和牛是置在荷葉上去蒸,吃和牛時更可以吃到陣陣荷葉香,伴上泡菜更有韓式風味。
2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第二層是蟶子與象拔蚌,伴有少許菌菇及絲瓜。
2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象拔蚌已切成一條條,殼上都充盈着象拔蚌汁。我們連同象拔蚌肉與肉汁一飲而盡,香甜味鮮。
4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蟶子上放着車厘茄,個人覺得不是用來提鮮。吃完象拔蚌之後先吃件車厘茄,可以清洗一下之前海鮮殘留的味道,避免混淆不同海鮮的本味。

吃完整隻彈牙蟶子,滿足感十足。
2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第三層是元貝與海蝦。
1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跟象拔蚌一樣,元貝的殼讓元貝保留上不少豐盛的汁液,我們也毫不客氣地把元貝與汁一拼倒進嘴裏去,彈牙爽口。
2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海蝦既大隻蝦肉亦鮮甜無比,蘸上桌上的柚子鼓油,鮮味更覺突出。
1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第四層是霸氣龍蝦。(註:原先在塔內的龍蝦擺位比較普通,這道霸氣是肯恩替龍蝦重新佈陣出來的。)

雖然沒有甚麽膏,但龍蝦的肉卻是鮮嫩彈牙,啖啖肉的滋味享受令人回味無窮。至於龍蝦的鉗早已預先敲碎,方便大家享用。不過吃龍蝦真得要多點時間慢慢享受,我們逼不得已要把龍蝦鉗先放保溫食物盅,之後再來享用。
3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第五層是龍躉腩及胭脂蚌。
3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龍躉腩肥美肉豐,那黏黏的腩邊位骨膠原十足。
4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原先在餐牌上的鑽石蚌換上胭脂蚌,所謂不時不食之意。胭脂蚌以胭脂色的蚌肉得名,從蚌肉看很易分辨。但兩蚌的味道有甚麼分別?看來食客都不會太介意,只要夠鮮夠甜就可以了。
2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第六層是沙巴肉蟹及花蛤。肉蟹雖然不是很大隻,但蟹膏甚豐,吃得人津津樂道。
2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雖然餐牌上說的是大花蛤,但不覺得花蛤特別大隻,幸好肉味尚算鮮甜。
2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除了海鮮,第六層還伴有木瓜。蒸木瓜可算是第一次吃,感覺不比南瓜失色。
39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接近尾聲的第七層,吃到的蔬菜款式更豐。
2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花螺通常是跟辣酒同煮,原來用蒸的方法吃也不錯,更能吃到花螺本身的甜味。
2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原來蒸鮑魚比蒸蟹需要更多時間,吃進肚,記在腦,又上一課。南非鮑魚肥大肉厚,又是一次啖啖肉的滋味享受。
3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還有蘿蔔,日本南瓜,日本蕃薯,軟腍香甜,吃完蒸氣火鍋一點不覺燥熱,感覺健康。
2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吃完七層海鮮塔,翻開最後一層,最早放進鍋內的人蔘雞粥早已煮好。
2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除了把海鮮最原汁原味的味道呈現之外,吃海鮮塔獨特之處就是一點一滴的海鮮養份都絲毫不會浪費,所有湯汁精華收歸粥底。
3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人蔘雞粥除了吸收了先前七層海鮮塔的海鮮湯汁之外,原來裏面還加有沙白蜆,令粥底海鮮味更濃郁。
4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為了秉承蒸氣火鍋絕不浪費的優良理念,我們決定把所有食物吃光,讓蒸氣鍋底重見天日。
3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二人其實沒有能力把人蔘雞粥吃光。大大碗雞粥拿回家去連第二晚的晚餐也省下來。

用餐當天,生果日報副刊出了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分辨蜆蛤蚌。當晚吃了很多貝殼類海產,忽爾雅興也來收集起先前吃過的海鮮貝款來分辨一下。
265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不過比對之下,卻突然發覺之前出現過的蜆跟餐牌的說明不乎。跟店員確認了一下,才知道當中的北寄貝原來沒有在海鮮塔內出現!!

原來厨房忙中出錯,把海鮮塔當中的北寄貝遺漏了。

出了亂了,店員慌忙道歉,並立即着厨房蒸好北寄貝再拿來。
3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最後北寄貝成為當晚飯後甜品!!原隻北寄貝除了平時在日本店常吃到的部位外,其他的部份也很爽甜,幸好沒有錯過!!

可能食店新開張運作未算熟練,由於每款海鮮塔的種類繁多,食客也大抵要看一看自己有沒有吃漏掉某種海鮮。

吃完海鮮,還可來張貝殼蒐集照做個紀念。
20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可能是近期吃得最清的的一餐,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應該幫手推擧一下食店。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6-02-15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625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