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3-12
76 瀏覽
前言:本來參加就是志不在吃,後來發現食物也真是失望收場。 也得簡單介紹一下。近來愛上舊式裝潢,故幾喜歡其懷舊風味;又其實早已腹鳴如雷,但也只得以過咸的酸菜,及自備朱古力裹腹,待差不多齊人才開飯! 首先上場的,是先聲奪人的四喜拼盤。精美的紅蘿蔔雕花下,有四款小食,當中最特別是近乎失傳、今次師傅特意重做海參丸,可惜味道真不算出色,炆海參其實會好吃許多。菜頭卷是另一有名菜式,清甜的蘿蔔皮包裹口感豐富的菜條,比海參丸可食度高多了。鮮蝦丸與雜卷則是最平庸的炸物,新鮮炸起的脆度熱度,與瘟含爽甜馬啼粒的細心位,卻使之吸引力不亞於名物,但要講點吃的甜醬實在太甜了! 突然轉來一陣哄動,原來潮州炆魚翅上場了;雖然聽說味道確不錯,小妹還是不捨得花$200品嚐這名貴的自選項。後來更得知店方按原預定人數,提早5日發起所有翅,以致這頓不但out-budget,更要搞手再組局清理餘翅。除了覺得店方趁市道不好掠水,更覺此翅成本太高不值得。 接著有三味功夫菜,打頭陣是竹笙蟠龍卷。以蝦肉及竹笙作主打的蟠龍卷,蘊含金華火腿、西芹等等豐富內餡,組合幾別緻所費功夫應亦不少,但論食味我覺得部分位咸(火腿)部分位淡(外層竹笙),
也得簡單介紹一下。近來愛上舊式裝潢,故幾喜歡其懷舊風味;又其實早已腹鳴如雷,但也只得以過咸的酸菜,及自備朱古力裹腹,待差不多齊人才開飯!
首先上場的,是先聲奪人的四喜拼盤。精美的紅蘿蔔雕花下,有四款小食,當中最特別是近乎失傳、今次師傅特意重做海參丸,可惜味道真不算出色,炆海參其實會好吃許多。菜頭卷是另一有名菜式,清甜的蘿蔔皮包裹口感豐富的菜條,比海參丸可食度高多了。鮮蝦丸與雜卷則是最平庸的炸物,新鮮炸起的脆度熱度,與瘟含爽甜馬啼粒的細心位,卻使之吸引力不亞於名物,但要講點吃的甜醬實在太甜了!
突然轉來一陣哄動,原來潮州炆魚翅上場了;雖然聽說味道確不錯,小妹還是不捨得花$200品嚐這名貴的自選項。後來更得知店方按原預定人數,提早5日發起所有翅,以致這頓不但out-budget,更要搞手再組局清理餘翅。除了覺得店方趁市道不好掠水,更覺此翅成本太高不值得。
接著有三味功夫菜,打頭陣是竹笙蟠龍卷。以蝦肉及竹笙作主打的蟠龍卷,蘊含金華火腿、西芹等等豐富內餡,組合幾別緻所費功夫應亦不少,但論食味我覺得部分位咸(火腿)部分位淡(外層竹笙),太搶的西芹味也是我不愛的。接著是荷包白鱔件,白鱔肉質肥美豐腴,被煮到極稔可入口的荷葉包著,原應是天下美味,可調味實在太濃太咸,食多幾口就開始難頂,而且鱔件有極多骨,必須小心食用。菊花石榴雞主要是蛋皮包裹雞肉、冬菇、筍絲、火腿粒等,由於咸淡得宜,是我最喜歡的一味。各位見笑,小妹只是第一次品嚐而己,在此只是分享真實感受。
是晚也有其他家常小菜,少不得當然是潮州鵝肉拼盤。本來鹵水味道純甜可喜,然而鵝片嚡口、豆腐粗嚡,較滑的鵝件又過於肥膩,較好是爽脆鵝腸與鹵水蛋。最後吃剩不少。菜式簡單也可以很精彩,清新鮮爽怡人的方魚炒芥蘭就是一例,無心插柳柳成蔭,此配菜個人認為是全晚最佳菜式。生炒鮮魚麵的魚麵部份頗咸,而且不覺得有所謂的鮮味存在;然而其半魚半麵的質感,伴以爽口銀芽倒是不錯。麵中的蝦仁就極霉了。這店的煎炸功夫了得,煎香韭菜果做到金黃香脆,韭菜餡亦鮮香討喜,可惜本身過於皮厚,貫徹不到高質。
是晚唯一甜品是反沙芋條,芋頭本來就水分不多,再加以砂糖去炒,成品乾涸可算是非戰之罪?已經特意選取粉質感芋條享用,脆甜味道不壞但食感油膩兼夾熱身,並非一個良好的潮菜句點。
連唯一的甜品不太討喜,加上超乎預算的埋單價,與後來得知被逼翅事件,對這家酒家的好感降到很低。唯一的一點暖意,源自伙單一張龍飛草舞手寫菜單,成為一個特別的憶記。
然而飯局未能如意是一件事,見到主角龍火伉儷,又見到許多新、舊臉孔,感覺仍是十分開心。辛苦搞手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