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12-21
92 浏览
有次出開旺角,見到開左一家重慶火鍋店,於是心思思,又約左火鍋密友一齊去是日跟個同事講開晚上會去食重慶火鍋,佢本身係重慶人,我就問佢重慶火鍋會唔會勁辣,有少少擔心自己頂唔頂得順佢話重慶火鍋 以麻辣之主,也不會太辣的 (事後唸返,重慶人由3歲開始已食辣, 辣的定義應該比較高)跟住我跟她說,我地去食劉一手呀,佢話以往佢住重慶時都會去食呢間呢~~當場自己覺得應該冇揀錯,連本地人都讚,對是晚的質素相當有期望呢我地預約左9點,一來過左早段晚市的旺場時段,冇咁多人,二來又想行下街,順便揀下聖誔禮物 返公司大抽奬到餐廳樓下,已經傳來陣陣的麻辣火鍋味,一入電梯香味更加濃烈,令我地都十分期待稍後的火鍋。餐廳好寬敞,也完全不會焗 ,通風做得不錯呢火鍋湯底選擇多首推當然是正宗重慶麻辣鍋,半鍋,全鍋同好有特色的九宮格鍋辣度就有大辣、中辣、小辣我們弱弱的只點了 半鍋 小辣,除左必點的麻辣鍋,還有椰子清雞、蕃茄牛尾、滋補豬骨、花膠響螺,仲有酸菜魚、胡椒豬肚雞鍋....任君選擇在揀湯底時我地都掙扎左好耐,最後另一半的鍋底,店員知我地想要唔辣的,便推介了期間限定的毛蟹麵豉鍋,半鍋已經有一隻毛蟹,所以當埋一味餸,因為就咁
於是心思思,又約左火鍋密友一齊去
是日跟個同事講開晚上會去食重慶火鍋,
佢本身係重慶人,我就問佢重慶火鍋會唔會勁辣,有少少擔心自己頂唔頂得順
佢話重慶火鍋 以麻辣之主,也不會太辣的 (事後唸返,重慶人由3歲開始已食辣, 辣的定義應該比較高)
跟住我跟她說,我地去食劉一手呀,
佢話以往佢住重慶時都會去食呢間呢~~
當場自己覺得應該冇揀錯,連本地人都讚,對是晚的質素相當有期望呢
我地預約左9點,一來過左早段晚市的旺場時段,冇咁多人,
二來又想行下街,順便揀下聖誔禮物 返公司大抽奬
到餐廳樓下,已經傳來陣陣的麻辣火鍋味,
一入電梯香味更加濃烈,令我地都十分期待稍後的火鍋。
餐廳好寬敞,也完全不會焗 ,通風做得不錯呢
火鍋湯底選擇多
首推當然是正宗重慶麻辣鍋,
半鍋,全鍋同好有特色的九宮格鍋
辣度就有大辣、中辣、小辣
我們弱弱的只點了 半鍋 小辣,
除左必點的麻辣鍋,還有椰子清雞、蕃茄牛尾、滋補豬骨、花膠響螺,
仲有酸菜魚、胡椒豬肚雞鍋....任君選擇
在揀湯底時我地都掙扎左好耐,
最後另一半的鍋底,店員知我地想要唔辣的,
便推介了期間限定的毛蟹麵豉鍋,
半鍋已經有一隻毛蟹,所以當埋一味餸,
因為就咁單點一份毛蟹都差不多2百幾,咁好似都幾抵喎~
而且用蟹作鍋底,應該也幾鮮味的
於是 就係麻辣+蟹鍋這個配搭
煩惱完鍋底,就到揀火鍋配料
麻辣配牛肉類 是絕配,
看來餐廳也深明這個定律!!
有一整份的牛MENU(仲要係牛形狀)
不過我們兩個人,應該食唔到咁多
於是精明的我選了牛頸脊 (手切) ,
因為牛頸脊一向是 肉與脂肪的比例十分平衡,
用來打邊爐,是肉味濃郁得來又嫩滑,
性價比高,兼對於一些怕肥牛太"漏"的人就最啱
還有不少少見的內臟選擇
另外我地都揀左餐廳的推介:
爽脆黃喉同招牌劉毛肚
唔係咁多地方有得食0架~~~
而火鍋必點的丸類,餐牌上都有2-3版係丸類,
款款都好有特色!!
