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45
21
等級3
73
1
2016-04-21 525 瀏覽
自九重鮮於大坑的首間分店開業以來,我們一直都十分留意它的動向,身邊不少到訪過的朋友也對它讚不絕口。最近得知九重鮮的第二分店於紅磡黃埔正式開業,便決定取其頭彩,親自到來品嚐一番。與敝家一港之隔的黃埔花園,是我時常到訪的老地方。但九重鮮的位置,卻位處於靠近住宅入口的地鋪,不太容易找到。餐廳的大門寬敞而華麗,簡單地擺放著一個海鮮塔作裝飾,卻氣派十足。招牌在四周黑暗的環境中顯得特別明亮,如同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奪目。穿過昏黃的走廊來到餐廳的大門,與內在燈光明亮的環境形成強烈的對比。感覺彷如穿越了一個空間,再進入另一個世界一樣。到訪之時適逢是農曆新年後,餐廳也應節地貼上揮春和富有創意地以九層塔作為全盒,擺放各式各樣的糖果與客人一同分享。餐廳的內在設計極為簡潔,一眼便可看遍整間餐廳的環境。一張張長形的木桌擺放在大廳的位置,加上人頭湧湧的畫面,活像是一個大食堂。裡面的位置有比較舒適的廂位,但主要為四位的客人而設,與我們無緣。每位客人的餐桌上都早已擺放著齊全的餐具,除了必備的筷子、湯匙之外,還有夾食物用的夾子及丟棄海鮮外殼用的鐵桶等等。餐牌的外套以厚厚的木板製成,相當「足秤」。而雖然餐廳單純以海鮮塔作為
更多
自九重鮮於大坑的首間分店開業以來,我們一直都十分留意它的動向,身邊不少到訪過的朋友也對它讚不絕口。最近得知九重鮮的第二分店於紅磡黃埔正式開業,便決定取其頭彩,親自到來品嚐一番。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與敝家一港之隔的黃埔花園,是我時常到訪的老地方。但九重鮮的位置,卻位處於靠近住宅入口的地鋪,不太容易找到。

餐廳的大門寬敞而華麗,簡單地擺放著一個海鮮塔作裝飾,卻氣派十足。招牌在四周黑暗的環境中顯得特別明亮,如同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奪目。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穿過昏黃的走廊來到餐廳的大門,與內在燈光明亮的環境形成強烈的對比。感覺彷如穿越了一個空間,再進入另一個世界一樣。

到訪之時適逢是農曆新年後,餐廳也應節地貼上揮春和富有創意地以九層塔作為全盒,擺放各式各樣的糖果與客人一同分享。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廳的內在設計極為簡潔,一眼便可看遍整間餐廳的環境。一張張長形的木桌擺放在大廳的位置,加上人頭湧湧的畫面,活像是一個大食堂。

裡面的位置有比較舒適的廂位,但主要為四位的客人而設,與我們無緣。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每位客人的餐桌上都早已擺放著齊全的餐具,除了必備的筷子、湯匙之外,還有夾食物用的夾子及丟棄海鮮外殼用的鐵桶等等。
15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牌的外套以厚厚的木板製成,相當「足秤」。而雖然餐廳單純以海鮮塔作為主打,但仍為客人提供三款不同配料的海鮮塔和五款湯底的選擇。餐牌的內頁還有仔細的說明介紹海鮮塔的最佳食法,十分細心。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甫坐下的時候,店員為我們送上幾款不同的醬汁和前菜,恰好可以在海鮮塔送上之前,為我們止止癢。

當中少不了的,當然是傳統的韓式泡菜。泡菜的甜辣度適中,而且多汁爽口,感覺新鮮,不一會兒便被我徹底消滅了!旁邊的黑豆較為少見,嚐下去味道清新而外皮微硬,頗有咬口的。
濟洲橙汁
$70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廳提供以韓式為主的飲品,包括啤酒、清酒及各款汽水等等。當中的濟洲橙汁看似大有來頭,便點了來試。味道雖然頗為鮮甜,但沒有太特別,以每1.5升$70元計算,較其他無酒精飲品便宜一點。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人蔘雞湯與海鮮的鮮味感覺最為匹配,便選了它做湯底。看著店員為我們準備的時候,多少有點一頭冒水,但同時又十分期待和興奮!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首爾塔以五層塔送上,而蒸塔上插著一把溫度計。據店員所指,等溫度攀升到85度左右便可以向他們示意,揭開塔蓋以展開這趟海鮮美食之旅!

