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8-20
17 浏览
閏五月初七‧陰天 本著分享美食的宗旨,辦了飯局這麼多年,到今天,仍然樂意參與其中。箇中的滿足感,來自四方食友享受美酒佳餚的笑容,還有對美食的一份專重,是夜,真的不錯。111人,不是刻意經營出來的,而是順其自然的事。 「古法」、「懷舊」等標題,時常給喜歡無限上綱﹝但又不自知﹞的人攻擊的機會,但其實問心,這才是很多食物的基本。當初想在蓮香居設局,帖子一出,反應熱烈。最後是111人,包下了酒樓的三樓福壽大廳,連開九席。要辦過百人的大局,單靠故有的一、兩位搞手,已不勝負荷。難得其他朋友仗義相助,連本人的老友來吃飯,也都來參一腿幫忙點名排位。CSY本是食友,也都跟出跟入,給飯局出謀獻計。當然還有人人都擔心「風季來時他會怎算」的主力搞手大惡男,比較起只坐在遠遠一角的我,為令一切運作暢順,大家的貢獻實在良多,容許我在此衷心的說聲,「謝謝」。 百多人的飯局,不是說笑,單是起菜也要預先十分鐘準備。先來的是金錢雞,叉燒不算軟稔,雞肝是黃沙肝,軟滑豐腴,好吃,冰肉就完全不爽,感覺很肥膩;再來是另一味懷舊菜色,鴨腳包。鴨腳包包得很大隻,燒得略為乾身一點,味道當然不錯,鴨腸甘香,雞肝豐美,加上蜜汁叉燒,而褪了骨
本著分享美食的宗旨,辦了飯局這麼多年,到今天,仍然樂意參與其中。箇中的滿足感,來自四方食友享受美酒佳餚的笑容,還有對美食的一份專重,是夜,真的不錯。111人,不是刻意經營出來的,而是順其自然的事。
「古法」、「懷舊」等標題,時常給喜歡無限上綱﹝但又不自知﹞的人攻擊的機會,但其實問心,這才是很多食物的基本。當初想在蓮香居設局,帖子一出,反應熱烈。最後是111人,包下了酒樓的三樓福壽大廳,連開九席。要辦過百人的大局,單靠故有的一、兩位搞手,已不勝負荷。難得其他朋友仗義相助,連本人的老友來吃飯,也都來參一腿幫忙點名排位。CSY本是食友,也都跟出跟入,給飯局出謀獻計。當然還有人人都擔心「風季來時他會怎算」的主力搞手大惡男,比較起只坐在遠遠一角的我,為令一切運作暢順,大家的貢獻實在良多,容許我在此衷心的說聲,「謝謝」。
百多人的飯局,不是說笑,單是起菜也要預先十分鐘準備。先來的是金錢雞,叉燒不算軟稔,雞肝是黃沙肝,軟滑豐腴,好吃,冰肉就完全不爽,感覺很肥膩;再來是另一味懷舊菜色,鴨腳包。鴨腳包包得很大隻,燒得略為乾身一點,味道當然不錯,鴨腸甘香,雞肝豐美,加上蜜汁叉燒,而褪了骨的鴨掌亦吃得方便,也吃得滿意;隨之而來的是冬瓜盅,湯料甚豐,喝起來清香鮮甜,我最喜歡的還是吃消暑清甜的冬瓜,四圍的去刮吃,很滿足;再來的是霸王鴨,蓮子炆得粉稔,溶入了鹹蛋黃及鴨的油脂,甘腴美味,精彩;炆斑翅非炆得過了點火,是晚的魚皮厚而韌,吃起來自然比較遜色;
一味荷葉蒸做得太鹹了,焗魚腸是小陶鉢盛上,我覺得幾有鮮味,吃完一口又一口;釀涼瓜就很一般,不吃也罷;魚湯勝瓜浸魚腐很大碟,但除魚腐外是一無是處,魚湯鹹而腥,連勝瓜也帶有腥味的,相當不濟;主菜上齊,相信大家已吃得大半飽,再來的荷葉飯也沒剩餘的胃納去吃了,因為要預留空間,來吃之後的幾味包點。
蓮蓉包及麻蓉包一起上檯,包的外皮因為翻蒸而完全不鬆軟,蓮蓉餡及麻蓉餡卻仍然好吃,果然是蓮香樓的招牌名物。馬拉糕也鬆軟,不算是很出色,但及格有突;
吃了幾款包點,押尾的蛋花馬蹄露也吃不下了。
埋單每位一百七十五,不知大家感覺如何,於我而言,是有水準的一個飯局。而某些菜色的水準,比舊招牌更好。
想看足本食評及所有食物相片,來這裡:
http://gourmetkc.blogspot.com/2009/07/111.html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