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
其實真係求其搵野食中午1點半諗住食完就走32蚊真係唔會要求太多但冇諗過要等半個鐘問下係咪走左單佢話排緊隊煮叫左碟豆腐斑腩同揚洲炒飯前者冇色冇香冇味後者咸到識飛可能早市或晚市會好d掛
繼續閱讀
第三次來,拜訪的是位於熟食檔的最深處的一檔,也是最 具人氣的一檔,名字叫《新源茶樓》。來到這一檔坐低才發現,牛池灣街市原有有一個露天的平台花園。我也是由飯開始,是一盅很肉,令人覺得很開心的鳳爪排骨飯。雖然,都係得一隻腳趾可以吮,但豉香味足夠,排骨的肉感稍為遜色,但味道夠香,夠甜,再加上完美的生米蒸飯,令到我可以高呼一個好字。是日不吃燒賣了,改吃山竹牛肉。肉味鮮甜,中間亦夾雜了馬蹄粒,感覺很正宗,很傳統。再者,這不是那些一味粉多以及用上了牛肉醬的牛肉球,入口有粒粒的肉粒咬口,加埋有喼汁淋透,正。新源茶樓的感覺也是好,而且是人氣最旺的一間,人情味,街坊情最濃。
繼續閱讀
現今很多人也會藉著食評,去分享一些題外話,如家庭,事業,個人喜好等等,是大勢所趨.個人在食評上,私人事只會報喜不報憂.其他的也是圍繞個人喜歡的音樂,電影等等.沒有必要連家人的事也要向大家交代一番,如今網路如世途般險惡,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別人的假意問好,隨時為"無間道".遇著一些有機心的人,還是保持距離好一點.其實,此舉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阿媽都識教.當然有些事情過去多時,如今也不怕與大家分享一下,好像沙士的一年,失業了多月,期間要再培訓,拿著四千一個月進修津貼過活,那個時候,就是在彩雲村上堂,每個下午的午飯時間,也走到下去牛池灣街市,熟食中心來個一盅兩件,真係一盅點心,加個盅頭飯,或者銀針粉算.十幾銀便解決,點同現今每次飲茶也要來最少四盅點心?不諱言這段時期,是人生之中最為"兜踎"的歲月,莫講話以食會友,連"開飯"都有問題.哈哈,事隔多年,事業未算有成,但總算吃得飽,穿得暖,是日寒冷的早上,再次回到牛池灣街市的"新源",坐滿了長者,找個位都難,不容易在近戶外的位置找到空位,地下的深淵水影,照不出昔日的徬徨無助,頂多是如今的寒傲似冰.點心自己出去拿,埋來睇埋來揀,天寒地凍之下,吃個糯米飯是最好不過,雖然不是生炒,但包含臘味,花生,荵粒,充滿黏性,熱呼呼的糯米飯,在天冷之下吃也份外美味.蝦餃外型弱不襟風,外皮質感模糊,極為薄弱,一夾就爛,蝦肉亦不是新鮮貨色.就算是香茜餃,也是同一命運,完全失敗.鮮竹卷則不過不失,穩穩陣陣.回首當年,也是一段個人經歷,今天想起這段日子,也會提點自己努力去工作,不要令自己重走舊路.慨嘆長大之後,不論是工作,或者是純友誼之交往,也很難做到四級無格仔,赤條條比大家睇,想起有時吃餐飯,也要打厚格做人,除了覺得無奈之餘,還可以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