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
0
等級4
2008-01-23 14 瀏覽
近年舊式的粥店已「買少見少」,而大集團式的粥店則越開越多,實在令人十分懷念兒時吃粥的風味。屋企附近已沒有傳統粥店,只能走到最近的雙鳳街才能找到。難得找到一間,就算要花5元乘小巴前往,也決心一試。是日是星期六上午十時多,店內已坐滿人,等了一會才有位坐下,馬上點了兩碗碎牛粥,一碟炸兩。碎牛粥的料很多,基本上每一啖也可吃到牛肉,但吃了數啖便感覺有點怪怪的,原來碎牛內加了「果皮」。老實說,我也是首次吃到有果皮的碎牛粥,而且其出現的次數不少,大約吃五六啖便會出現一次。我不知道碎牛內加了果皮可以產生甚麼效果,但這種時不時出現的果皮味,令我吃得不太自然。炸兩內的油條還有10%脆,起碼好過0%,油條屬於厚身,腸粉皮雖不算薄但尚算滑。在沒有叫「少豉油」之下,豉油的份量也剛剛好,因為吃炸兩不可太多豉油,因為油條會吸了大部份,便會變得不脆及太鹹。店內阿姐的服務算ok,只是地方太窄,如果坐在通道邊,會被阿姐那塊千年圍裙,與你發生「肌膚之親」。雖然此店質素不算差,但我想我未必會翻兜此粥店了。
更多
近年舊式的粥店已「買少見少」,而大集團式的粥店則越開越多,實在令人十分懷念兒時吃粥的風味。

屋企附近已沒有傳統粥店,只能走到最近的雙鳳街才能找到。難得找到一間,就算要花5元乘小巴前往,也決心一試。

是日是星期六上午十時多,店內已坐滿人,等了一會才有位坐下,馬上點了兩碗碎牛粥,一碟炸兩。

碎牛粥的料很多,基本上每一啖也可吃到牛肉,但吃了數啖便感覺有點怪怪的,原來碎牛內加了「果皮」。老實說,我也是首次吃到有果皮的碎牛粥,而且其出現的次數不少,大約吃五六啖便會出現一次。

我不知道碎牛內加了果皮可以產生甚麼效果,但這種時不時出現的果皮味,令我吃得不太自然。

炸兩內的油條還有10%脆,起碼好過0%,油條屬於厚身,腸粉皮雖不算薄但尚算滑。在沒有叫「少豉油」之下,豉油的份量也剛剛好,因為吃炸兩不可太多豉油,因為油條會吸了大部份,便會變得不脆及太鹹。

店內阿姐的服務算ok,只是地方太窄,如果坐在通道邊,會被阿姐那塊千年圍裙,與你發生「肌膚之親」。

雖然此店質素不算差,但我想我未必會翻兜此粥店了。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人均消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