其實根據餐牌所指,每層的最佳食用時間應為五分鐘左右,以確保每款海鮮的味道和口感。但反叛的我們邊拍邊吃邊聊,往往都沒有依時進食,幸好似乎對海鮮的鮮味和質感沒有多大的影響!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一層:蟶子、象拔蚌】
打頭陣的蟶子和象拔蚌,兩款均極之鮮甜多汁,而蟶子更是尤其大件滋味。蒸的時間控制得剛剛好,所以蟶子的肉質嫩滑,而象拔蚌則十分爽口。

旁邊的蔬菜配料,即使只是以簡單的清蒸方法烹調,也相當清甜!配搭蟶子和象拔蚌一起吃,別有一番滋味。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二層:元貝、海蝦】
揭到第二層的一刻驚喜萬分,雙眼完全聚焦到元貝身上!兩隻元貝的膏十分飽滿,而且肉質鮮嫩,感覺甚至比平日所吃到的刺身更為新鮮。

中式的蒸元貝常以蒜蓉調味,雖然惹味,但易於把元貝本身的鮮味蓋過。相反,這海鮮塔的元貝完全以清蒸的方法煮成,突顯出其原汁原味!

雖然海蝦並不大隻,但質素也相當出色,肉質甘甜彈牙之餘,一般最麻煩的步驟-拆蝦肉在這裡也顯得份外容易。蝦肉十分離殼,除了蒸煮的時間恰到好處,相信亦因為本來就很新鮮!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三層:北寄貝、大花蛤、花尾龍躉】
第一次嚐到以熟食的形式吃的北寄貝,口感較刺身的嫩腍,但鮮味依然。大花蛤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味道絕不比其他海鮮失色,而其肉質更是各款貝類海鮮中最為幼嫩的!

曾經嚐過沙巴的龍躉肉,雖然味道鮮甜,但印象中肉質比較硬和韌。看到這花尾龍躉,難免有同一種想法。然而,花尾龍躉雖然也有著較厚和膠質較豐富的外皮,但肉質比起我們之前所吃到的嫩滑得多,與一般鮮魚無異,甚為驚喜!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四層:沙巴肉蟹、大蚌】
提到沙巴,所著名的當然不止龍躉,同時也十分盛產肉蟹。這款蟹的蟹肉不多,而肉質也不算十分鮮甜。吃過以醬炒形式煮的肉蟹,便頓時感覺清蒸的做法較為失色,未能完全帶出其鮮味,算是不過不失吧。幸好這一層還有味道鮮甜而口感豐富的大蚌支撐一下場面!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五層:鮑魚、海螺、日本南瓜、日本蕃薯】
本以為這種連殼的鮑魚口感會比較韌,但嚐到第一口之後,便知道這樣的想法錯了。鮑魚的肉質頗為結實,咀嚼的時候亦有一定的口感,卻又十分容易咬開,不會像橡膠一樣堅韌。

海螺的味道甘甜而且肉質彈牙,雖然每隻都是小小的,螺肉不多,但足以過足口癮。

值得留意的還有相當鮮甜的日本南瓜和蕃薯!經過好一段時間的蒸煮後,南瓜和蕃薯的口感變得軟腍腍的,幾乎入口即溶,絕對甜在心頭!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正所謂好戲在後頭,在蒸塔最下面的一層,還有以人蔘雞湯配海鮮精華蒸煮出來的粥底,味道好像真的加入了海鮮作配料烹調一樣,鮮甜無比!

人蔘藏在雞肉包裹著的糯米內,是以湯底沒有太突出的人蔘味道,反而吃到糯米團的時候,會嚐到更為濃郁的人蔘味。湯底之中亦有著不少韓式年糕,口感煙煙韌韌的,同時又帶點湯的鮮味,十分可口。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享用海鮮塔的過程,不只是一頓晚餐,更是一趟旅程、一個故事。從步進餐廳的一刻開始,餐廳就已經為客人安排好接下來的「節目」。隨著蒸塔層層牽起,我們被引領到新的滋味領域。

新鮮的食材,尤其是海鮮,只有越簡單的烹調方法,才越能突顯出其鮮味。而海鮮與蒸塔的關係,便正是如魚得水。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45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