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4-04-23
160 瀏覽
本年度的日本project開波,九州果邊又飛左兩個日本仔來講價,第一日食午飯,當然不容有失,就與他們來了這裡食上海菜。呢度樓底唔高,但裝修都唔錯,幾企理,就算請客食飯都唔會得失禮。菜色以上海菜為主,水準比小南國高幾班,同時下的一眾新派上海菜更是無得比,個人覺得比留園還稍勝一籌。可能係星期四的關係,呢度都只坐得七成滿。五個人,叫了四個冷盤,分別是醉雞、乾煸馬蘭頭、肴肉同烤夫;三熱盤要了紅燒元蹄、清炒蝦仁、拆骨魚頭同砂鍋津白,菜色方面有豬有雞有魚又有素,應該幾穩陣。原本請客應叫翅,但其中一個日本仔是環保人士,所以慳番,希望佢返日本都一樣不吃鯨魚肉;另外當然少不了鍋貼及小籠包;甜品是酒釀丸子及八寶飯。冷盤仍好有水準,醉雞用的是花雕酒,很是入味,酒味濃郁;呢排係馬蘭頭當做,當然不能錯過,是必點的菜色。加入麻油,亦有其獨特的香味,兩個日本仔食到猛話正,不讓其漬物專美;肴肉同烤夫都不俗,尤其是烤夫,呢度做得帶甜又濃味,好正宗。冷盤出色熱盤亦毫不遜色,都說過日本人怕啃骨,所以折骨的魚頭最適合,加上呢度會分埋一碗碗上,可以食得好企理。材料豐富,除魚頭外亦有花膠、筍、金華火腿等,味道非常正,是必吃的菜色
可能係星期四的關係,呢度都只坐得七成滿。五個人,叫了四個冷盤,分別是醉雞、乾煸馬蘭頭、肴肉同烤夫;三熱盤要了紅燒元蹄、清炒蝦仁、拆骨魚頭同砂鍋津白,菜色方面有豬有雞有魚又有素,應該幾穩陣。原本請客應叫翅,但其中一個日本仔是環保人士,所以慳番,希望佢返日本都一樣不吃鯨魚肉;另外當然少不了鍋貼及小籠包;甜品是酒釀丸子及八寶飯。
冷盤仍好有水準,醉雞用的是花雕酒,很是入味,酒味濃郁;呢排係馬蘭頭當做,當然不能錯過,是必點的菜色。加入麻油,亦有其獨特的香味,兩個日本仔食到猛話正,不讓其漬物專美;肴肉同烤夫都不俗,尤其是烤夫,呢度做得帶甜又濃味,好正宗。
冷盤出色熱盤亦毫不遜色,都說過日本人怕啃骨,所以折骨的魚頭最適合,加上呢度會分埋一碗碗上,可以食得好企理。材料豐富,除魚頭外亦有花膠、筍、金華火腿等,味道非常正,是必吃的菜色之一。份量亦大,一人可以吃兩碗,是日本仔至滿意的一道菜;紅燒元蹄是另外一味不能錯過的菜色,呢度的元蹄不跟風,依舊肥美,做得很正宗。坦白講,個人認為不吃肥肉的話,就不如唔好叫元蹄。甜醬油炆得好入味,大家先吃肥的,廋肉已沒有多大興趣去吃,伴碟的菠菜吸了甜醬油及豬油的味道,都好正!我冒著飽到上心口的危險叫了個陽春麵來撈元蹄吃,其實除了豬油撈飯外,甜醬油加豬油撈麵都係極品;因顧慮到要佢地食飯時拆蟹可能會比較不便,所以忍痛放棄了年糕炒蟹而叫了清炒河蝦仁,可惜。蝦仁得個爽口,個人是比較欣賞海蝦或蟹的鮮味;砂鍋津白湯底鮮甜,亦很足料同夠份量,除津白外亦有金華火腿、蝦、海參等才料,侍應分碗上,碗碗都咁多料,又係一人兩碗都吃不完。
基本上吃完冷熱盤大家已不用吃小籠包及鍋貼都夠飽,所以只有打包。這裡的小籠包及鍋貼可以斷隻叫,亦不如坊間的新派上海菜般跨張的多肉汁,不過亦皮薄肉鮮味,幾正宗又有水準的。
八寶飯是我在這裡必叫的甜品,做得香口又不過甜,好掂;酒釀丸子亦清香,唔錯。
因是午餐所以沒有叫洋酒,只叫了三支啤酒。埋單一千三百幾,請客的話唔算貴,但食物有水準,食到客人好滿意,所以覺得物有所值。上次佢地來港帶過去老上海食蟹粉撈麵,今次就蘇浙食元蹄,至少不負香港美食天堂的大名。
一直都認為如果要選最好的上海菜,呢度必定係全港最好的幾間之一,其餘幾間係留園、前身是老正興的老上海同北角雪園。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