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01-20
632 瀏覽
古有三顧茅廬,今有三顧彩aya;然而換來的只是一個冒牌的臥龍,實在憤慨難掩。點了原味沾麵。不一會師傅遞上麵來,雙手接過,碟是熱的,心知不妙;夾著白麵入口果然溫熱,失望。細嚼下彈性一般,爽口度缺,少量麥香夾雜著鹼水的味道慢慢滲出。沾汁看之,掛湯能力僅屬一般。喝一口沾汁,溫度不高,豬骨味突出卻太稀,勉強作沾麵沒有好結果,作拉麵倒是剛好。香油份量恰好不膩,與豬骨湯頭相配,味道跟出前一丁九洲豬骨濃湯麵差不多。配料方面,叉燒以肥梅頭入饌,無調味,豬味一般。醬蛋入味程度中上,流心度有待改善。筍腍而無渣,卻有筍臭,下品。沾汁上放了少許白蔥及柚子絲,柚子絲味道清新,為沾汁生色不少。敗筆在於那白蔥:沾汁本身不濃稠,令京蔥的辣味顯得突出,破壞了那溫順的湯底,應刪。吃畢,請店員幫忙加入湯割,卻只加了一匙份量;不意外,那沾汁本就不濃,顯出店方對港人口味瞭如指掌。呷一口,湯割僅為清水,沒有特別,捨之。總括而言,麵不冷,湯不熱,料不精;也不用說有沒有提供冰水。沾麵三本柱均未能做好,還談何沾麵?筆者明白淡湯熱麵是為了迎合香港人口味才會出現,然而真正出色的店鋪是不需要改變本身的理念來討好別人。吃沾麵是為了感受日本的文
點了原味沾麵。不一會師傅遞上麵來,雙手接過,碟是熱的,心知不妙;夾著白麵入口果然溫熱,失望。細嚼下彈性一般,爽口度缺,少量麥香夾雜著鹼水的味道慢慢滲出。沾汁看之,掛湯能力僅屬一般。
喝一口沾汁,溫度不高,豬骨味突出卻太稀,勉強作沾麵沒有好結果,作拉麵倒是剛好。香油份量恰好不膩,與豬骨湯頭相配,味道跟出前一丁九洲豬骨濃湯麵差不多。
配料方面,叉燒以肥梅頭入饌,無調味,豬味一般。醬蛋入味程度中上,流心度有待改善。筍腍而無渣,卻有筍臭,下品。沾汁上放了少許白蔥及柚子絲,柚子絲味道清新,為沾汁生色不少。敗筆在於那白蔥:沾汁本身不濃稠,令京蔥的辣味顯得突出,破壞了那溫順的湯底,應刪。
吃畢,請店員幫忙加入湯割,卻只加了一匙份量;不意外,那沾汁本就不濃,顯出店方對港人口味瞭如指掌。呷一口,湯割僅為清水,沒有特別,捨之。
總括而言,麵不冷,湯不熱,料不精;也不用說有沒有提供冰水。沾麵三本柱均未能做好,還談何沾麵?筆者明白淡湯熱麵是為了迎合香港人口味才會出現,然而真正出色的店鋪是不需要改變本身的理念來討好別人。吃沾麵是為了感受日本的文化,體驗他們的習慣;吃一碗香港風格的沾麵就如吃西餐喝綠茶,風馬牛不相及,不吃也罷。
冒牌臥龍,難怪未能治天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