我地已經懶得再唸,
揀左特選丸拼盤,
因為有2款牛丸、墨魚丸同埋芝士丸呢!
再揀多兩款蔬菜就已足夠了~
在等緊鍋底時,當然要望下個自助醬料BAR~
餐廳貼心的提供了幾款mix & match的風味俾食客: 正宗、濃烈、香辣、創意~~
我就係隨意風味,豉油+葱+辣椒+芫茜.....
鍋底同部份食材都陸續送上
麻辣鍋,
撈一撈底.....看到辣椒同埋好多香辛料,見到都令人食指大動
毛蟹麵豉鍋
真係有一整隻毛蟹,而且個湯底看來也挺濃郁
終於都等到個鍋底滾起,
可以落料喇!!
招牌劉毛肚
是黑毛肚,淥時只需要CHOK 5、6下至佢硬身少少就可以
毛肚夠爽口,最正斗係佢夠大塊,
冇咁易淥過龍
亦唔細擔心淥淥下,一個唔小心夾唔實,
跌左在湯底度,縮到消失左
爽脆黃喉
黃喉我真係第一次食,
因火鍋密友一打開MENU就話要點這款,
我亦相信佢的選擇
真係唔試由至可,一試不得了
入口又爽又脆,雖然佢冇毛肚咁掛味,
但呢個質地同麻辣鍋底也是絕炒的配搭
剛剛見到自助醬料BAR上面有一些一小樽的東西,一開始冇為意係咩,
結果有經驗的火鍋密友就同我講,係用來加左醬料度,可以減辣用!
含量好零丁的係61ml.....跟劉一手的劉一 普通話拼音是一樣呢~ Liu Yi
結果加左D落自己的醬料度,
又是截然不同的風味,帶一點香葱油的味道,
減輕了一點點麻辣口感
牛頸脊
店員剛送上來時,我們還以為是俾錯左一份,
原來這裏已是半份的份量
完全是喜出望外呢~~~
剛剛的黑毛肚及黃喉也是,份量超足料!!!
牛頸脊片肉色新鮮,油花分佈均衡有致,仿如大理石般的紋理
淥至剛轉色便剛剛好!!
肉質是看得到的嫩滑
一整盆的牛頸脊,
話咁快就消滅左一半
所以要中場休息一陣
餐廳職員見個蟹鍋都煮左一陣,
特意送上兩個新碗,讓我們試下蟹湯的鮮,
同埋免得隻蟹煮太耐,錯過了品嚐的最佳時機
我同朋友被麻辣鍋都吸引左,也差點遺忘了還有另一邊的蟹鍋呢
蟹湯鮮甜得不得了,湯內還有豆腐跟海帶卷
不過海帶卷最後被我也放進麻辣鍋那邊
毛蟹的肉質鮮甜,一梳梳的
毛蟹腳內也潛藏了不少蟹肉,
不過毛蟹腳咬下去的感覺有少少神奇,好實在的毛茸茸感覺
幸好蟹腳煮煮下都已經頗冧身,一咬就開
蟹蓋也是不能被遺忘的
裏面還有不少蟹膏,撈少少湯汁食,充滿鮮味
特選丸拼盤A
墨魚丸、牛骨濃汁牛丸、川辣牛丸 + 流心芝士丸
一次將其中3款: 墨魚丸、牛骨濃汁牛丸、川辣牛丸 放在麻辣鍋度
墨魚丸夠彈牙,但當然是有別於墨魚滑的質地
其實最初也有點心動想點墨魚滑的呢
川辣牛丸
可能因為是放在麻辣鍋,
所以川辣味也不太明顯
反觀是牛骨濃汁牛丸則甚有驚喜
中間有些濃汁啫喱,淥完入口都好juicy,也有牛味
下次可以考慮下單點這款
而流心芝士丸的芝士漿不會太濃,
所以食完也不會覺得漏
萵芛及蜂巢豆腐
萵芛是好友的必點,不能淥太耐,要在它仍然爽脆之時品嚐;
而蜂巢豆腐則是我的至愛,放在蟹鍋及麻辣鍋都係咁正
餐廳在門口亦放左一盆仔薄荷糖,好讓食客清新一下
唔單止捧住個肚走,一身麻辣味離開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