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6
5
等級4
2009-11-08 123 瀏覽
快三年前的冬天來到香港,過沒幾天朋友就邀約一起到銅鑼灣的滿江紅吃麻辣火鍋,也因此認識了貓哥,愛上了貓哥手中變出來的佳餚。貓哥得知我來自台灣後,對我娩娩述說年輕在台灣學藝的故事,最難忘的就是可以來一杯香醇而溫熱的台灣花雕。「太好喝了,大陸跟香港的花雕都比不上,」貓哥說。從那次之後,一有機會回台灣我就會帶上幾瓶的花雕,等待秋風吹起、約齊一桌子人,到三希樓與貓哥把酒言歡。當然最主要是大快朵頤貓哥的眾多拿手好菜!藉著替11月壽星慶生,一行八人來到去年搬遷到半山科達中心的三希樓。剛搬來時貓哥是有點擔心生意不佳,由於金融海嘯,即便是週末仍只坐七、八成滿,聲勢有點不如銅鑼灣時代,但半年之後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到了現在更是高朋滿座,今晚貓哥忙到九點鐘才有時間時間坐下來與我們把酒言歡是最好證明。以前來三希樓都以打邊爐為主,這次大夥決定要多吃一些其他食家推薦的菜色,少點一些火鍋料。但是該點的拿手好菜還是一樣都不能少的。一進入包廂,眾人坐下來立刻拿起筷子對著放在桌上的開胃小菜進攻,辣味充分沁入的海帶絲凉凉脆脆、十分開胃,相熟的女侍應見我們狼吞虎嚥立刻再端來另外一盤。愛吃辣卻會流的滿頭大汗的友人一邊啃著"野山
更多
快三年前的冬天來到香港,過沒幾天朋友就邀約一起到銅鑼灣的滿江紅吃麻辣火鍋,也因此認識了貓哥,愛上了貓哥手中變出來的佳餚。

貓哥得知我來自台灣後,對我娩娩述說年輕在台灣學藝的故事,最難忘的就是可以來一杯香醇而溫熱的台灣花雕。「太好喝了,大陸跟香港的花雕都比不上,」貓哥說。

從那次之後,一有機會回台灣我就會帶上幾瓶的花雕,等待秋風吹起、約齊一桌子人,到三希樓與貓哥把酒言歡。

當然最主要是大快朵頤貓哥的眾多拿手好菜!

藉著替11月壽星慶生,一行八人來到去年搬遷到半山科達中心的三希樓。剛搬來時貓哥是有點擔心生意不佳,由於金融海嘯,即便是週末仍只坐七、八成滿,聲勢有點不如銅鑼灣時代,但半年之後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到了現在更是高朋滿座,今晚貓哥忙到九點鐘才有時間時間坐下來與我們把酒言歡是最好證明。

以前來三希樓都以打邊爐為主,這次大夥決定要多吃一些其他食家推薦的菜色,少點一些火鍋料。但是該點的拿手好菜還是一樣都不能少的。

一進入包廂,眾人坐下來立刻拿起筷子對著放在桌上的開胃小菜進攻,辣味充分沁入的海帶絲凉凉脆脆、十分開胃,相熟的女侍應見我們狼吞虎嚥立刻再端來另外一盤。

愛吃辣卻會流的滿頭大汗的友人一邊啃著"野山椒泡鳳爪",一邊跟女侍應要更多衛生紙擦汗,不一會功夫他的頭上結滿了粒粒汗珠,女侍應也立刻送上手巾讓他擦汗。

三希樓的特色就像是"野山椒泡鳳爪",每樣味道似乎都恰到好處,辣味、麻度、香味、口感、咬勁沒有一樣會過度被強調,但又融合的恰到好處。

食材的處理與擺盤也相當細心。好比蒜泥白肉,每一片豬肉大小、厚薄都接近,而且沒有筋;水煮桂花魚亦同,每一片魚肉的大小、厚薄相近,也不用擔心會吃到刺。

但可惜的是今天的"蒜泥白肉"味道差了不少,蒜味與辣味不夠,有點失去平衡。

"水煮桂花魚"依然美味,我十分喜歡將浮在最上層的辣椒一一撥開,宛如尋寶似的搜索著藏在辣椒下的桂花魚片與芽菜。

以前都是點"雞軟骨",這次則是改點了"辣子雞丁"。辣子雞丁醃的夠味,火候炒的恰當,雞丁即使帶著點脆骨,也能夠一口咬碎一起吞入肚,一同炒的還有腰果,也是十分入味且乾身有咬勁。

