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11-01
1723 瀏覽
從來都是一小碗炸醬麵,一小碗淨水餃。長文,慎入。好吃之徒,不妨一讀。最後一次幫襯原址舊舖,是在廣州交流一天回來,七月天,汗流浹背在飯堂排隊取飯。飯菜附上一半雞頭,雞冠輪廓分明,極有風味⋯⋯回來本應極速回家梳洗,但記起當日是好旺角最後一天營業,之後便搬遷,身水身汗從旺角火車站跑下來,也得重遊一趟舊地。集體回憶:夜蒲太子旺角油麻地一帶的人,都可能認識它。好旺角,旺角中心隔離街巴士站側一間較舊的粥麵店。這間大多是在太子飲完東西,行往旺角Neway唱K的中途加油站。有得揀,我一定坐樓梯底卡位(知道的人一定懂)。炸醬用一隻小小豉油碟裝著,斜放在剛淥起的麵上。麵質爽口,炸醬不是港式的橙紅色的酸辣,也不是韓式的鹹辣。反而有點京菜的濃甜,後勁頗辣,吃畢,額角總有點冒汗。肉絲剁得幼細分明,好刀功。附上的一小碗清湯,湯底充滿大地魚的香氣,我猜是由大地魚、蝦米/殼、羅漢果等等熬成,但入口甘鮮,撒上小撮韮黃,美味。撈麵有分碗或碟,粗或幼。粗麵賣相較佳,但識食一定食幼麵,每條麵沾滿醬料,滋味。吃這個時要花一點功夫,加點湯濕潤麵條,才不會撈得麵肉分離。從前吃得浪費,只吃沾了醬料的麵便算,肉絲是不吃的。但今時今日當
長文,慎入。好吃之徒,不妨一讀。
最後一次幫襯原址舊舖,是在廣州交流一天回來,七月天,汗流浹背在飯堂排隊取飯。飯菜附上一半雞頭,雞冠輪廓分明,極有風味⋯⋯回來本應極速回家梳洗,但記起當日是好旺角最後一天營業,之後便搬遷,身水身汗從旺角火車站跑下來,也得重遊一趟舊地。
集體回憶:夜蒲太子旺角油麻地一帶的人,都可能認識它。好旺角,旺角中心隔離街巴士站側一間較舊的粥麵店。這間大多是在太子飲完東西,行往旺角Neway唱K的中途加油站。有得揀,我一定坐樓梯底卡位(知道的人一定懂)。
炸醬用一隻小小豉油碟裝著,斜放在剛淥起的麵上。麵質爽口,炸醬不是港式的橙紅色的酸辣,也不是韓式的鹹辣。反而有點京菜的濃甜,後勁頗辣,吃畢,額角總有點冒汗。肉絲剁得幼細分明,好刀功。附上的一小碗清湯,湯底充滿大地魚的香氣,我猜是由大地魚、蝦米/殼、羅漢果等等熬成,但入口甘鮮,撒上小撮韮黃,美味。
撈麵有分碗或碟,粗或幼。粗麵賣相較佳,但識食一定食幼麵,每條麵沾滿醬料,滋味。
吃這個時要花一點功夫,加點湯濕潤麵條,才不會撈得麵肉分離。
從前吃得浪費,只吃沾了醬料的麵便算,肉絲是不吃的。但今時今日當然要惜福,買回家的話,肉絲吃剩小半碗,還可以拌飯或米粉呢。
在等外賣的當兒,當然不忘一定要叫一碟油菜堂食。這店是比較老式的雲吞麵店,如麥文,油菜翠綠,是揀手靚菜。𧐢油是另外加錢的,實際上根本不用加,因為動物油脂帶出的豐腴芳香已經足夠。
水餃雲吞是傳統港式小小的一碗,散尾雲吞,飽滿水餃。粥亦煲得綿綿的,最愛的是皮蛋蠔豉粥,不是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
疫情期間,是夜店內全無顧客,只餘阿叔吹水。我也是大着膽子自𢹂外賣盒來,請阿叔寫一碗炸醬撈粗,一碟炸醬撈幼,水壺放湯。阿叔交給我時尚細心告知把壺裝滿了。以前應該是睬我都傻,但自從搬來洗衣街後,生意已大不如前。阿叔侃侃而談往事:「嗰時人多起來六人坐一枱,吃完便走。沒有外賣盒,買走是一碗拿走的。一晚不知做多少轉生意⋯⋯」最喜歡聽老街坊說故事,聽着聽着,真的不捨得走。可惜已晚上十一時多,不得不走。
時代更替,老店老味道,從來最容易湮滅於時光中。
PS: 最不明白的,是今日的人往往會盛讚某麵店的麵沒有鹼水味,從來雲吞麵店的生麵就該去鹼,正常工序。吊詭的是,今日的雲吞麵舖,麵有鹼水味竟是常態。
4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