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03-09
1369 瀏覽
泓一拉麵2015年在大圍開舖,我總認為其餐牌麵食飯款太多,質素較難控制,加上店鋪昏昏暗喑,我光顧了一次便沒有再回到,但是這店奇蹟地做到2019年,同年搬舖到紅磡,店鋪縮小了,座位只剩六個,店鋪光猛了,餐牌也簡單了,人客也多了,我好幾次經過都不可入內光顧。泓一給我幾個鮮明的印象,第一個不得講的是某位師傅的紋身,泓一廚房細小只可容納兩人。其中一名師傅兩臂刻有紋身,我幾次經過都見到師傅工作時兩臂晃動,紋身亦跟着跳動,觀感十足亦很有吸引力,感覺好似很勁很有威勢。而另一個鮮明印象是放置在臨近門口的麵條製造機,泓一所有的麵條都是自家製造。三款拉麵所採用的是細麵,而另外兩款沾麵則用上極太麵,細麵麵條和極太麵麵條都沾上了頗多的小麥粒。我今次叫了一客豚骨辣味沾麵,適逢師傅馬上開動拉麵製造機制作極太麵麵條。麵條粗闊具有麥香,麵質帶有粗獷的咬感,爽口但沾汁力不算高,感覺獨特不錯,有想叫替玉的衝動。另一方面,餐牌簡化了很多,没有飯類供應。三款拉麵湯頭只用醬油及盬,放棄了常見的豚骨湯,三款拉麵分別是特製醬油拉麵($78)、特製盬味拉麵($78)及特製辣醬油拉麵($82)。而兩款沾麵卻與拉麵唱反調,只用豚骨作沾
泓一拉麵2015年在大圍開舖,我總認為其餐牌麵食飯款太多,質素較難控制,加上店鋪昏昏暗喑,我光顧了一次便沒有再回到,但是這店奇蹟地做到2019年,同年搬舖到紅磡,店鋪縮小了,座位只剩六個,店鋪光猛了,餐牌也簡單了,人客也多了,我好幾次經過都不可入內光顧。
泓一給我幾個鮮明的印象,第一個不得講的是某位師傅的紋身,泓一廚房細小只可容納兩人。
其中一名師傅兩臂刻有紋身,我幾次經過都見到師傅工作時兩臂晃動,紋身亦跟着跳動,觀感十足亦很有吸引力,感覺好似很勁很有威勢。
而另一個鮮明印象是放置在臨近門口的麵條製造機,泓一所有的麵條都是自家製造。
三款拉麵所採用的是細麵,而另外兩款沾麵則用上極太麵,細麵麵條和極太麵麵條都沾上了頗多的小麥粒。我今次叫了一客豚骨辣味沾麵,適逢師傅馬上開動拉麵製造機制作極太麵麵條。麵條粗闊具有麥香,麵質帶有粗獷的咬感,爽口但沾汁力不算高,感覺獨特不錯,有想叫替玉的衝動。
另一方面,餐牌簡化了很多,没有飯類供應。三款拉麵湯頭只用醬油及盬,放棄了常見的豚骨湯,三款拉麵分別是特製醬油拉麵($78)、特製盬味拉麵($78)及特製辣醬油拉麵($82)。
而兩款沾麵卻與拉麵唱反調,只用豚骨作沾汁,印象很特别,兩款沾麵分别是豚骨沾麵($92)及豚骨辣味沾麵($96)。而小食及飲品亦各只有兩款,分別是日式餃子($32)、御好燒風味餃子($35)、靜岡綠茶可樂($22)及櫻花可樂($22)。
今次我選擇了御好燒風味餃子及豚骨辣味沾麵,總值$131。餃子比沾麵先來一碟五隻,全部用煎鍋煎熟,加上沙律醬、青葱及柴魚片,體型細小一啖一隻,餃皮脆薄,醒胃小食。不得不提,這個御好燒風味餃子在那時的大圍店餐牌已經存在,而且我認為更好食。
由於幾名客人同時叫菜,我吃完餃子後沾麵稍遲才送到,單看賣相不錯。
麵條先前已說過,低温粉紅叉燒又是當時大圍店已經存在,沾麵有兩塊叉燒,手掌那麽大,肉質是爽嫩的,味道還可以,但是對比其他拉麵店的低温製作叉燒,其肉質我認為可以更為嫩滑。
玉子製作亦好,蛋芯半呈啫喱狀,蛋汁不多不少,內蛋白層入味。
沾汁及乍肉醬的辣度一般,我是一個只可以接受小辣的人,泓一這個辣度我認為剛好,進食期間我的舌頭只感覺很微很微的辣感,食完離開後雙唇只是發熱,辣感巳完全消失,期間只喝了一兩啖水,泓一供應的飲用水是室温水。
沾汁的濃度偏向汁水狀,味道稍為偏咸,我最後要向師傅在沾汁加入熱湯才可喝掉。至於沾汁內的材料處理得恰當,叉燒和筍干片切成小塊又爽口,唯一我不太喜歡加入稍多的黑胡椒。
泓一拉麵可以外賣,只要打電話或用手機流動外賣程式都可以外賣,附加費$2。另外要留意星期一或星期二店主可能會因私事突然休息關店,並非該區街坊的食客在光顧前先在泓一拉麵的官方臉書留意一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