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6-16
1928 瀏覽
在今日富裕的社會,進食再不是單純賴以充飢、維持生命的基本行為,人們更視食為一種享受。為滿足慾望,不斷尋找創意的菜式和革新的烹調方法,至於品嚐家常小菜多出自家裡媽媽的雙手,要不就是腸胃吃累了,得重覓反璞歸真的體驗。在我而言,沒有偏愛某一種新式或舊款的食物,反而更側重食物的味道和風味。當天大雨滂沱,各撐著一把傘子的老爸和我,從醫院出來不遠的腳程,鞋子及褲管均已濕透了,不好走遠,還是到附近的粗菜館用膳吧!回想到上一趟到粗菜館用膳,大抵有十年之久了,不過仍深深記得炒豬雜與炒魚腩的滋味。室內只有一檯客人,感覺冷清,待應們互相聊著下雨天影響客人光顧。邊看午市供應的套餐餐牌,不失粗菜館的招牌菜式,如炒豬雜、炒魚腩,更有蒸大鱔,蒸豬肉餅及蔬菜等,大多是惹人垂涎的風味家常小菜。我們選了一個套餐,當天附送的例湯是霸王花紅蘿蔔煲豬肉。這碗夏日的合時湯水,湯頭色澤濃厚,想必是老火熬製。一呷味道溫純、自然,帶有絲絲的甜美,老爸極為愛之。再逐一嘗試例湯湯料中的霸王花、紅蘿蔔煲及豬肉。霸王花質感細滑、大塊頭的紅蘿蔔軟腍、具香氣,而豬肉更是上肉,經長時間煲煮後仍保持細嫩。以例湯來說,質量絕對是稱心!雨勢稍為停頓,食客
在我而言,沒有偏愛某一種新式或舊款的食物,反而更側重食物的味道和風味。當天大雨滂沱,各撐著一把傘子的老爸和我,從醫院出來不遠的腳程,鞋子及褲管均已濕透了,不好走遠,還是到附近的粗菜館用膳吧!回想到上一趟到粗菜館用膳,大抵有十年之久了,不過仍深深記得炒豬雜與炒魚腩的滋味。
邊看午市供應的套餐餐牌,不失粗菜館的招牌菜式,如炒豬雜、炒魚腩,更有蒸大鱔,蒸豬肉餅及蔬菜等,大多是惹人垂涎的風味家常小菜。
牛肉質感佳,那味道又如何?味道有點偏鹹,但蜆蚧的香氣較預期薄弱,吃不出蜆蚧炒鮮牛肉的特色來,美中不足!唯蔥條鮮嫩、味道恰好,給老爸吃清。
魚雲先被油炸,每塊色調均勻,不感油膩,而且非常香口,連軟骨也可輕易咬碎吞下。但跟蜆蚧炒鮮牛肉的菜式犯上同是過鹹的毛病,兩款鹽份較重的菜式,一下子加重了腎臟的負荷;可能重點落在油炸的功夫身上,以致薑蔥的香氣未能滲入魚雲內,嚐不到薑蔥魚雲的神髓。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