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12
8
等级4
2006-07-03 8 浏览
13個人65分鐘內吃清15味菜共18碟,都算幾利害。約了一班食友來吃,雖云是吃大排檔,但已如小菜王及增輝一般,不用坐街邊的了,十幾人坐了入舖,雖然是日是三十度有多,但都可以嘆住冷氣來吃。走出去循一轉,再望望牆上貼著的的手寫餐牌,在大排檔點菜是一點也不費神的,見到什麼點什麼就可以,總之不要叫「白切雞」就得。分別叫了鬼馬釀花枝膠、炸墨魚餅、酥炸生蠔、椒鹽焗生蠔、炸大腸、枝竹炆魚鰾、沙丹蝦、咕嚕肉、焗魚腸、籠仔蒸河鮮、腰果蝦干鴨舌、脆炸小棠菜、豆豉鯪魚炒油麥菜、胡椒豬肚湯及香茜皮蛋魚片湯各一。個人而言,雖說已來過幾次,但一次過叫十幾味菜,又真的是第一次。這裡是大排檔特色,幾味脆炸及小炒類較出色。鬼馬釀花枝膠炸得脆卜卜,彈牙的花枝膠跟脆脆的炸油條口感完全相反,吃落又幾配襯,必叫;炸墨魚餅現時是度度都有得食,這裡的不差,勝在夠香口又彈牙,又有粒粒馬蹄粒去增強口感,都不錯;酥炸生蠔炸皮太脆,可幸都炸得白脆,但吃一只就夠,吃多一只就太膩;相比之下,椒鹽焗生蠔應該好一點,但隻數有限,沒有吃了;炸大腸是雪藏貨色,沒有什麼味道,不過炸得香口是真的;枝竹炆的魚鰾,入味又夠軟熟,雖然沒什麼鮮味,都食得過;沙丹
更多
13個人65分鐘內吃清15味菜共18碟,都算幾利害。

約了一班食友來吃,雖云是吃大排檔,但已如小菜王及增輝一般,不用坐街邊的了,十幾人坐了入舖,雖然是日是三十度有多,但都可以嘆住冷氣來吃。

走出去循一轉,再望望牆上貼著的的手寫餐牌,在大排檔點菜是一點也不費神的,見到什麼點什麼就可以,總之不要叫「白切雞」就得。分別叫了鬼馬釀花枝膠、炸墨魚餅、酥炸生蠔、椒鹽焗生蠔、炸大腸、枝竹炆魚鰾、沙丹蝦、咕嚕肉、焗魚腸、籠仔蒸河鮮、腰果蝦干鴨舌、脆炸小棠菜、豆豉鯪魚炒油麥菜、胡椒豬肚湯及香茜皮蛋魚片湯各一。個人而言,雖說已來過幾次,但一次過叫十幾味菜,又真的是第一次。

這裡是大排檔特色,幾味脆炸及小炒類較出色。鬼馬釀花枝膠炸得脆卜卜,彈牙的花枝膠跟脆脆的炸油條口感完全相反,吃落又幾配襯,必叫;炸墨魚餅現時是度度都有得食,這裡的不差,勝在夠香口又彈牙,又有粒粒馬蹄粒去增強口感,都不錯;酥炸生蠔炸皮太脆,可幸都炸得白脆,但吃一只就夠,吃多一只就太膩;相比之下,椒鹽焗生蠔應該好一點,但隻數有限,沒有吃了;炸大腸是雪藏貨色,沒有什麼味道,不過炸得香口是真的;

枝竹炆的魚鰾,入味又夠軟熟,雖然沒什麼鮮味,都食得過;沙丹蝦爽口彈牙,但醬汁味道太酸,一吃入口,強烈的白醋酸味衝鼻而來,不合個人口味;咕嚕肉又是同樣的醋酸味,不太夠脆口又有骨,似乎沒有什麼大排檔是認真的整咕嚕肉的;焗魚腸原砵上,熱辣辣,炸得蛋也脆脆的。魚腸份量雖然不多,但都沒有苦味,還有陳皮香,是晚一叫就兩砵,食得過;籠仔蒸河鮮以為份量好多,原來是不多,一人一件,都所剩無幾。只夾到一邊田雞腿,肉少骨多,一般;叫了腰果蝦干鴨舌,純是因為餐牌寫著「送酒良品」。但吃落是麻麻地,腰果、蝦平及鴨舌都不乾身及鹹香,用來送酒是麻麻地;脆炸小棠菜其實是絞碎小棠菜及蝦膠,再醮脆漿去炸,炸得外脆佈軟,都幾好食,這味炸物也算有水準;豆豉鯪魚炒油麥菜大大碟,油麥菜都算幾靚仔,不錯;要了兩個湯,胡椒豬肚湯胡椒味不太夠,香茜皮蛋魚片湯的湯水就沒甚味道,反而湯料中的香茜、魚片及皮蛋都非常之不錯,吃了整晚的炸物,吃吃這些下火的食物,都幾好。尤其同檯有靚女食友說最怕芫茜,我就乾脆不客氣的,幫她們一個忙,全部撿清來吃。

生力15蚊一支,獅威15蚊三小支,在沒有啤酒姐姐的吸引下,我們還是喝了生力。店員服務不算差,都有主動的在份量及菜色方面給意見,除了咕嚕肉要追了兩次外,其餘菜色也沒有漏單。

埋單一千零七十幾蚊,每人九十蚊有找,非常之經濟抵食。

想看多一點相片,可以來這裡:
http://www.imagestation.com/album/pictures.html?id=2106520300
2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人均消费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