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
0
等級4
2018-02-17 1223 瀏覽
🥘盆菜的前世你能分辨上圖哪一款是傳統盆菜嗎?能指出上下兩者的4項分別嗎?盆菜是新界圍村的傳統食物,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真正的「護國菜」。如果說月餅是明軍用來傳播反元消息,盆菜則是衞宋抗元的愛國食品。分別是後者與香港史有直接相連。南宋末年,君臣被蒙古軍追擊,逃難至華南。潮州人以菜羹接濟宋帝昺,名為「護國菜」,是湯類飲品,在現時不算流行。寶安(深圳和元朗)人用僅存的豬肉、蘿蔔,加上即捕的魚、蝦造飯,但卻沒有足夠碗碟,只好拿木面盆盛菜,將士圍盆而食,這是盆菜的起源。從此每逢大時大節,圍村村民都會聚集享用盆菜,祭祖時的「食山頭」,亦以盆菜為主。上世紀時,市區市民少有外賣盆菜,我要到新界圍村郊遊考察,才有得吃「前世版」盆菜。近十年,盆菜風益演愈熾,成為中秋,冬至,特別是農曆新年的普遍食品。既可在元朗,大埔訂購,另一方面,各類食店憑就腳地利,食客網絡和厨師的專業技藝,漸漸佔了不少市場份額,形成盆菜的「今生版」。🥗元朗盆菜的特色「前世版」盆菜的賣點,是有客家人和圍頭人的傳統烹調風格。圍村人謹守傳統,製8層盆菜,有13種食材 : 主要用魚獲舖盆菜上層,主打是炸門鱔和「梅花鮫魚丸」(還有冬菇,蝦,髮菜,
更多
🥘盆菜的前世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你能分辨上圖哪一款是傳統盆菜嗎?能指出上下兩者的4項分別嗎?
盆菜是新界圍村的傳統食物,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真正的「護國菜」。
如果說月餅是明軍用來傳播反元消息,盆菜則是衞宋抗元的愛國食品。分別是後者與香港史有直接相連。

南宋末年,君臣被蒙古軍追擊,逃難至華南。潮州人以菜羹接濟宋帝昺,名為「護國菜」,是湯類飲品,在現時不算流行。
寶安(深圳和元朗)人用僅存的豬肉、蘿蔔,加上即捕的魚、蝦造飯,但卻沒有足夠碗碟,只好拿木面盆盛菜,將士圍盆而食,這是盆菜的起源。
從此每逢大時大節,圍村村民都會聚集享用盆菜,祭祖時的「食山頭」,亦以盆菜為主。
上世紀時,市區市民少有外賣盆菜,我要到新界圍村郊遊考察,才有得吃「前世版」盆菜。

近十年,盆菜風益演愈熾,成為中秋,冬至,特別是農曆新年的普遍食品。既可在元朗,大埔訂購,另一方面,各類食店憑就腳地利,食客網絡和厨師的專業技藝,漸漸佔了不少市場份額,形成盆菜的「今生版」。

🥗元朗盆菜的特色
「前世版」盆菜的賣點,是有客家人和圍頭人的傳統烹調風格。

圍村人謹守傳統,製8層盆菜,有13種食材 : 主要用魚獲舖盆菜上層,主打是炸門鱔和「梅花鮫魚丸」(還有冬菇,蝦,髮菜,蠔豉);中層主角是客家炆豬肉(豬肉之上依次為雞和鴨);下層是蘿蔔(蘿蔔之上是豬皮,支竹,水魷魚),以便吸收獨特的醬汁。
一般元朗盆菜外賣店都受到時代的洗禮,刪去炸門鱔和「梅花鮫魚丸」,加入鮑魚(原隻或片子)和燒味。魚丸多用了長州大魚蛋。客家炆豬肉亦少有佳作。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城市盆菜的特色
「前世版」盆菜的賣點是客家風味和正宗傳統,「今生版」盆菜的重點是「豐衣足食」的吉兆和「盆滿砵滿」的份量。

🍊「豐衣足食」
「意頭」和「派頭」都十分重要,象徵「包餘」的貴價鮑魚符合現代香港人的要求,成為表層魚類的代表。

鮑魚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此店的鮑魚稔滑有嚼勁,「入味」,各類食材均沒有坊間酒家偏咸的缺點。


瑤柱芳香鮮甜,但受熱很快鬆散,轉為吸味的花膠仔會更佳。
客家人重家禽,把雞,鴨排列在表層之下的第6,7層。現代盆菜如此店,把香港人喜愛的燒味如燒腩和燒鴨舖在表層,亦是為了「派頭」。

🍊「盆滿砵滿」
「盆滿砵滿」是第二大特色。炆豬手象徵橫財就手,體積大可充撐盆中央位置,骨膠原多,對比肥豬腩,較合現代女士口味。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豬手體型健碩,火候適中,酥軟味腴,令我饞涎欲滴。


1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魚丸則遠不及元朗的好,是最普通的貨源。

鮑魚盆菜
$888
10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此店的盆菜(6人份量)令我驚喜,鮑魚,瑤柱,大蠔豉各半打,已價值400元,性價比高。

親友多訂大碼的,份量加倍(如下圖)。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只須略加蔬菜,便足12人飽餐,不需其他菜餚。

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承傳古法盆菜🍜創造港式口味

元朗和市區盆菜多把傳統盆菜食材隨意更改。此店的鮑魚盆菜,應有14種食材,有9種與「前世版」相同,佔70%。能承傳古法盆菜。


上層:鮑魚,瑤柱,冬菇,蝦,髮菜,蠔豉,燒腩,燒鴨;
中層:豬手,魚丸;

下層:蘿蔔,豬皮,支竹,水魷魚。

我們共渡佳節,喜歡吃傳統食物,沐浴在傳統文化,共享集體回憶。

如未方便訂購真正圍村風味盆菜,此店是少人認識的佳選。


在九龍塘港鐵站c2出口,向南行5分鐘便到。
我們現在吃到的「今生版」,是港式口味。
對我們特別是年青一代人,「前世」反而未必及得上「今生」。


😍我愛盆菜
香港人熱愛火鍋,盆菜其實是火鍋的變奏版。
建議醬汁宜更濃郁,以便涮烹食物。

中國人煮食與西方人最大的差異,正是我們是食雜燴菜。
中國菜以『合』為最高的境界,重視五味調『和』,幾乎每菜都用兩種以上的原料和多種調味料來烹煮,進食時合食。西餐菜重『分別』,不同食材分明,特別向是肉類,通常不會出現兩道以上調味料混合,進食時各吃各的。
中式餐桌擺設最為典型的就是圓桌,人數、食物份量有限制。西餐是分餐制度,各點各的菜,份量多少自定,調味料如番茄醬、芥末醬、檸檬汁、辣醬油,也都是現吃,才按個人喜好加入。

🤔盆菜可能是最能體會傳統文化和圍爐團圓的餸菜。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饕餮角度,混醬,共冶一爐是十分「和味」(五味調和)。

1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如此店的茄汁蝦經在盆菜烹煮,酸中有咸,十分滋味。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蠔豉亦宜延遲進食時間,令它吸收湯汁百味。


百味紛陳
是中式食物的最高境界。

9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8-02-16
用餐途徑
外賣自取
人均消費
$148 (午餐)
推介美食
鮑魚
鮑魚盆菜
$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