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12
15
等級4
183
3
2016-01-08 180 瀏覽
有一上海友人來港, 自然要一盡地主之誼~ 知道他喜歡吃牛腩, 刻意選了這間米之蓮推介的餐廳!   相約在灣仔地鐵站等, 再一起走過去, 地圖上看好像很遠似的, 走起來都只是5分鐘的路程 走到集成中心向下落一層, 餐廳就在左手面! 晚上7點還不算很多人, 店員安排了我們2人坐卡位 這裏有名的是牛腩, 當然不可錯過, 可以看到餐牌上有牛的不同部份, 甚至不同湯底或者咖喱蕃茄  另外還有不少小食!經店員介紹後, 我們覺得一人套餐還挺划算! 而且2個人剛剛好可以把所有東西都試了, 就點了2個!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餐牌後面的這個表, 展示了牛的不同部份, 店員亦有再向我們解釋:崩沙腩 - 比較常見的部份而且都是一隻牛上最多的腩位, 相信大部份人都吃過, 是最瘦且較韌的位置坑腩 - 較崩沙腩上一級, 多了一點脂肪及軟骨, 咬起來會比較容易及有口感爽腩 - 相信是大部份人都喜愛的, 比坑腩再多一點脂肪, 是最腍最多的牛腩, 不過可能就肥了一點最先到的是我們的飲品, 我點的是熱咸檸蜂蜜, 味道挺濃的, 冬天飲非常滋潤!本來四選二的小食因著2個人一起點就不用選了~ 家鄉煎鯪魚餅大大塊, 很有嚼口
更多
有一上海友人來港, 自然要一盡地主之誼~ 知道他喜歡吃牛腩, 刻意選了這間米之蓮推介的餐廳! 
 相約在灣仔地鐵站等, 再一起走過去, 地圖上看好像很遠似的, 走起來都只是5分鐘的路程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走到集成中心向下落一層, 餐廳就在左手面! 晚上7點還不算很多人, 店員安排了我們2人坐卡位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這裏有名的是牛腩, 當然不可錯過, 可以看到餐牌上有牛的不同部份, 甚至不同湯底或者咖喱蕃茄
 另外還有不少小食!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經店員介紹後, 我們覺得一人套餐還挺划算! 而且2個人剛剛好可以把所有東西都試了, 就點了2個!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餐牌後面的這個表, 展示了牛的不同部份, 店員亦有再向我們解釋:
崩沙腩 - 比較常見的部份而且都是一隻牛上最多的腩位, 相信大部份人都吃過, 是最瘦且較韌的位置
坑腩 - 較崩沙腩上一級, 多了一點脂肪及軟骨, 咬起來會比較容易及有口感
爽腩 - 相信是大部份人都喜愛的, 比坑腩再多一點脂肪, 是最腍最多的牛腩, 不過可能就肥了一點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最先到的是我們的飲品, 我點的是熱咸檸蜂蜜, 味道挺濃的, 冬天飲非常滋潤!
家鄉煎鯪魚餅+鯪魚肉釀青椒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麻辣牛脷+牛肚
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本來四選二的小食因著2個人一起點就不用選了~ 家鄉煎鯪魚餅大大塊, 很有嚼口, 不會太腍; 鯪魚肉釀青椒比我想像中辣, 因通常平時的青椒都不甚麼有辣味, 但這個味道非常椒, 很刺激! 本以為麻辣牛脷及牛肚是長期浸著辣油的, 原來麻辣是自己加的, 味道還不錯, 很惹味!
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主角到了!
招牌清湯腩(爽腩)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招牌清湯腩(爽腩)
我們加了$20刻意點了爽腩! 廚房給了我們5大條, 底下還有蘿蔔... 光看上去已經見到爽腩的一層層脂肪,條理分明, 吃下去又不如想像中油膩, 軟軟腍腍的, 又有少許牛肉的嚼勁, 難怪人們都追求爽腩!
下面的蘿蔔吸收了牛肉的清香也是不錯!
咖喱牛腩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金牌咖喱牛腩
店員說咖喱是這裏另一樣名物, 不過因為咖喱味濃, 所以對牛腩的要求就自然降低, 普通崩沙腩即可... 本來我可能是分不出, 不過剛吃完軟軟的爽腩, 這個普通腩還真的天壤之別...  肉質較鞋, 而且韌...  咖喱味就不過不失吧, 不太辣也不是甜的那種, 少少香口拌飯一流~
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時菜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最後還有時菜2碟, 這個套餐都算健康, 有肉有菜, 而且牛腩又不是普通街上的...  只可惜店舖位置比較不方便, 在灣仔與銅鑼灣中間, 在餐廳林立的地區可能就較遜色了... 不過小店風味還是值得支持的!!!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98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