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深水埗桂林街95A號地下
港鐵深水埗站 C2 出口, 步行約2分鐘
特色
適合大夥人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
06:00 - 23:00
付款方式
現金
座位數目
238
其他資料
Wi-Fi酒精飲品加一服務費
更多
更新餐廳資料
商戶專區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
相片
餐牌/外賣紙
食評 (50)
首篇食評作者 quayteow
陳真
《信興酒樓》的最後日子
陳真
等級4
2017-06-03
3K 瀏覽
關注
再一次來到深水埗的《信興酒樓》,是因為將要結業而來的。幾個月前,說因為招牌違規要拆,原來這只是小小的前奏。招牌拆了不久,《信興酒樓》結業的消息就傳出來了。是日,常常飛的好友回港兩天,就在這兩天的時間約到他來個午飯,於是我們拉埋另一個朋友,一行三人來《信興酒樓》飲茶,為這老酒樓作最後的道別。 信興酒樓,1936年已經營業,後來在50年代,因為舊樓重建而停業,新樓建成之後,就於原址再開業。今時今日所見到的裝潢,就是50年代的最潮的酒樓裝修。此外,我這一次來才發現牆上的這兩幅提字 (對聯),細心讀起來,是很有意思的。 中午來到,食點心是必定的事,而且在傳統的酒樓,來一盅鳳瓜排骨飯。雞腳比較瘦身,但很入味,排骨香口,而且我們分配到的,大部份是軟骨的那一部份,有肉食,當然好。 點心,我們偏向叫些傳統的。金錢肚就是其中的一個,又腍又入味已經可以給一個好高的分數。 棉花雞雖好食,但魚肚 (棉花) 唔夠厚身就打了不少的折扣。再者雞肉不夠多,味道好但份量就令人有少少失望。 傳統的鴨腳扎就非常之好,鴨腳仲香口過雞腳,內有芋頭,一舊雜肉,腐皮爽,鴨腳味道濃,我會用非常好來形容。 最簡單,現時來說是最坊間抵食的點心,就是山竹牛肉球。這兒的牛肉是充滿肉味的,入口絕不會覺得這只是一團粉而不是肉。我們忘了要喼汁,但沒有影響美味的程度。 又邪惡又傳統的,就是這一個豬膶豬肚燒賣。重點其實是上面的豬膶同豬肚,底下的肉雖同樣地鮮味,但感覺上,已經是其次。 無論是近日因結業而出現人潮,或是以前閒日來飲早茶午茶。蝦餃、燒賣的出現,都是曇花一現。因為,人人會沖去搶。我們一行三人,幸運地搶到了一籠蝦餃同一籠燒賣。蝦餃,不一定需要有晶瑩剔透的皮,啞色的,不黏的,其實是好蝦餃皮的其中一個象徵。餡是傳統的碑蝦加荀絲,入口的味道同感覺,都不錯。 燒賣,同檯的老茶客見到,同我們說,近日的點心認真左。不過,同我上次來食的,好似沒太大分別,都是一籠夠好味道的燒賣。 《信興》除點心外,燒味也是不錯的。不過,是日的叉燒很瘦,全瘦,幸好其蜜味足夠,足夠的好味道。雞肉就同坊間一般的白切雞沒分別。 老去的酒樓,終於走到事業的盡頭了。有時候,不一定是走不上時代的尖端就要被淘汰。像《信興酒樓》,就是因為舊而吸引到不少長期的擁戴者。可是,後人無心無力再經營下去了,重新裝修又要花錢,又失去了顧客門喜歡的老味道。《信興酒樓》走上光榮結業這一步,也許,係好事。起瑪,人人會記得《信興酒樓》這一個好味道的老品牌。查看更多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4
分享
檢舉
Kan Lee
同一酒樓下的三代人
Kan Lee
等級4
2017-01-04
3K 瀏覽
關注
