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30
4514 瀏覽
海鮮可謂小妹平日較少享用的食材,除了因為價錢高昂、烹調要訣難以掌握之外,最擔心是清潔工夫做得不夠徹底,最終只讓敏感的腸胃活受罪。近日從報章得悉有餐廳採用「淨化」技術,將海產回復至最新鮮狀態,再配合別出心裁的煮製及調味方法,把多款獨特菜式呈獻顧客面前。雖然小妹對專門科技一竅不通,但標榜鮮味的食物卻能牽引我心,事不宜遲,今晚一於踏上尋找真味的旅程。這間位於上環的餐廳佔地寬敞,可以容納約六十名顧客。店內佈置以純白色為主調,沒有花巧的裝飾及擺設,用意是將焦點放在桌面的菜式,未知這是否舖名「Table」的由來?原來店子於火炭設有自家漁場,利用科技模擬大海的溫度、鹽度及環境,再把外國入口的海鮮淨化三天,之後才送往餐廳處理及烹調。此舉不但能令經長時間運輸的海鮮回復生猛,更可讓它們排清體內廢物及毒素,使客人嚐到最原始、最乾淨、最鮮甜的味道。魚子醬雞蛋沙律小多士甫坐下侍應先略為介紹餐牌菜式,隨即端來兩款賣相精緻的前菜。魚子醬雞蛋沙律由麵包粒托底,外型小巧的骰正好一口一件。滿以為麵包會較為硬淨堅挺,怎料入口卻鬆鬆軟軟。雞蛋配上沙律經已夠滋味,再添鹹香的魚子醬更顯貴氣。麵包配蕃茄沙沙麵包配蕃茄沙沙滿有夏日感
近日從報章得悉有餐廳採用「淨化」技術,將海產回復至最新鮮狀態,再配合別出心裁的煮製及調味方法,把多款獨特菜式呈獻顧客面前。雖然小妹對專門科技一竅不通,但標榜鮮味的食物卻能牽引我心,事不宜遲,今晚一於踏上尋找真味的旅程。
原來店子於火炭設有自家漁場,利用科技模擬大海的溫度、鹽度及環境,再把外國入口的海鮮淨化三天,之後才送往餐廳處理及烹調。此舉不但能令經長時間運輸的海鮮回復生猛,更可讓它們排清體內廢物及毒素,使客人嚐到最原始、最乾淨、最鮮甜的味道。
甫坐下侍應先略為介紹餐牌菜式,隨即端來兩款賣相精緻的前菜。魚子醬雞蛋沙律由麵包粒托底,外型小巧的骰正好一口一件。滿以為麵包會較為硬淨堅挺,怎料入口卻鬆鬆軟軟。雞蛋配上沙律經已夠滋味,再添鹹香的魚子醬更顯貴氣。
麵包配蕃茄沙沙滿有夏日感覺,正是喚醒胃口的天然良方。扁身的意大利香草包經過烤焗,表面散發著一陣誘人的焦香,拌上加入橄欖的新鮮茄粒,酸酸甜甜煞是清新提神。由酥皮捲成的麵包條非常特別,質地薄透如紙卻十分脆口,稍不留神便弄得滿桌餅屑。驟看麵包條內夾雜著粒粒東西,不知為何物但有香草的芬芳。
龍蝦刺身配柑橘豉油泡沬
龍蝦主體先被切開一半分別處理,其中刺身製法赤裸裸地以真面目示人,並找來日式柑橘豉油泡沬作伴。廚師保留鮮紅的龍蝦殼作裝飾,強霸攝人的氣勢極盡視覺效果。
晶瑩剔透的刺身口感爽彈,沒如想像中帶有黏黏的膠質,其本身味淡但卻清甜滿溢,蘸些豉油泡沬有提鮮作用。另以小圓碟盛載的綠幽幽之物,乃是從龍蝦頭取出的腦袋,未夠新鮮的貨色會帶苦澀,而是次嚐到的卻濃稠甘香,令人一試便愛上,那份滋味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另外一半龍蝦則以西京燒方法處理,蜷曲身體的龍蝦肉地豐厚,表面遺下火槍輕輕燒過的痕跡,色澤金金黃黃教人垂涎。龍蝦肉質緊緻嬌嫩富彈性,生熟程度掌握得恰到好處,外層的白面豉醬香香甜甜,夠晒惹味。最重要的步驟是沾些蝦腦同吃,那份芳馥無限地在嘴裏爆發,餘韻悠長。
