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9-11
25 瀏覽
是日下午意外收到友人的友人的開飯邀請,甚感意外之餘也要絞盡腦汁選擇開飯地點,首選尖沙咀,又近學校又近屋企,行幾步就到,另外食肆也算密度幾高,想食乜都有;腦袋瓜里轉一轉,在最近想食概日式拉麵、印度咖喱、上海菜之中,選擇第一個,那晚就食拉麵~\(≧▽≦)/~啦啦啦早前聽聞金鐘Lab 新增添 Ippudo 新店,睇來這家以博多拉麵為賣點的日式拉麵店在香港不但站住腳跟也有向連鎖店的方向發展的意思呢;日式我也並非沖著招牌博多拉麵而來,主攻目標是夏日限定的冷麵,雖然天氣悶熱到不行,但也已入到9月份,踩著夏日的尾巴,怎麼也不能錯過夏日限定款!售價$88 的冷麵比起招牌白丸以及紅丸要來的稍稍貴些,也算是“對得起”限定二字;盛于寬口淺碗中,賣相樸素中卻不失豐富,好似一塊五彩拼圖一般,面層五彩“配料圈”圍著一顆嬌豔流心蛋,五彩配料圈由紅色的鮮番茄粒、白色的生洋蔥粒、亮黃色的蛋黃醬拌“白切”半肥瘦豚肉片、黑色的紫菜絲、墨綠色的蔥花圈、米色的炸肉末碎、青綠色的椰菜絲,零零總總加埋一起有9種之多,你話豐富唔豐富!下層的冷麵完全系睇無道,覆蓋得密密實實,醬汁則更是無影無蹤,無明情況的一定會誤解為系一道“不明真相”
早前聽聞金鐘Lab 新增添 Ippudo 新店,睇來這家以博多拉麵為賣點的日式拉麵店在香港不但站住腳跟也有向連鎖店的方向發展的意思呢;日式我也並非沖著招牌博多拉麵而來,主攻目標是夏日限定的冷麵,雖然天氣悶熱到不行,但也已入到9月份,踩著夏日的尾巴,怎麼也不能錯過夏日限定款!
友人則選了中規中矩的白丸元味;博多拉麵是一風堂的主打,究其源頭,則是來自日本的三大拉麵之一,日式拉麵分類紛雜,而博多拉麵則是比較出名的也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一種,其發源地以及出名地則是日本的福岡,湯底以豚骨味的豬骨湯為主,這種起源於九州的湯底多顯奶白色,用豬骨長期熬燉而成;而博多拉麵中的麵條也多以細面(幼面)常見。
視覺上,友人的【白丸元味】(相比于紅丸,辣度低些)白色湯底飄著一圈圈的油花,燈光下泛著晶瑩光暈;整齊條理的一團白色幼麵浸在湯汁中,僅僅露出中間部份的面層,粗細一致;點點蔥花圈則置於最上層作為點綴,整碗拉麵看上去就猶如其名一般,夠簡單。
店家則是提供醋以及辣油供客人自行調製,淋上些醋以及辣油之後再試,醒胃的醋酸好似滲入到麵皮之間的空隙中一般,咬一口脆脆硬硬的餃底,那份酸酸地又有些甜甜的醋味立刻讓味蕾細胞活躍起來,辣油看上去油分頗大,但切實混合醋后已經被中和不少,只剩下一股後來的勁辣,不同於中國的辣,來的那麼赤裸裸帶著辛辣的刺激,這份辣則是後來的,辣的緩而慢且不帶油膩感,同樣可以刺激味蕾,浮于在醋味之上,使得餃子的豬肉餡變得不那麼肉味十足。
圓滾滾的麵條介於烏冬以及幼麵之間,不似烏冬般中芯實外圈軟潤那般,麵條是合為一體的完全也不會糊糊地,面身乾脆俐落較為爽滑,有著拉麵的彈性與勁道,但也有雞蛋面的柔軟度;幾片腩肉有點似鎮江削肉肥瘦相間,別看有兩排厚厚的白色肥膘,白切的處理方法去掉了大量的油膩,肉身掛滿醬汁吃起來同樣鮮甜,肥膘層有些輕微的膠質感,精肉部份也頗松嫩;配料中自己則偏好生洋蔥里,新鮮洋蔥吃起來粒粒多汁且那份清甜讓人歡喜,一點不覺洋蔥的辛辣之味,相反番茄粒則有些失色,食起來淡淡無味,另外炸過的脆脆肉乾也很特別,好似食緊燒烤味的零食一般,有著膨化食品類的鬆脆口感,但又幾惹味,在整碗冷麵中味道與醬油汁不分上下。
一風堂的網評可算是褒貶不一,但能夠發展成連鎖形式的日式拉麵也算幾不易;餐廳的裝修有著日式的簡潔與傳統,突出拉麵主題(一整面拉麵瓷碗裝飾墻),同時也不失現代潮流的時尚感;服務也不錯,間中服務員時常為顧客加水添茶,無需提醒,單單這份細心在當今眾多連鎖餐廳中已是越來越難維持的了;這次只是淺嘗了限定冷麵而已,下次應該還會繼續光顧其他分店,終究也要試一下博多拉麵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