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10-31
821 瀏覽
不太起眼的火鍋店,簡單的裝修,放了火鍋爐具的餐桌排得密麻麻,燈光不暗,但感覺沉沉的,有大排檔的粗豪、殘舊。星期五晚上6時半,人煙稀少,沒有大排檔的熱鬧氣氛。經過門口,令人停下腳步的,是名字-"前家樂"。好一句"唔怕生壞命 最怕改錯名"。前家樂,正是改對名的好例子。入內看真一點,其實地方乾淨,亂中有序。店員說full booking,沒有位子。環視四周,不大可能吧⋯⋯ 看我一臉失望,店員苦惱了一會,騰空一張桌子,8時前還枱。看一看錶,6時45分。這裡有烤魚火鍋、雞煲火鍋和火鍋。各大類裡還有眾多選擇。烤魚可選龍躉,桂花魚和鯇魚,然後湯底有蕃茄薯仔,雲南酸菜,四川麻辣和香辣蝦膏,還有湯底的辣度。雞煲有店員推介的麻辣雞煲、每天只供應兩隻的麻辣鮮雞煲、新出的芝士雞煲、加了蟹、蜆和魚骨的香辣雞蟹煲、醉雞煲和有雞有田雞的雙雞煲。想簡單一點,吃個普通的火鍋,則有四川麻辣湯、鮮茄薯仔湯和芫茜皮蛋湯。選好火鍋,便選配料。一整頁的配料,只恨眼寬肚窄。飲品都是入貨的,價錢尚可接受。麻辣雞煲(半隻)其實⋯⋯ 這是小女子第一次吃雞煲。一想到厚厚的雞油,又濃又重的味,對雞煲敬而遠之。凡事總有第一次。這個第一次,更令
入內看真一點,其實地方乾淨,亂中有序。店員說full booking,沒有位子。環視四周,不大可能吧⋯⋯ 看我一臉失望,店員苦惱了一會,騰空一張桌子,8時前還枱。看一看錶,6時45分。
烤魚可選龍躉,桂花魚和鯇魚,然後湯底有蕃茄薯仔,雲南酸菜,四川麻辣和香辣蝦膏,還有湯底的辣度。
雞煲有店員推介的麻辣雞煲、每天只供應兩隻的麻辣鮮雞煲、新出的芝士雞煲、加了蟹、蜆和魚骨的香辣雞蟹煲、醉雞煲和有雞有田雞的雙雞煲。
想簡單一點,吃個普通的火鍋,則有四川麻辣湯、鮮茄薯仔湯和芫茜皮蛋湯。
其實⋯⋯ 這是小女子第一次吃雞煲。一想到厚厚的雞油,又濃又重的味,對雞煲敬而遠之。凡事總有第一次。這個第一次,更令我對雞煲改觀。
雞煲一邊煮,一邊傳出誘人的麻辣香,輕輕地刺激著鼻腔。單是氣味,足以令人垂涎欲滴。
雞肉鮮嫩,十分入味。唇邊和舌頭感到輕微的麻,加上少辣,刺激得想一吃再吃。一直以為雞煲又濃又油,原來可以做到濃味而不過重,油而不膩的效果。夾到一顆花椒粒,輕輕一咬,舌頭感到一陣麻,那感覺叫人又愛又恨。洋蔥炆腍,吃下去清甜帶辣,滋味無窮。
烤海鯇魚鍋(小邊)-雲南酸菜湯底
貪心的我,又怎會放過烤魚鍋。烤盤上放了大大的烤鯇魚,還有大量配料,店員注入湯底,然後待它慢慢煲滾。
明明吃鯇魚鍋,我卻畫了鯇魚腩⋯⋯ 幸好,用雞煲煮,魚肉吸入辣味,而且很爽,算是另一番風味。
沒有留意原來三式餃子裡有鳳城水餃。要是店員能細心提醍,就不會重複了。
沒有被怪責點了重複的食物,只因水餃實在好吃。煮熟後,皮變得通透,可以清楚見到包得滿滿的餡料,尤其是深色的雲耳。皮又薄又滑,雲耳爽口,還有粉絲和肉,味道夾得很好,十分豐富。一粒小小的餃子,竟令人有如此滿足的感覺。
除了鳳城水餃,還有韭菜餃和鮮蝦雲吞。韭菜餃的韭菜味很清新,沒有在口裡留下長久不散的韭菜味。奇怪地,水餃皮這麼薄,反而鮮蝦雲吞的皮偏厚。雲吞裡,豬肉包著一隻完整的小蝦,蝦肉十分爽口。沒有鳳城水餃般驚豔,但也屬高質素。
每次吃火鍋,都愛點這個,好吃又好玩。蝦比墨魚較鮮較彈牙,還帶點鮮甜。偶爾吃到爽口的新鮮蝦肉碎,更添鮮味和口感。
相比牛肉,即使是黑豚,要全熟的豬肉,想煮得嫩,難度更高。時間要拿捏得剛好,才能把薄切的豚肉煮得剛好熟透。我們便是失敗的例子。雖然肉有點嚡,但半肥瘦的黑豚腩片,有層脂肪平衡一下,效果還好。雖說是脂肪,但感覺很瘦,沒有油份,而是膠質的口感。
發現比芝士丸更好吃的芝士竹輪。跟較硬的芝士丸包著稠稠的,涼了能拉出絲的芝士丸不同,竹輪用筷子輕輕一夾,有稀稀的芝士汁流出來。外層又軟又彈牙,芝士汁較輕盈又夠香。
店員說鮮准山容易變黑,甫上枱便把它們放入雞煲。吸了雞煲精華的准山,粉粉的,不錯。
正常質素。老爸嫌芋頭不夠粉,我的卻不錯,可能是他的煮得不夠久。最後的油麥菜,吸盡魚湯的精華,清脆爽口,十分好吃。
麻辣雞煲濃郁而恰到好處,烤魚鍋份量大又味道鮮,火鍋配料新鮮好吃,確實是意料之外。
店員沒亂說,7時半已全場滿座。店員端上火鍋,又捧來大盤大盤的配料,忙個不停。雞煲滾得白煙直冒,人聲起落,洋溢著星期五完結的興𡚒,氣氛一流。8時多離開時,門外更是站滿了等位的人。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