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跟我一樣,不嗜西餐,許是覺得在太「高級」的環境用膳,非得注意這注意那,否則便是「失儀」,怪累人的
一如所料,西餐首名「出局」。
而結論,無需贅言,正閱讀本文的你,直接看下去吧──

弟弟挑了和宴── 一家水準與伊呂波伯仲之間的日式燒肉店。訂座時接線生再三強調逾時的話店方只保留桌子十分鐘。「溫馨」提示本無不妥,奈何語氣不甚「溫馨」 :(,隔著電話我也感受到對方氣燄撲面而來……結果,母女仨真的遲到 (因為「路癡」我錯走了另一個入口

1

1
預算充裕,我們毫不猶豫地「包辦」了餐牌上三款和牛拼盤,再來便是我深愛的牛舌和羊架 
我們先嘗澳洲和牛拼盤 (不清楚等級,忘了問,抱歉
個人認為最美味的是壺漬──以燒汁之類醃製原條牛排肉,烤至半熟剪件,再續烤至八分左右夾起:肉味與肉感俱不俗,點點甜醬油般的焦香,佐白飯吃最佳 :)。牛肩胛肉和牛排肉不過不失,質感腍軟,後者油花較深,吃起來更甘香。牛胸外膜色澤深紅,脂肪最少,肉瘦但耐嚼,以非牛排位置來說,及格。一口和牛則未如理想,其中兩件──肉與脂肪竟如五花腩般「斷層」
至於白飯,約一碗半份量,盛惠三十大洋,稍貴。沒錯是日本米,「飯桶」認為這兒煮得不及伊呂波好。

接著是同價不同量的 A4 日本和牛拼盤。黑色的大圓盤子上美麗的「肉體」橫陳──上等雪花牛排肉 (Prime Toro Karubi)、上等牛排肉 (Prime Karubi)、上等肉眼 (Prime Rib Eye)、牛肩胛肉 (Chuck Roll) 與牛排肉 (Karubi)。每款三至四件,配菜則比上述的多了南瓜、青椒和洋蔥。肉色鮮妍絳紅,迎著燈光表面彷彿凝著薄薄一層油澤 (醬汁?我們選擇汁燒),漂亮的大理石紋分佈如網,誘人極了!

建議先烤油脂最少的牛肩胛肉。質感雖不及其他部位軟綿,跟牛胸外膜一樣,富嚼勁兒,肉味也較剛才澳牛的深濃,相當不錯 :)。緊接是牛排肉和上等牛排肉,纖穠合度,肉香甘甜。最精彩的自是上等雪花牛排肉和上等肉眼:雪花肌理細緻一如身後葉子脈絡,油脂夠豐碩,鬆軟質感更是整盤之最;肉眼則以油花取勝,烤得肉汁充盈,美味不已
各式蔬菜都是經過挑選的好貨色,清爽可口,有助緩解肉膩。:)

不是「牛魔王」,但數年前開始,因大人工作關係,家裡只用安格斯去骨牛小排做牛肉菜式 (註:它屬於 Short Rib,非常好用,原塊煎、切片炒、剁碎做肉丸子漢堡等均可),評分大抵「嚴格」些 (自以為是

肉三款,分別是西冷 (Sirloin)、肉眼 (Rib Eye) 和里脊 (Tenderloin),各三件。里脊 (即牛柳) 肉質最嫩,肉眼肉香最盛,西冷肉味最濃,三者各擅勝場。烤炙上等牛肉的話,鹽燒是不二之選。惟有淡淡鹽味方突出肉鮮,汁燒或味噌燒恐蓋過一切 (差點忘了提醒大家,若你沒交代店員,此店的牛肉拼盤一律預設為汁燒)。次序就依個人口味,沒有規定。:)
產地牛真箇與眾不同!牛肉一觸網子,眼看著不一刻便告油光泛濫,耳聽著嗞嗞聲響,鼻嗅著腴脂溶化時散發崧子般幽香,實是三重享受

下單時店員問會否考慮和牛牛舌,說比普通的好吃一倍 (也貴許多

羊架一客兩件,肉面蘸滿迷迭香粉。因為厚身,宜放在爐邊弱火處慢烤。烤多久我沒算,全程由大人「代勞」,該超過十分鐘。大人烤至八分熟左右便剪小件分予我們:入口嫩滑有汁,稍嫌香草味兒淡了些,但羊味頗濃,較西餐煎焗的更香

1
有別於一般韓菜店子的薄煎餅,表面微脆,軟而不糯……很難用文字確切形容,因口感是嶄新的 :)。弟弟邊吃邊讚,我亦喜它不油膩,差不多是姊弟二人「對分」 
本點了海鮮蔬菜口味,可店家說單據沒錯,不好退,遂將就吃了。店員耐心等我拍了照才動手拌飯。足夠四至五人享用,材料有雞蛋、牛肉、泡菜、豆芽、黑木耳絲、海苔絲等,賣相豐富吸引 :)。飯拌好了,熱氣騰騰,飯雖粒粒分明但入口頗鬆散,不似咱們中式煲仔飯,外乾爽內軟糯 (好矛盾!但煮得好的飯感正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