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1
4
等級4
2011-04-30 77 瀏覽
「蠔」,原名牡蠣,虫字旁加上豪,台灣又叫蚵仔,叫法頗多,但都是指同一種生物。「蠔」,人類對牠有愛有恨,愛者喜其富海水的鮮味,恨者則怕身體受不住而食左肚痛。我介乎兩者之間,由於腸胃一向不算好,所以甚少吃蠔。最常吃要數蠔餅或蠔仔粥,但都已是熟蠔;生蠔嘛,頂多在自助餐淺嚐幾隻就好。言歸正傳,某天在MSN收到食友Kent兄問,有沒有興趣參加開蠔班,除了教開蠔,還有幾款蠔供大家試吃,沒多想就答應了。身邊有一班朋友很喜歡蠔,其中一次開派對,我有幸參與其中,但大家都不是老手,看到他們開蠔雞手鴨腳,還把蠔殼破壞得連肉帶碎都吃下肚去,雖然那次經歷很開心,但也想學學正確開蠔方法,不然下次弄得滿手鮮血,也不知加不加茄汁好了。是夜,由Kent兄帶隊,先在上環集合,就由Ocean Three的專人帶我們上樓;原來地點,是舊式商廈中的小型酒窖,這日正好有另一班品酒班,同時心想,這一餐所配搭的酒也應該會不錯吧。是夜開蠔班生蠔由Ocean Three提供,講師為賢兄,眾人根據賢兄指示,穿上圍裙,大家再自行介紹,目的是希望大家不會太拘謹。講解途中也有示範,賢兄也有分享其多年對蠔之心得,對我這位生蠔素人黎講,著實獲益良多
更多
「蠔」,原名牡蠣字旁加上,台灣又叫蚵仔,叫法頗多,但都是指同一種生物。

「蠔」,人類對牠有愛有恨,愛者喜其富海水的鮮味,恨者則怕身體受不住而食左肚痛。我介乎兩者之間,由於腸胃一向不算好,所以甚少吃。最常吃要數蠔餅蠔仔粥,但都已是熟蠔生蠔嘛,頂多在自助餐淺嚐幾隻就好。

言歸正傳,某天在MSN收到食友Kent兄問,有沒有興趣參加開蠔班,除了教開蠔,還有幾款蠔供大家試吃,沒多想就答應了。身邊有一班朋友很喜歡蠔,其中一次開派對,我有幸參與其中,但大家都不是老手,看到他們開蠔雞手鴨腳,還把蠔殼破壞得連肉帶碎都吃下肚去,雖然那次經歷很開心,但也想學學正確開蠔方法,不然下次弄得滿手鮮血,也不知加不加茄汁好了


是夜,由Kent兄帶隊,先在上環集合,就由Ocean Three的專人帶我們上樓;原來地點,是舊式商廈中的小型酒窖,這日正好有另一班品酒班,同時心想,這一餐所配搭的酒也應該會不錯吧。
開蠔場地和檯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是夜開蠔班生蠔由Ocean Three提供,講師為賢兄,眾人根據賢兄指示,穿上圍裙,大家再自行介紹,目的是希望大家不會太拘謹。講解途中也有示範,賢兄也有分享其多年對之心得,對我這位生蠔素人黎講,著實獲益良多。
開蠔幾寶之蠔刀、手套、毛巾、冰桶
5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除了圍裙,另外兩件八寶就是手套蠔刀了。手套可在五金鋪買到,建議兩隻都穿上,但如果真的不習慣,可以穿一隻在非用刀的手,例如我是右撇子,我就把手套穿在左手了;蠔刀則有平有貴,應該是刀鋒和硬度的分別吧。