這次試的新菜還包括"窩筍絲"、"青椒皮蛋"、"口水雞"與"窩筍片"。

"窩筍絲"清清淡淡的,放在一群口味重的菜色裡實在沒什麼感覺,算是調劑吧!不吃皮蛋的我只能轉述友人對於"青椒皮蛋"的看法---「很糖心」。

至於"口水雞"實在就是太失望了。雞肉老且味道進不去,辣椒與花椒也調的不佳,十分走樣。有機會再與貓哥請教吧!

火鍋則先談談湯底。我覺得麻辣火鍋是否真的實在、好吃,除了不是一味的死辣以及要夠麻夠香之外,在加了兩次湯底之後就可以很明顯分別出來。

一般火鍋店在加了兩次湯底之後,麻辣火鍋的味道已經全部走樣,只剩下鹹味。三希樓的麻辣火鍋則可以一直保留著相近的味道,當然與剛上鍋時會有差別,但不會令人感覺煮到後來只剩下鹹味。

三希樓的火鍋料是相當新鮮。喜歡吃辣的一定要點蘿蔔丟進麻辣火鍋中,由於蘿蔔已經挑過沒有渣,煮熟後會變成帶點透明的深色,完全吸收麻辣火鍋的精隨。

今日點的還有蓮藕、豆腐、牛腱、雞子、鵝腸、海中蝦、豬下青,都相當新鮮,我強力推薦雞子與豬下青,非常新鮮。唯一要挑剔的就是蝦滑沒有蝦味也不彈口,極為普通。

吃到此時眾人已經接近九分飽,但是貓哥卻遲遲未現身,於是再加點了"川麻豆腦牛肉",並且叫了一籠目前為止我吃過最好吃的"流沙飽"

川麻豆腦牛肉是將辣汁、牛肉混進豆腐腦一起吃,由於豆腦十分滑潤,口感接近七分熟的蒸蛋,卻又沒有蒸蛋的腥味,十分特別。不吃牛肉的我則是將羊肉在麻辣火鍋涮熟混著豆腦一起入肚。

一撥開就香味四溢的流沙飽,則是分給了兩位沒有吃過的朋友享用,兩個人都吃的快將手指頭給舔進嘴裡。我還得不時在一旁耳提面命「趁熱吃,但是不要一次太大口,以免燙到整個嘴巴!」。

送上水果拼盤糯米滋雪糕時貓哥終於出現,沒想到貓哥也是11月的壽星,於是眾人又舉杯慶賀貓哥生日快樂!

上:四星"見面小菜"。中:五星"野山椒泡鳳爪"。下:三星"蒜泥白肉"。
1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五星的"水煮桂花魚"。來不及拍照就已經被撈走了兩碗,未能原汁原味重現擺上桌的情形。
1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五星的"辣子雞"。
10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左下:3星"窩筍絲"。左上:3.5星"青椒皮蛋"。右上:2星"口水雞"。右下:"窩筍片"。
7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中央:5星"鴛鴦火鍋湯底"。右上:無甚特別的"蝦滑"。其餘的火鍋料都很正、很新鮮。
1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星"川麻豆腦牛肉"。
1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左上:5星"流沙飽"。左下:"流沙飽"剝開圖。右下: 4 星"水果拼盤"。右上:3星"糯米滋雪糕"。
1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在台灣只有老人在喝的花雕。
7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09-11-06
人均消費
$240 (晚餐)
慶祝紀念
生日
推介美食
上:四星"見面小菜"。中:五星"野山椒泡鳳爪"。下:三星"蒜泥白肉"。
五星的"水煮桂花魚"。來不及拍照就已經被撈走了兩碗,未能原汁原味重現擺上桌的情形。
五星的"辣子雞"。
中央:5星"鴛鴦火鍋湯底"。右上:無甚特別的"蝦滑"。其餘的火鍋料都很正、很新鮮。
4星"川麻豆腦牛肉"。
左上:5星"流沙飽"。左下:"流沙飽"剝開圖。右下: 4 星"水果拼盤"。右上:3星"糯米滋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