十二月二十六日傍晚, 接到友人來電相約翌日飮茶, 時間為大清早。 究竟有多早? 第二天天還未亮,我們穿上行山裝束, 未夠八時已抵「信興」門口。從前經過「信興」,均是過門而不入, 意識到他是ㄧ家老字號酒樓而已。 入內後, 大大的圓檯坐滿了食客, 搭檯是「信興」的生態, 雖然如此, 食客似乎都彼此認識, 傾傾講講, 並無隔膜。友人比我們更早到埗, 茶已開, 檯面更放好了幾款點心! 煎腸粉 煎醸茄子 蝦腸 蒸鳯爪排骨飯 山竹牛肉 南乳燜豬手 節瓜圃 而印象較深刻的幾款懷舊點心, 正好與擁有八十年歷史的「信興」, 彼此有著切肉不離皮的關係。如1.5個拳頭般大的雞球大包是三十年代, 工人和苦力價廉物美的飽肚恩物。時至今日, 大家對雞球大包仍有著ㄧ份香港情懷! 雞球大包的饀料有點雜, 除有雞球和火腿等, 最吸睛的是ㄧ件連皮的切雞。 豬肚燒賣有點不收邊幅, 淡黃色的內層朝上, 與形狀隨意的豬肉構成凌亂美。 棉花雞同樣「任性」, 棉花即魚肚自由地伸展, 盡情地吸收醬汁的精華, 一口仿如爆汁一樣,非常入味! 而雞肉和冬菇也懂得亂中有序, 這籠棉花雞就是充滿著過性。 ! 豉椒蒸排骨是經常可找到的點心, 但換上欖角, 風味就來了! 憑著柔軟和香氣獨特的欖角, 令排骨的肉味更加誘人。 「信興」的點心雖然由點心車仔推出, 可是基於走道狹窄, 車仔往往只停留在燒味部對開的位置。 只能在那裡分發給不同食客,而食客彷彿己習慣了自助形式。 每有新點心推出, 客人便從四方八面, ㄧ窩風般捲至, 有的自取, 有的由負責的嬸嬸為客人拑到托盤上,場面墟冚! 您爭, 我搶的熱鬧氣氛也許成為熟客們樂此不疲, 不可或缺的指定動作。 提到「信興」, 不得不提他的茶。客人所飮用的茶葉均以兩包舊茶, ㄧ包新茶混合而成, 過程全人手處理, 聽説這樣沖泡出來的茶味醇而不澀! 至於沖茶, 大家也會拿著茶壺走到由電爐保溫的大水煲前, 自斟自取。不過最令我驚訝的是打開茶壼蓋的ㄧ刻, 壺內脹發的茶葉幾乎佔滿整個茶壼。 「信興」臨別秋波更推出了包裝茶葉, 好讓茶客可在往後的日子細味回憶! 這角落是燒味部, 地方雖小細, 卻五臓俱存, 風扇, 砧板, 吊勾等, 臘鴨, 臘肉, 叉燒, 火腩會令您有衝動ㄧ試嗎? 在燒味部旁邊, ㄧ道門貼上禁止內進的字條, 但從縫隙中窺看, 𥚃頭放滿大蒸籠, 估計是製作點心廚房, 可想像ㄧ下每日零晨二時, 幾名點心師傅赤膊上陣, 忙碌地製作點心的情境, 十二月三十日的零晨此情不再矣! 選擇在八十周年之日光榮結業的「信興」, 記錄了羅氏三代人的努力營運。 隨著2016年6月「信興」ㄧ塊高達四層樓, 因不合符屋宇處規定的霓虹招牌而拆卸, 遂成為結業的導火線, 帶出酒樓許多陳舊設施, 大型維修及改善工程等問題, 羅氏在權衡輕重後決定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宣佈結業。 沖茶的時候, ㄧ位不認識的阿哥自說自話:「味道那麼差, ㄧ早該結業!」, 當時腦袋ㄧ遍空白, 隨口回應了ㄧ句:「那麼您又來?」。阿哥即時露出没趣的表情! 其實我很想代他表達, 有ㄧ些事和習慣, 經過年月的催化便會產生ㄧ種叫感情的東西來, 「信興」成為熟客、街坊們的聚腳點, 喝ㄧ口茶, 嚐ㄧ件㸃心, 跟職員和街坊的每ㄧ個照面, 甚至ㄧ檯ㄧ椅, 都充滿了無價的人情味! 當我們踏出「信興」,唯一剩下的霓虹招牌在藍天下顯得有點憔悴,難捨失落的心情,他日只許於西九視覺藝術博物館M+ 再見!好了,我們也得開展飛鵝山的行山之旅。查看更多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7
分享
檢舉
Lawrence Lau
信是有情
Lawrence Lau
等級4
2016-12-30
2K 瀏覽
關注