最後一食是利用餘下的龍蝦鉗做菜,客人可以選擇配上沙律或意粉,大家經商量後決定揀取前者。廚師採用簡單的煮法處理,首先以白烚方式保留蝦鉗的原味,並拌上爽脆的紅皮小蘿蔔,以及新鮮的溫室菜苗。向來討厭草青味的我對溫室菜苗興趣不大,反而喜歡薄切蘿蔔仔的清甜味美,以此菜作為中段間場倒是不錯。
韓式醬油醃蟹
韓式醬油醃蟹貴為餐廳的招牌菜式,當然列入必試名單。原來炮製醃蟹所花的時間及工夫不少,廚師先把已淨化三日的活蟹放進器皿,然後注入清酒將之浸醉並雪藏過夜。第二天取出醉蟹並把清酒倒掉,並以溶化的砂糖水取而代之,連同蘋果片及雪梨片再放入雪櫃。至第三天再把浸蟹的砂糖水倒去,加入大蔥、辣椒、昆布和韓式醬油,放入雪櫃再醃製一晚。
醃製泥蟹的方式乃沿用韓國正宗製法,經過三日淨化的蟹肉較為潔白,而蟹膏則泛著亮麗的橙紅色。只需輕輕吸啜已能將蟹肉取出,可想而知其肉質是何其嫩滑無渣。然而調味較重的關係,小妹覺得鹹味太過濃烈,盡吸味道的生果片辛辣無比,只能淺嚐而矣。
煙燻海鰻配魚子醬帶來無限驚喜,躺於石頭上的兩塊鰻魚片閃著光澤,想不到彈牙和爽滑程度竟會如此強勁,莫非這就是淨化技術帶來的威力?滲透微微煙燻香氣的海鰻,配合魚子醬和忌廉芝士,感覺輕盈清新,可說是在美味的層次再錦上添花。碟子另一端的迷你薯仔,以醋醃製並經過冷藏,冰涼又酸甜很是醒胃。
剛才吃過奇辣無比的醃生蟹,現在再試另一截然不同的製法。廚師細心地將泥蟹拆肉搓成餅狀,然後落鑊把兩面煎成金黃色。咬開蟹餅即見一絲一絲的蟹肉,毋須親自拆殼已能吃到啖啖美味,滿嘴鮮美感覺豐盛又暢快。想不到蟹餅亦混入了膏脂,配合外面香脆的一層實在豐腴。脆物與沙律向來是最佳拍檔,這款更加入了蒜蓉粒粒,特別之餘更添香惹。
牛油忌廉法式田螺亦不甘示弱,否則怎能在強勢的對手中突圍?首先擺碟顯然經過悉心設計,碟旁一朵酥皮製成的玫瑰花,樣子入型入格帶點嬌美,平衡了外貌不夠俊俏的田螺。黑黝黝的田螺煮得煙韌彈牙,淋上滑溜的牛油忌廉汁,再加入惹味非常的香蒜片,連續幹掉兩粒方覺夠喉。
沒有澱粉質落肚總是頓有所失,立即拿起餐牌再追加食物。鮑魚蒜香扁意粉隸屬主菜系列,份量明顯比Tasting Menu的Tapas大碟。雖然菜名標明採用"BB Abalone",但鮑魚的體型未至於迷你,質感更比平日吃到的更彈牙。扁意粉以蒜片和橄欖油炒勻,是最基本又經典的製法。麵條煙煙韌韌帶點油潤,可是辣度很高不禁要喝水撲火。
海鮮固然是餐廳的主打食材,未知肉類是否同樣出色?最近與西班牙黑毛豬頗有緣份,不過刁鑽到以豬肩位奉客者,還真是第一次遇上。每隻黑毛豬只有兩小塊膊頭,其矝貴程度可想而知,該部位的運動量多因而緊緻,而且絕無多餘脂肪比較健康。
廚師以烤製方式處理豬肩肉,燒至半熟再切成薄片,因此仍能保持紅粉菲菲的顏色。正如前文所說,豬肩的肉質較為纖瘦,中間位置仍然腍軟有肉汁,外圍則被烤至稍為乾硬,個人還是喜歡多點油花,感覺豐腴肥美一點嘛。
雪糕麵包布甸把晚餐引領至尾聲。牛角包的外皮焗至酥脆,裏面還是軟綿綿的帶濕潤,最叫人失控是那陣豐富的牛油香,每一口也肆意地攻佔整個嘴巴,蘸些吉士醬令美味推向高峰。頂頭的雲尼嗱雪糕製作認真,混入了大粒的脆脆果仁,香甜之中又富嚼勁,令到小妹神魂顛倒呢!想不到海鮮以外也有驚喜。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