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3
2
等級4
2018-02-17 5833 瀏覽
過年過節食飯,通常會和家人食上海菜,懷緬一下外婆的手勢,閑話家常、想當年呀甚麼的。 今年中秋,當然也不例外。由於母親一邊是上海人,我從小就吃婆外婆煮的上海菜長大的。 灣仔的「老雪園」,位置前身是「上海鷺鷺」飯店,班底很多都來自北角「雪園」,是以前相當出名吃上海菜的老店。 吃慣上海菜,有相熟的舖頭,有些伙計都能認到,「老雪園」侍應有從「上海鷺鷺」做起。 這晚我遲到,家人已開動食緊。頭盤「豆干馬蘭頭」$88,「蒽油海蜇頭」$118 豆干馬蘭頭是上海老幫們必點前菜,馬蘭頭是種野菜,切成小粒,再撈麻油凍食。這個略嫌不夠麻油。 海蜇頭比較好吃,外型圓碌碌,口感是滑那種。特別在點芥辣同吃,因為平時都是點麻油豉油,芥辣不是太辛,帶甜味,特別。 「師父樟茶鴨」半隻 $190 做得非常出色!值得重點推介。雖則偏細碟,它好在外面酥脆,不油膩,茶味香濃, 鴨有肉汁,側邊有小饅頭可以夾着吃,呢味堅得。 「砂窩粉皮魚頭」$320,又是一道上海常見菜 : 我婆婆以前都有在家煮,用大魚魚頭,湯底弄得黑漆漆,上海菜都是濃油赤醬,加上粉皮,有湯有汁,可扒成碗飯。 我嫌這個湯汁的辣豆瓣醬味
更多
過年過節食飯,通常會和家人食上海菜,懷緬一下外婆的手勢,閑話家常、想當年呀甚麼的。

7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今年中秋,當然也不例外。由於母親一邊是上海人,我從小就吃婆外婆煮的上海菜長大的。

8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灣仔的「老雪園」,位置前身是「上海鷺鷺」飯店,班底很多都來自北角「雪園」,是以前相當出名吃上海菜的老店。

6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吃慣上海菜,有相熟的舖頭,有些伙計都能認到,「老雪園」侍應有從「上海鷺鷺」做起。

6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這晚我遲到,家人已開動食緊。頭盤「豆干馬蘭頭」$88,「蒽油海蜇頭」$118

5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豆干馬蘭頭是上海老幫們必點前菜,馬蘭頭是種野菜,切成小粒,再撈麻油凍食。這個略嫌不夠麻油。

海蜇頭比較好吃,外型圓碌碌,口感是滑那種。特別在點芥辣同吃,因為平時都是點麻油豉油,芥辣不是太辛,帶甜味,特別。

4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師父樟茶鴨」半隻 $190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做得非常出色!值得重點推介。雖則偏細碟,它好在外面酥脆,不油膩,茶味香濃, 鴨有肉汁,側邊有小饅頭可以夾着吃,呢味堅得。

「砂窩粉皮魚頭」$320,又是一道上海常見菜 :

4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我婆婆以前都有在家煮,用大魚魚頭,湯底弄得黑漆漆,上海菜都是濃油赤醬,加上粉皮,有湯有汁,可扒成碗飯。

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我嫌這個湯汁的辣豆瓣醬味太搶太出,反而喜歡平淡點的豉油老抽味 style;另外粉皮亦不夠多,反正粉皮成本也不高。整體來說,還是我婆婆做的比較好,情意結有加分!

4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清炒河蝦仁」$228,我表妺至愛: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這是個手工菜,蝦仁每隻大概得一毫子般大小,所以剝殼會難搞,不如出街食。肉質爽彈,點淅醋吃,滋味。

坊間的炒鱔糊並非每間做得好,不少都衰在腥、有骨、油膩這三個地雷區。這個「韮黃炒鱔糊」$180 沒有這些問題,也沒有水汪汪: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點心方面,點了八隻「經典雪園生煎」$96,北角雪園的招牌菜: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包的塊頭較大,面質地鬆軟,底部焦脆;不是一咬爆汁那種,餡肉質地卻滑溜。我小時候,公公婆婆帶我去土瓜灣一帶食生煎包當早餐,就是這一種。一手拎包一手拎豆漿,開心。

現在一般香港人似乎被縱慣,覺得生煎包一定要細粒,爆湯汁,勁脆底。其實上海也有這種比較大件的,我兩款都鍾意,後者就多了童年回憶。

點了個「傳統芝麻大餅」$128,因為好奇,想知為甚麼一個餅可以賣咁貴?!點了才知原來是舖頭旳名物。

29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芝麻大餅上枱,已經切開一塊塊長方形,外型似天九片大少。裡面多蔥,外面多芝麻,質感鬆軟,可以用來送砂窩魚頭的汁。

4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老雪園」部份菜式,如樟茶鴨有驚艷,小菜價錢不算平宜。服務水準正路無伏,因為店員會說上海話,令我家人份外覺得親切,大家吃得開心,自然幾貴都值得。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10-06
用餐途徑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