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5-03-03
6 瀏覽
不知大家有沒有因為「大長今」的關係吃多了韓國菜,在個人而言是肯定是,起碼上個月已經已給太座捉去食了幾次。星期日同一班食友去踩單車,之後的晚飯想去吃點聚會未吃過的,一講就決定了來吃韓國菜。十八位食友出席,早兩天訂位也沒有房,只能坐在高台的兩張長檯。隨便叫了些食物,都是一般見慣見熟那些,不過今天人多,可以一次過吃多幾款。要了生牛肉、海鮮餅、豬手、辣海鮮窩及辣牛肚牛腸窩、雜綿石頭飯、冷蕎麥麵、韓烤要了上等牛肋骨、豬頸肉、羊肉及牛利等。先來幾碟前菜,雖然也有約十碟,但卻無甚睇頭,因為份量頗細,單看那碟少得可憐的泡菜,便知要至少來多幾碟至可以滿足同檯的食友,結果也真的是來了五、六次才可以。泡菜味道偏淡,亦太凍,好像剛從雪櫃拿出來似的。味道老實講是不及個人的水準,比起附近的幾間韓菜館還差;其他前菜以一碟漬淡菜最特別,雖然味道不算突出,但比較高級一點。奇怪的是,我們這檯的前菜是很受歡迎,但隔離檯的前菜卻吃來吃去也有,最後當然給我們一拼幹掉。生牛肉加埋梨絲同吃,幾鮮甜,但不知何解,這一味十年如一天也是有雪在內的,在香港唯一吃到的一次最滿意的是在梨花園舊舖;海鮮餅不是個人喜愛的一味,通常是最後才吃,多數
星期日同一班食友去踩單車,之後的晚飯想去吃點聚會未吃過的,一講就決定了來吃韓國菜。
十八位食友出席,早兩天訂位也沒有房,只能坐在高台的兩張長檯。隨便叫了些食物,都是一般見慣見熟那些,不過今天人多,可以一次過吃多幾款。要了生牛肉、海鮮餅、豬手、辣海鮮窩及辣牛肚牛腸窩、雜綿石頭飯、冷蕎麥麵、韓烤要了上等牛肋骨、豬頸肉、羊肉及牛利等。
先來幾碟前菜,雖然也有約十碟,但卻無甚睇頭,因為份量頗細,單看那碟少得可憐的泡菜,便知要至少來多幾碟至可以滿足同檯的食友,結果也真的是來了五、六次才可以。泡菜味道偏淡,亦太凍,好像剛從雪櫃拿出來似的。味道老實講是不及個人的水準,比起附近的幾間韓菜館還差;其他前菜以一碟漬淡菜最特別,雖然味道不算突出,但比較高級一點。奇怪的是,我們這檯的前菜是很受歡迎,但隔離檯的前菜卻吃來吃去也有,最後當然給我們一拼幹掉。
生牛肉加埋梨絲同吃,幾鮮甜,但不知何解,這一味十年如一天也是有雪在內的,在香港唯一吃到的一次最滿意的是在梨花園舊舖;海鮮餅不是個人喜愛的一味,通常是最後才吃,多數是沒有吃。這裡的海鮮餅大大塊,味道也可算是不錯;冷蕎麥看似好辣,但吃落是不太辣。麵是下了薯粉的,所以如橡筋般韌,亦幼如粉絲,似乎不太受大家歡迎;豬手是再三跟進,最後才來的菜色,未知是否已吃飽的關係,味道只平平;辣海鮮窩是隨韓烤後上檯的,大大個窩盛著蝦、蟹、魷魚等海鮮,及紅彤彤的辣湯,幾先聲奪人的。最好味的不是海鮮料或豆腐,而是辣湯,雖然辣勁不強,但蒜頭味十足,亦很鮮甜,給我們渴到窩底朝天,真的失禮!隔離檯的辣牛肚牛腸窩也不錯,如果汁底可以放一把麵淥來再吃,就更正。
烤肉方面,最有水準的公認是羊肉,夠臊香亦很鮮甜,肉質嫩滑,亦醃得很入味,結果是下爐不到一刻,已經全走進食友的肚子裡去了,見此情況,當然是再追加;上等牛肋骨是兩大條肉連著骨頭,由侍應再剪成塊狀才吃。肉身厚厚的,但因已順肉紋而切了斜紋,所以都很是入味。肉質嫩滑彈牙,非常正,如不介意價錢的話,是必叫的菜色;豬頸肉其實是豬扒,肉質麻麻,可以不叫;牛利圓圓的,似是橫切而不是斜切,失去了應有的口感,也可以不叫;
最後以一小碗人蔘糖水作結,大家也吃得飽一飽。當然飽還飽,甜品亦是要吃的,之後大家拉隊去了佳佳,此乃後話。
埋單三千多,每人一百七十蚊,都不算太貴。但其實總結來說,似乎是附近的幾間食物較為好一點。不過以場面及地方計,這裡就好一些。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