人總是要到失去了或即將失去才懂得珍惜。對人如是,對物亦如是。 自從知道自己久不久便會路過,一直都想去幫襯,但始終未有成行的「信興酒樓」的直身牌匾被勒令拆掉和酒樓東主感到意興闌珊,打算光榮結業之後,便一心找一天前往幫襯,好和這間在深水埗區已有八十年悠久歷史,外觀十分搶眼,古意盎然的舊式酒樓見一見面,作為第一次幫襯,亦是最後一次幫襯的記念。可惜自己始終還是拖拖拉拉,未有行動。 直到日前,有友人在 Facebook中張貼在這間行將結業的酒樓喝茶的照片,才再次喚起自己想到這間酒樓喝茶的意念,終於在第二天的早上獨個兒來到這酒樓飲早茶,一嚐自己想在這酒樓結業前拜訪的心願。 雖然這天已是它正式結業的前一天,偌大的酒樓裡面熱鬧得很,大部分的座位都已坐滿了新舊茶客,幸運地我仍能立刻找到一席之地。雖然搭檯是必然之事,但這正是舊式酒樓的風味之一,一張大檯之上,坐了三四堆互不相識的客人,大家雖然各不相識,但能一起共坐,即或未必會互相攀談,也是緣份。要是成為熟客,彼此能夠天南地北談天說地一番,又或與酒樓的夥計們閒聊的話,就更多了一份情味了。這兒對我來說雖然陌生,但酒樓內的環境格局,茶客們的情態模樣,都讓我有似曾相識之感,足以令我像回到從前與家人往舊式酒樓嘆茶時的情境一樣,使我回味不已。 向為客人準備茶水的女侍應說過要一壺普洱之後,見多位茶客爭相到售賣點心的櫃位處,我便心知有點心剛出籠了,連忙跟隨眾人的步伐前往拿點心,然後拿著三籠戰利品回到我的座位。 「鵪鶉蛋燒賣」這款已經愈來愈少酒樓可以吃到的舊式點心,這天正好見到,不禁讓自己忘記膽固醇的問題,一吃為快。這點心的燒賣肥瘦比例均勻,不會過肥或過瘦,吃來感覺良好。「棉花雞」這自己從小便喜歡吃的點心味道不錯,爽口的魚肚比雞肉多,還有一隻厚身多肉的心形冬菇,可算是意外收穫。 「鯪魚球」水準不錯,魚肉富有彈力而不會過實,吃來味道不錯,而且就連墊在鯪魚球底下的腐竹也軟腍夠味。一盅三件,三碟點心,中點、大點、頂點各一,伴以普洱一壺,才不過六十多元,已可吃得飽飽,可惜這風味已成絕響。我對這酒樓的感情雖然並不深厚,但區內的老街坊,茶樓的老顧客,可就從此少了一個嘆茶聚腳,閒話家常的好地方了。 此文刊登之日,正是酒樓關門結業後最後開放與公眾人士參觀,緬懷一番的日子,入內參觀攝影留念的人士每位收費二十四元,所有入場費用收益都會用於購買「北河同行」飯票,贈送與深水埗區的街坊,足見人間有情。 也許人總是要到某些東西失去了或即將失去才懂得珍惜,但我還是會相信----信是有情!查看更多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10
分享
檢舉
monkeyooo
再見,信興
monkeyooo
等級1
2016-12-29
1K 瀏覽
關注
始於1936年的信興酒樓,除了見證著深水埗多年來的變遷,亦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作為廢青一輩,並未能了解80年前的信興是何模樣,但有幸於十多年前跟隨家父到信興嘆茶,記憶中,2000年初的信興,與2016年的信興,外貌裝潢均無甚大區別,仍然是童年時的模樣。猶記得當年老一輩的茶客,喜歡到處"放飛劍",確實甚是不雅,而對於有潔癖的茶客更是相當影響胃口,於去年,已感覺信興不再是過往的不潔,至少比中環某舊式茶樓潔淨得多。兒時在這裡吃過點心,亦嘗過晚市各式小菜,當年食物的味道,不甚記得起,留戀的,是這個滿載兒時快樂光景的地方去年開始重回舊地,第一時間想起的是煎腸粉,習慣就是改不了,不斷跟煎腸粉的姨姨再三叮囑"煎香啲煎耐啲",務求令到每一條腸粉入口都是香脆可口,這裡的腸粉是別處吃不到的,因為坊間的酒樓為求多賣幾碟,只會草草了事只有信興的點心姨姨會認真滿足像我此等麻煩食客的訴求。可惜是日腸粉經已售罄,只能祈求明天能吃到信興的真材實料煎腸粉。自從電視報導過後,到信興一嘗舊式酒樓風味的茶客絡繹不絕。有人會喜歡嘲諷"香港人唔執果間都唔食",個人見解是,有時候大家未必知道,原來在這裡竟有如此罕有的舊式食肆;亦可能路過門前,有感不懂"架步"而卻步的客人。