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2-15
51 瀏覽
記十二月中旬素之晚飯由十一月起已是飯局連連,十二月更是「好戲在後頭」,也要吃點素菜讓胃納稍休。記得朋友提過這裡手工料理精緻非打重欠老派齋菜,就趁有點空檔來試試。花了點心機佈置素菜館子,竹間與小巧銅製暮鼓晨鐘,坐到埋邊的「書房」,盤膝而坐很舒適。周日晚七時門外站著輪候客人,氣氛喧鬧,不少是火鍋客,亦不乏吃小菜家庭客。想了想,分別要了麒麟豆腐及荷塘吐艷,慢工出細貨,等的期間試了兩口爽甜的漬天山雪漣果子,果子清甜帶著微微果香,很有特式小吃,坊間少見。麒麟豆腐淋以菇汁琉璃欠,細切甘筍片及魔芋替代鹹香火腿,豆腐滑溜帶著恰到好處的天然豆香,魔芋片蘸上濃汁,味道不會單調,厚欠巧妙地起了保溫作用。荷塘吐艷貌似湘菜名物,貌似盛放的蓮蓬,以清甜冬瓜代替豬腩肉,餡源用去芯炆腍蓮子,墊以本菇及香菇,上檯時騰著熱騰騰蒸氣,冬瓜及鮮菇煮出甜美清鮮的欠汁,軟腍清甜冬瓜包著煮至鬆化的蓮子,精緻亦清新,只嫌本菇略酸,是惟一美中不足。後來的湯王要了老火湯,用上眉豆、乾菇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菜來煲,帶著濃濃的眉豆甜味,很特別。單味來了兩件(木春)菜餅,環形的家常餅,皮酥略油,帶著(木春)菜的獨特香味,簡單又可口,很輕易拆掉,師
由十一月起已是飯局連連,十二月更是「好戲在後頭」,也要吃點素菜讓胃納稍休。
記得朋友提過這裡手工料理精緻非打重欠老派齋菜,就趁有點空檔來試試。花了點心機佈置素菜館子,竹間與小巧銅製暮鼓晨鐘,坐到埋邊的「書房」,盤膝而坐很舒適。
周日晚七時門外站著輪候客人,氣氛喧鬧,不少是火鍋客,亦不乏吃小菜家庭客。想了想,分別要了麒麟豆腐及荷塘吐艷,慢工出細貨,等的期間試了兩口爽甜的漬天山雪漣果子,果子清甜帶著微微果香,很有特式小吃,坊間少見。
麒麟豆腐淋以菇汁琉璃欠,細切甘筍片及魔芋替代鹹香火腿,豆腐滑溜帶著恰到好處的天然豆香,魔芋片蘸上濃汁,味道不會單調,厚欠巧妙地起了保溫作用。
荷塘吐艷貌似湘菜名物,貌似盛放的蓮蓬,以清甜冬瓜代替豬腩肉,餡源用去芯炆腍蓮子,墊以本菇及香菇,上檯時騰著熱騰騰蒸氣,冬瓜及鮮菇煮出甜美清鮮的欠汁,軟腍清甜冬瓜包著煮至鬆化的蓮子,精緻亦清新,只嫌本菇略酸,是惟一美中不足。
後來的湯王要了老火湯,用上眉豆、乾菇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菜來煲,帶著濃濃的眉豆甜味,很特別。
單味來了兩件(木春)菜餅,環形的家常餅,皮酥略油,帶著(木春)菜的獨特香味,簡單又可口,很輕易拆掉,師傅應該是上海人。
埋單約二百五,不平宜,但吃一頓細緻又不濃膩的手功素菜,這個價錢是交足貨有餘了,二人來的話有一百九十八元十三、四道的特式套餐,會再來試試的。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