生蠔,人家常說是以產地分野,所謂產地,即海水鹽味的不同。由於蠔是吃海中生物,久而久之,自己都帶有產地的海水味,肥不一定代表好,最重要是水份足而飽滿。師傅建議最好先以海水味淡的先吃,再慢慢向濃味進發,也正正是今天開蠔班的課程順序。
冰水為生蠔降溫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來!是時候開始開蠔,賢兄說,每吃一隻蠔,最好先放在冰水中五至十分鐘,好為生蠔降溫,也順便洗掙一下蠔殼上的泥,加上微冷的生蠔,才吃得出鮮味。
尋找氣孔位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蠔.刀合一之打風都打唔甩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每隻蠔都有一個氣孔蠔刀就是用來「對付」這裡,用蠔刀慢慢插入氣孔,至蠔.刀合一,握住刀柄輕輕一搖,仍能插穩,正是「打風都打唔甩」,就是時候開蠔了。左手按蠔,右手輕壓,利用桿杆原理,「卜」的一聲,蠔就打開了。不要少看這「卜」的一聲,可是會令人上癮的!超有成功感!
同學仔的完美示範
4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開蠔後就是分蠔,蠔本身有一個「帶子」位,是會連著兩邊殼的。這個時候,蠔刀兩邊的刀鋒正好派上用場,用刀鋒在蠔身兩邊輕輕一割,就會分家,再用叉輕輕一挑,就可以把蠔放入口了。由於用的是同一把刀,所以開蠔分蠔中間,一定要把刀抹一抹,不然會把蠔殼碎殘留在蠔肉啊!

賢兄還教了另一個「達人」開蠔方法,但在此不作介紹了,因為實在有夠難,有興趣也喜歡吃蠔的,真心去上個開蠔班吧,應該會令你獲益良多。

再簡單介紹一下的味道,由於我是素人,所以未必專業,只以我這個素人味覺,希望能令大家感受到「蠔情」吧。
人生第一隻開的蠔 - U.S. Totten Bay
4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一款是U.S. Totten Bay / 美國托頓蠔,體積較大,但殼身較軟,有點外強中乾的感覺,稍一用力不當,蠔殼很容易斷成兩截!當晚有同學仔問賢兄有沒有檸檬,賢兄真的當場請吃檸檬。說個笑而已,因為這一款有兩隻的緣故,提議先吃一隻原味的,再決定第二隻要不要加檸檬。
U.S. Totten Bay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身為第一隻親手開的蠔,差一點忘了拍照就放進口。由於體積較大,放進口很有實在感,海水味道不重,沒有腥味,也沒有很大的礦物/鐵鏽味,果然不需檸檬,算是容易入口,作為第一款生蠔,很是合適。
AUS Live Oyster (Coffin Bay)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二款是AUS Live Oyster (Coffin Bay) / 澳州哥芬灣蠔,體積明顯細了,卻很容易開,但海水味卻異常濃烈,從未吃已經聞得到海水味,可想而知。放進口,感覺像遇溺時不慎喝了幾口海水一樣,真的鹹得要命。吃第二隻時有心理準備,而且當晚其一白酒來得合時,終於吃得出鮮味了,但始終咸味太強,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Irish Live Oyster (Rock)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三款是Irish Live Oyster (Rock) / 愛爾蘭石蠔,介乎第一和第二款中間,海水味濃得來卻未如澳州蠔般咸,蠔味也因此更能吃得出來,而且口感較滑,這種感覺,應該是喜歡吃蠔者經常掛在咀邊的creamy吧!
Fine De Claire
2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四款是Fine De Claire / 法國芬大奇蠔,個人覺得是最好的,海水咸味恰到好處,但不等於沒有礦物味!依然能感受到生蠔獨有的鐵鏽味之餘,蠔的鮮味也能感受出來,兩者平衡是四款蠔中最好的!口感也不失滑溜,留在壓軸實在令人有個最美好的回憶!
是晚兩款白酒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是晚兩枝白酒,個人喜歡第二枝,價錢不貴易入口,白酒甜味恰到好處,配生蠔這種鮮味感覺很不錯。

寫這食評之時,無聊在網上翻查了一下,原來中國人,用用得頗盡。除了生吃,又可生曬會成新年必備的蠔豉,又會製成蠔油醬料,蠔殼磨粉可成藥材,成蠔灰更可起牆,當然唔少得珍珠,當真厲害。

這是一次難忘的體驗,小第空餘時間,除了公仔麵或燒肉打邊爐之外從不煮食,這次自開自吃生蠔,真的十分有滿足感,正如之前所說,「卜」的一聲,絕對會令人上癮的!

今次真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再次謝謝Ocean Three和Kent兄的邀請!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1-04-21
用餐途徑
堂食
推介美食
冰水為生蠔降溫
人生第一隻開的蠔 - U.S. Totten Bay
同學仔的完美示範
開蠔幾寶之蠔刀、手套、毛巾、冰桶
開蠔場地和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