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2-22
1098 瀏覽
若果要數去年飲食的新潮流,蒸氣火鍋可算異軍突起,相類的食店開到奇門若市。其中最先引入香港的,可算是韓國的九層海鮮塔,之後才陸續有很多變奏版的蒸氣火鍋湧現。肯恩與仮面·真也是第一次去吃蒸氣火鍋。既然是第一次,便索性回歸基本,嚐回最原始最正宗的九層海鮮塔。來到食店門口,由於四週環境比較黑暗,首先映入眼底的,不是食店的門牌,而是地上一道經光影投射的鯉魚輪廓。由於投射機不斷旋轉,令投射下來的魚兒像不斷繞着圓圈游泳一樣,途人輕過的時候都不禁要駐足觀看。投射機之下擺放的,正是食店的生招牌九層塔。從門口穿過幽暗的甬道,終於來到食店用餐區的位置,頓時變得豁然開朗。室內裝修新蔟光猛,跟店外的感覺截然不同。食店座枱間位置寬敞,每張主枱旁邊都另設一張小枱安放飲用水瓶,紙巾及用來棄置骨殼的小桶,設備齊全。餐具方面清一色以銀為主。除了餐碟之外,還有一個狀如大蘋果的銀色盛器。一會兒店員會介紹盛器的用途。還未點選晚餐項目, 食店已先送來沙律及泡菜給客人醫肚。用來蒸九層塔的蒸氣鑊一早已放在餐桌正中央。由於是第一次吃蒸氣鍋,對鑊中央的圓形裝置感覺陌生。後來才知道,用來蒸熟食物的蒸氣,原來都是依靠這個中央裝置的氣孔噴出來
其中最先引入香港的,可算是韓國的九層海鮮塔,之後才陸續有很多變奏版的蒸氣火鍋湧現。
肯恩與仮面·真也是第一次去吃蒸氣火鍋。既然是第一次,便索性回歸基本,嚐回最原始最正宗的九層海鮮塔。
食店座枱間位置寬敞,每張主枱旁邊都另設一張小枱安放飲用水瓶,紙巾及用來棄置骨殼的小桶,設備齊全。
最後與真決定吃好點,選了最貴的濟州塔。粥底則選了人蔘雞湯。
粥底首先到來。雖然是首先跟大家見到的食物,但粥底其實是留待晚飯最後才吃。
放上海鮮塔後,服務員亦很詳盡地講解海鮮塔的吃法。
某些食物如龍蝦及蟹等進食時間需時較久,此時餐枱上的蘋果型食物盅便大派用場。吃不切的食物可以先放在食物盅內保温,晚一點才進食。
待了大概十分鐘海鮮塔便去到85度。趕快向服務員招手為我們打開蓋子,正式開餐!
由於首數層塔的位置頗高,我們也不得不企起身去拿取食物。
吃完整隻彈牙蟶子,滿足感十足。
雖然沒有甚麽膏,但龍蝦的肉卻是鮮嫩彈牙,啖啖肉的滋味享受令人回味無窮。至於龍蝦的鉗早已預先敲碎,方便大家享用。不過吃龍蝦真得要多點時間慢慢享受,我們逼不得已要把龍蝦鉗先放保溫食物盅,之後再來享用。
用餐當天,生果日報副刊出了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分辨蜆蛤蚌。當晚吃了很多貝殼類海產,忽爾雅興也來收集起先前吃過的海鮮貝款來分辨一下。
原來厨房忙中出錯,把海鮮塔當中的北寄貝遺漏了。
出了亂了,店員慌忙道歉,並立即着厨房蒸好北寄貝再拿來。
可能食店新開張運作未算熟練,由於每款海鮮塔的種類繁多,食客也大抵要看一看自己有沒有吃漏掉某種海鮮。
吃完海鮮,還可來張貝殼蒐集照做個紀念。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