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37
26
等級4
2012-05-13 104 瀏覽
母親節將至, 今年決定提早慶祝, 既不用跟人迫, 又可以多點選擇. 左思右想之後, 決定吃得豪一點, 去了一星米芝蓮的新斗記吃晚飯. 我們一行五人, 於晚上七時左右到達. 老姊說怕人多, 所以預早訂了位. 入內後, 便被安排坐在二樓的枱子. 這間店有上下兩層, 地下的位置較小, 上層地方較大. 裝潢是比較新派的一種, 一點也不老土, 不過枱與枱之間的空間很小, 感覺比較擠迫. 安坐後, 第一眼就被枱上的公雞餐具吸引, 為店子加添幾分懷舊色彩! 我們邊看餐牌, 邊吃著放在枱上的"芥", 即餐前小吃. 今日的"芥"有兩種: 花生和酸蕎頭. 花生不算香脆, 而且表面的鹽粒不少, 所以比較鹹; 蕎頭的酸度適中且脆口, 吃後令人胃口大開, 比花生好得多, 是不錯的餐前小吃. 吃完小食後, 我們也決定好要點的菜. 豬腳仔, 如果不是有食家推介, 相信也不會點這一道. 一碟八隻的豬腳仔, 用上了豬後腿, 色澤淡啡, 豬皮和豬肉肉質嫩滑, 而且充滿了鹵水味,是不錯的佐酒小吃. 即燒乳豬是新斗記的鎮店貨, 差不多是每枱必點的一道, 分全隻, 半隻, 1/4和例牌. 據說是即叫即燒的, 我們點了半隻, 大
更多
母親節將至, 今年決定提早慶祝, 既不用跟人迫, 又可以多點選擇. 左思右想之後, 決定吃得豪一點, 去了一星米芝蓮的新斗記吃晚飯.

我們一行五人, 於晚上七時左右到達. 老姊說怕人多, 所以預早訂了位. 入內後, 便被安排坐在二樓的枱子. 這間店有上下兩層, 地下的位置較小, 上層地方較大. 裝潢是比較新派的一種, 一點也不老土, 不過枱與枱之間的空間很小, 感覺比較擠迫.
懷舊餐具+懷舊小食
9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安坐後, 第一眼就被枱上的公雞餐具吸引, 為店子加添幾分懷舊色彩! 我們邊看餐牌, 邊吃著放在枱上的"芥", 即餐前小吃. 今日的"芥"有兩種: 花生和酸蕎頭. 花生不算香脆, 而且表面的鹽粒不少, 所以比較鹹; 蕎頭的酸度適中且脆口, 吃後令人胃口大開, 比花生好得多, 是不錯的餐前小吃. 吃完小食後, 我們也決定好要點的菜.
腍滑豬腳仔
14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豬腳仔, 如果不是有食家推介, 相信也不會點這一道. 一碟八隻的豬腳仔, 用上了豬後腿, 色澤淡啡, 豬皮和豬肉肉質嫩滑, 而且充滿了鹵水味,是不錯的佐酒小吃.
皮超脆的乳豬
10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即燒乳豬是新斗記的鎮店貨, 差不多是每枱必點的一道, 分全隻, 半隻, 1/4和例牌. 據說是即叫即燒的, 我們點了半隻, 大概二十分鐘後送上. 乳豬皮的確如食評所說, 是芝麻皮, 皮薄身且脆卜卜, 脆得好像在吃薯片!! 不過, 這裡的乳豬與平常吃到的很不同, 是"皮肉分離"的, 掀起了香脆的乳豬皮後, 下面就是乳豬肉, 兩者完全是"互不相干", 因為連接的一層薄油脂, 已經被切去了, 所以才有此"奇景"! 乳豬肉雖然沒有了脂肪, 但肉質仍然嫩滑. 要批評的就是乳豬肉味道有點鹹, 份量比較少而已!
出名的粟米班塊
1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粟米班塊也是店家的招牌貨. 這裡的粟米班塊最特別的地方是粟米汁與班塊是分開上的, 這個聰明的方法既可避免班塊浸腍, 食客又可以用剩餘的粟米汁來撈飯, 正! 粟米汁其實應該叫做粟米羹, 因為比較杰身, 有粒粒粟米和絲絲的蛋花, 入口有淡淡的粟米香味; 班塊一碟八大塊, 新鮮炸好的, 當然是熱辣辣且香口! 斑塊用上了真正的石班肉, 不像坊間食店, 很多時用上了不知名的雪藏魚塊, 肉質既嚡口又削. 這裡用的是新鮮石班, 肉厚且滑, 又沒有魚腥味, 連不大吃魚的姐夫也吃了一塊!
啫啫生菜
8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啫啫生菜煲並不是我們的首選, 原本想點芥蘭煲, 但侍應說沒有芥蘭, 所以轉點這個生菜煲. 這個菜是用大沙窩上的, 上枱時已經聞到很濃的香味, 當然還招牌的"啫啫"聲!! 用的是唐生菜, 份量也算多, 大大棵, 入口新鮮爽口, 有淡淡的蝦醬味, 和陣陣的燒烤味. 老爸嫌用沙窩上, 熱力過猛, 使生菜很容易過了火.
蛋白薑米蒜香蟹飯
9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蛋白薑米蒜香蟹飯, 是原隻蟹放在蛋白薑米蒜香飯上, 用放了荷葉的蒸籠盛裝, 上面還放上了青綠的蔥, 賣相吸引. 可是, 用手觸摸蒸籠時, 發現蒸籠居然是冷的, 証明不是用蒸籠蒸的, 而是先另外蒸好後再放上去的, 有點失望. 花蟹比較細小, 肉不多, 鮮味也一般; 底下的飯尚算乾身, 粒粒分明, 又帶點油份, 不過蛋白, 薑粒和炸蒜頭偏少, 而且飯的蟹汁味很少, 薑蒜和荷葉的香味也吃不出來, 比起得龍的原籠羔蟹糯米飯, 實在有點失色.
甜品紅豆沙
10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飯後, 侍應送上糖水, 就是紅豆沙. 紅豆沙煲至起沙, 紅豆也算大粒且有豆香, 不太甜, 但吃不出陳皮味. 雖然我不大喜愛吃紅豆沙, 但以免費的來說其實OK.

當晚雖然是平日, 但可能是店子名氣大的關係, 一樣是全場滿座. 侍應們的服務一般, 但手腳很快, 碟上的食物剛吃完, 他們就立即過來收拾, 有點趕客的感覺, 但當我們吃完下樓時, 還見到門外有食客在等位, 怪不得侍應們這麼快手. 在這間一星米芝蓮吃飯, 食物的價錢雖然偏貴, 不過質素的確比普通中菜館優勝, 而兩老也對這餐大致上滿意. 如果下次再來的話, 除了吃鎮店之寶外, 還會試些其他看起來不錯的菜式例如炒麵, 生炒骨, 蟶子等等.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2-05-09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70 (晚餐)
慶祝紀念
母親節
推介美食
懷舊餐具+懷舊小食
腍滑豬腳仔
出名的粟米班塊
皮超脆的乳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