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1-18
356 瀏覽
是日有時間, 又過了大馬路, 來廣東道呢一頭尋找隱世的味道. 這一天, 來到廣東道, 係街市內尋尋有沒有鮮為人知的食店. 在這一段的廣東道, 可以讓我安心的慢慢找, 慢慢選, 因為選不好, 起碼都有間中國冰室來感受一下.從中國冰室的那一段行人路行出旺角道街頭, 再由第二邊的行人路行返入去. 我看見的, 是門口一個一個的蒸籠. 再行前一點, 見到有一班高談父母經的老粗, 幾個要飲玉冰燒送叉燒飯的伯伯. 是一間非常"佬"的飯店. 我這一位年輕人, 入去食, 雖然感覺怪怪誕誕, 但也要試一試, 叫返一壺普洱, 同兩、三個大叔搭搭檯, 叩碟飯, 再整籠點心.水滾茶靚, 我就先出街外面的點心陣, 選返一籠心怡的點心. 我一向都愛食燒賣, 所以一拿就把最後的一籠燒賣拿走了, 相信早上的點心, 下午賣光了, 晚上就不添新點心. 能搶到最後的美點, 當然開心. 此燒賣, 味道尚算鮮, 不過, 是味精的功夫, 而且一夾起, 燒賣既肉質較為鬆散, 肥肉較多, 雖有味道, 但質感欠佳. 碟頭飯, 我叫了一客, 豆腐火腩飯. 因為這是一間茶樓的關係, 此飯的碟頭極之大, 基本上,
從中國冰室的那一段行人路行出旺角道街頭, 再由第二邊的行人路行返入去. 我看見的, 是門口一個一個的蒸籠. 再行前一點, 見到有一班高談父母經的老粗, 幾個要飲玉冰燒送叉燒飯的伯伯. 是一間非常"佬"的飯店. 我這一位年輕人, 入去食, 雖然感覺怪怪誕誕, 但也要試一試, 叫返一壺普洱, 同兩、三個大叔搭搭檯, 叩碟飯, 再整籠點心.
水滾茶靚, 我就先出街外面的點心陣, 選返一籠心怡的點心. 我一向都愛食燒賣, 所以一拿就把最後的一籠燒賣拿走了, 相信早上的點心, 下午賣光了, 晚上就不添新點心. 能搶到最後的美點, 當然開心. 此燒賣, 味道尚算鮮, 不過, 是味精的功夫, 而且一夾起, 燒賣既肉質較為鬆散, 肥肉較多, 雖有味道, 但質感欠佳.
碟頭飯, 我叫了一客, 豆腐火腩飯. 因為這是一間茶樓的關係, 此飯的碟頭極之大, 基本上, 是兩個人的份量. 火腩, 雖然皮欠脆, 而且一看就知道是隔了夜的燒腩. 不過, 在茨汁同豆腐的襯托下, 味道是妙的. 豆腐經過走油處理, 外皮帶脆, 燒肉, 肉夠腍, 大大舊, 稱得上是不錯的.
吃到中段, 服務的阿姐把一碗老火例湯送上了, 我碟飯已經吃到一半, 而且已經飽到上心口. 為了不浪費食物, 應該不要, 但為食的我, 就飲返一兩口, 品評一下. 正宗的老火湯是看得出的, 不過, 此湯多加了一樣野. 就是味精.
有點意思的平民小酒樓, 味覺上, 雖然以味精為主, 但當大家在乎感受的話, 感受一下旺角居民的生活, 這一家酒樓, 就是非常好的體驗.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