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6-29
36 瀏覽
小弟食鐵板燒的次數,寥寥可數。第一次是在溫哥華Kobe,第二次則在太子的鐵板超,第三次又回到溫哥華同一間鐵板燒慶祝拍拖紀念日豪食,這次豪食的後果是見到帶子都有點反胃。第四次就是這次聯同兩位甚投契的食友去這間有極多高評價的和三昧~因應女食友的要求,特地要求廚師Ken來為我們泡製美食,及要求坐在窗邊位置。在剛要出門用膳之時,突然而來的工作令到我差點不能赴會,還幸同事可讓我在午飯後才去完成,在此說聲多謝體諒。到達時店內只有數位客人,而女食友素素X已在等待著我們,跟她寒暄之一會後便拿著相機四處拍照了,突然發現相機的螢幕上顯視電池快用光了.......這下可慘了~ 再過了一會,另一位男食友亦到達了,今天這個鐵板之旅可以開始了。前菜:先來的是芝麻汁沙律,芝麻醬汁固之然香味四溢,這沙律最出色之處就是在內的所有蔬菜都異常新鮮爽口。感覺就好像剛從土壤中採集出來洗淨冷藏後便上菜的樣子,如果份量可以再多一點,那就太好了~主菜:師傳在我們吃沙律的途中,便奉出各個食材。我們分別要了薄燒牛肉配北海道帶子、厚燒牛扒配大蝦、海鮮套餐和當日午餐(有三文魚扒、牛肉和石蠔)。師傅手起刀落,飛快地把食材有條理地放在鐵板上不同
因應女食友的要求,特地要求廚師Ken來為我們泡製美食,及要求坐在窗邊位置。在剛要出門用膳之時,突然而來的工作令到我差點不能赴會,還幸同事可讓我在午飯後才去完成,在此說聲多謝體諒。
到達時店內只有數位客人,而女食友素素X已在等待著我們,跟她寒暄之一會後便拿著相機四處拍照了,突然發現相機的螢幕上顯視電池快用光了.......這下可慘了~ 再過了一會,另一位男食友亦到達了,今天這個鐵板之旅可以開始了。
前菜:
先來的是芝麻汁沙律,芝麻醬汁固之然香味四溢,這沙律最出色之處就是在內的所有蔬菜都異常新鮮爽口。感覺就好像剛從土壤中採集出來洗淨冷藏後便上菜的樣子,如果份量可以再多一點,那就太好了~
主菜:
師傳在我們吃沙律的途中,便奉出各個食材。我們分別要了薄燒牛肉配北海道帶子、厚燒牛扒配大蝦、海鮮套餐和當日午餐(有三文魚扒、牛肉和石蠔)。師傅手起刀落,飛快地把食材有條理地放在鐵板上不同的位置。在電光火石之際,他便把蝦身中的腸拿走了。看著師傅精湛的技巧,實在很佩服。不一會,蝦肉便首先煎好了。蝦肉彈牙爽口不在話下,蝦肉的鮮甜在牛油的襯托下變得更加明顯,有時候吃到水準甚高的蝦肉,味道可比龍蝦更勝一籌呢。
再來就是帶子,Ken他把帶子切成一半方便入口,甚是細心之舉。帶子外層帶點脆口,內部肉嫩鮮甜,這份重的鮮味也只有在北海道的帶子上找到。
之後的便是魚了。男食友的三文魚扒是上腩的部份,"件頭"也十分大,差不多是一件new york cheesecake般大小。味道方面不用吃也可知道了,為什麼﹖因為看到他邊吃邊欣賞的樣子,那有味道差的理由呢﹖
然後是我們餐中都包括的銀雪魚,這件黑魚沒有一般的冷藏味和腥味。外層煎得極度香脆,特別是魚皮部份更像燒雞皮般鬆化。另外,其他肉質的部份都也煎至一點脆口,這個可看到師傳在控制火候時間的技巧有多高了。銀雪魚肉質嫩滑如像清蒸一樣,完全吃不到半點手份的流失。
男食友的煎蠔跟隨著銀雪魚奉上,坐在他旁的我,可以聞到陣陣的蠔香味和海水味,蠔身亦煎至金黃。根據他的描述,蠔身多汁入口爽甜,鮮味十足,看到他的樣子實在有點後悔不要這個套餐。
下一道是肉類菜色,先是牛肉薄燒,師傅用一點點的黑椒和鹽來略略為薄牛肉調味,再把牛肉放在鐵皮之上。再在牛肉上放了剛才煎好的香蒜粒和青蔥碎,然後把牛肉卷起來再切成一半便可上菜了。薄牛肉入口差不多即化,夾雜著蒜蓉的濃烈有辛和青蔥的清新味道,我看沒有食友能說這薄牛肉不美味吧﹖
再來就是我的厚燒牛柳,雖然只是美國牛肉,但是其味道和質感絕不失禮,如男食友所說,現在大部份的雜誌食評實在過份追捧和牛了,而令到本來不差的美國和澳洲牛肉變成好像一般的牛肉了。師傅把牛柳一分為八,變成了一口牛肉的大小。牛肉入口鬆軟無渣,牛肉仍藏著大量肉汁,多層亦帶著點點香口金黃色。
漬物、麵豉湯和炒飯:
漬物的牛蒡爽口帶一點點甘甘的味道,十分醒胃。麵豉湯是偶淡的那種,味道不錯,咸味點到即止。最後的炒飯"板氣"充足,飯粒乾身不稔口,珍珠米飯吸收了調味,吃下去特別的香口味美。
吃完後由店員領到(茶聚區?)繼續暢談,坐到皮製梳化上一邊閒聊著,一邊飲用那杯香濃的咖啡,絕對是另一種享受。當中,女友的紅豆雪糕最為特別,因為在雪糕之中,除了粒粒紅豆外,在雪糕內可以吃到紅豆的"沙",甜度亦剛好適中,除了芝麻雪糕外我想又多了一個選擇。
這店的質素實在很高,不論在食物、環境、服務和廚師的技巧方面也近乎完美。以這個價錢得到如此有水準的膳食,實在十分的抵。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