近年很流行復古懷舊,其實有如信興酒樓般的經典酒家,在香港已所餘無幾,默默服務茶客數十載的經典酒樓,在報導下引來極大回響,可惜卻是源自於結業的消息。每當點心出爐,不消數分鐘已被搶購一空。全場坐滿來自各區慕名而至的茶客,座無虛席。而最後一晚的晚市,亦全被訂座。信興除了每天準時6點起為食客提供的靚茶與新鮮點心,其實晚市的小菜同樣非常吸引:例如工序繁複的煎釀鯪魚,已無別處願意如此花耗時間心思製作,還有焗魚腸,各式魚湯蔬菜,豆腐煲等;味道可口,價錢公道,再配上信興自家普洱。每當在其他酒家吃完晚市小菜後,會覺得異常口渴,而在信興並沒有這種感覺。小菜廳的場上掛有茶客相贈酒樓老闆的佳句,每一句盡見茶客對酒樓萬般不捨,令人動容。晚上信興的招牌份外耀目,與朋友相約在深水埗見面時,總會說"信興等",有如深水埗的地標般。就像如今仍會有人說大丸有落,寶聲有落;就算日後此處不再是信興,相信到過這裡的客人都會記得信興酒樓就在基隆街與桂林街交界處———位處於深水埗的核心位置。最後在12月30日,酒樓招牌會有結業亮燈儀式。想像過或許最終信興改變主意繼續經營下去,20年後慶祝100周年;又或許有其他人士接手延續下去;當然這都是無謂的空想,當店方決定結束經營80年的老店,必然已經過深思熟慮,亦絕對比茶客有更深的不捨。當店方選擇結束多年心血,背後相信有很多的無奈,以許以後再沒機會回味信興自家製作,並非交行貨的點心。同處於香江,以往因為信興而相識的人大概是不計其數,互不相識的茶客,在搭枱時互相閒聊,寒喧幾句,只有舊式茶酒才能找到這種氣氛。聚有時,散有時,但於信興裹留下過的回憶,將會永遠印在腦海。最後想說一句,信興酒樓,謝謝你!查看更多
結業倒數雪白的茶壺多年前到處可見的煎糕車,近年於新式酒樓近乎絕跡各式點心盅頭飯出爐不到5分鐘已被搶購一空的馬拉糕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2
分享
檢舉
djgotz
80年老店進入倒數 黎得一次得一次!
djgotz
等級3
2016-12-26
974 瀏覽
關注
信興酒樓快要光榮結業了 香港最後一間傳統懷舊酒樓, 這裡可以聽到現今社會的人生百態!呢度你我各不相識都可以傾番一餐!「呢度有個不成文的 規矩:通常都要搭枱! 入到去見到無人坐既位問下同枱既人距話無人就坐得!」,聽到好多舊香港既故事(因為黎呢度飲茶多數都系年紀有番禁上下既人,粗口橫飛)。仲有次機會黎品嘗傳統足料美味點心:        自家點心部出品既點心 = 足料鮮蝦燒賣燒賣:用肉粒更有口感 同一隻完整的大蝦仁 冬菇粒做餡料(不像一般酒樓的機械化量產貨色的系用肉漿),鵪鶉蛋燒賣:鵪鶉蛋咬落去蛋有啪一聲的口感後肉汁四濺,蝦餃:先系口感煙韌的皮再到爽口充滿肉汁的鮮大海蝦仁皮薄餡靚層次感分明,蝦餃系全蝦肉的同埋每粒蝦餃的形狀都唔同因為系全人手 手制!香港唯一的真正米漿腸粉!雞扎:入面有芋頭雞件火腿,懷舊豬肚燒賣:陣陣濃郁的黑椒&蒜蓉味咬落去會肉汁爆發,拳頭大的足料傳統雞球大包報紙話過全港得呢度仲有制作呢種點心所以香港應該得呢度仲有得食,真正一籠一隻的足料懷舊糯米雞。        自家調教過的10年普渳陳茶:入口棉滑甘淳 黑水四泡不澀先為好茶!全港唯一的開放式自助茶檔:加水/換茶葉/加茶葉可以自己郁手做!        八十年完封不動的裝修和已使用六十年的木枱櫈!查看更多
深水埗地標信興酒樓燒賣蝦餃雞球大包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3
分享
檢舉
顯示全部50篇食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