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57
25
等级4
365
8
2023-05-24 131 浏览
之前來到九龍城食泰菜時留意到這間門外有堆客人在等位的餐廳,勾起我們的好奇心,預先在網上訂位於週末來食晚餐,但無論是食物、環境以及服務都令人十分失望,以下就說說我們的用餐體驗。用餐當日我們大約早5分鐘到達,職員大概想我們四人都到齊後才讓我們入座,但聽到我說最後一位會於幾分鐘內到達就先讓我們內進,當時時間大約6:25pm,門外還沒有人排隊,餐廳內仍然有少量空檯,一般應該需要人齊才能夠入座。內進以後發覺餐廳的面積不大,但在有限的空間擺放最多的檯數則令通道變窄,我們亦要就著位置、側著身行入鋪頭所安排的座位;而入座後都發現檯凳很窄,坐得不舒服,如大家有多一個手提袋或者帶著大一點的手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裡😅我們先點了一客大的海鮮冬蔭功,落單時店員再三確認我們四位是否要大概有8碗的湯,哈哈別少看我們的食量。上菜時見到冬蔭公的確是一大兜,但我們發現底下本應放入炭精的位置甚麼都沒有,因而詢問店員,得到的回覆是湯已經煲滾不需要繼續加熱。一般的冬蔭公裡面有蝦,有些會有魷魚,而這裡除了這兩款海鮮也附有青口,但8人份量的湯只有兩隻青口,海鮮的份量尷尬。本身湯的味道夠酸亦夠濃烈,可是如前文提到,店員拒絕為我們提供工
更多
之前來到九龍城食泰菜時留意到這間門外有堆客人在等位的餐廳,勾起我們的好奇心,預先在網上訂位於週末來食晚餐,但無論是食物、環境以及服務都令人十分失望,以下就說說我們的用餐體驗。


用餐當日我們大約早5分鐘到達,職員大概想我們四人都到齊後才讓我們入座,但聽到我說最後一位會於幾分鐘內到達就先讓我們內進,當時時間大約6:25pm,門外還沒有人排隊,餐廳內仍然有少量空檯,一般應該需要人齊才能夠入座。


內進以後發覺餐廳的面積不大,但在有限的空間擺放最多的檯數則令通道變窄,我們亦要就著位置、側著身行入鋪頭所安排的座位;而入座後都發現檯凳很窄,坐得不舒服,如大家有多一個手提袋或者帶著大一點的手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裡😅
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我們先點了一客大的海鮮冬蔭功,落單時店員再三確認我們四位是否要大概有8碗的湯,哈哈別少看我們的食量。上菜時見到冬蔭公的確是一大兜,但我們發現底下本應放入炭精的位置甚麼都沒有,因而詢問店員,得到的回覆是湯已經煲滾不需要繼續加熱。一般的冬蔭公裡面有蝦,有些會有魷魚,而這裡除了這兩款海鮮也附有青口,但8人份量的湯只有兩隻青口,海鮮的份量尷尬。本身湯的味道夠酸亦夠濃烈,可是如前文提到,店員拒絕為我們提供工具暖著熱湯,因而隨著我們品嚐食物時,原本滾熱的冬蔭公隨即變成凍湯,加上冷氣溫度調得低就令食物變如冷盤,直接影響食物的味道,完全浪費了
我們食過隔離泰國餐廳都有直接提供火熱著,也是一樣很基本的配套,難道少少火都要節省,還是怕麻煩?
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基本上去不同的泰國餐廳,我們都會點泰式炒金邊粉去比較眾多餐廳的水準。第一眼見到這碟Pad Thai心想為甚麼會那麼淺色呢?當我再試試味道真的有點失望:首先調味不足,似蜻蜓點水,相信亦跟顏色有關;其次就是濕潤度,金邊粉炒得太濕,並不乾身又有點黏在一起,絕對不是一間門外長期有人排隊應有的表現。
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然後我們點了兩客半打雜錦串燒,剛燒好熱辣辣,沾上去濃郁的沙嗲醬十分惹味,表現比前者好,只是沙嗲醬的份量略為不夠。
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後送上的是泰式明爐烏頭,是整頓晚餐比較好的菜式,魚的大細合理,加入大量的泰式香料令烏頭鬆軟的肉質充分吸收香料的酸、香、辣,是一道很開胃的菜式,而底下是有火熱著的,不如冬蔭公那樣愈食愈凍;大概這餐廳的菜式名稱沒有寫明「明爐」,那就不會有火熱著吧?
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門外排長龍但食物普通不在話下,令人更深印象的是極端的服務態度。一般為我們上菜的都是泰籍女士,她們給我們的感覺都是斯文有禮,工作也很勤力;相反,疑似老闆的男士的服務態度則令人很不舒服。入座時我們留意到牆上貼著一張紙,寫著繁忙時段用餐限時90分鐘,那我們一直用餐,餐後見有時間就打算飲杯水坐一坐再離開,當時我們用餐時間只是剛好75分鐘。當那名沒有戴眼鏡、疑似老闆之一的男子見到我們吃完檯上的食物,立刻走過來跟我們說「你地要快啲喇,出面仲有人等緊位」;我們的確沒有聽錯,在用餐75分鐘時我們已被鋪頭催促離開,當刻令我們十分錯愕又無語。首先,當時我們只是用餐75分鐘還差15分鐘才到你們的「法定時間」,為甚麼要這樣趕客?其次,我們只是利用「剩下」的15分鐘飲杯水,並不是「佔據」著你們的位置不讓下一檯客人入座,請問需要用那麼低劣的手法趕人嗎?老實說,如果餐廳在90分鐘時提醒一下,我們會明白的,但現在餐廳竟然以如此詞語、態度、語氣趕客;先不論食物質素已經明顯知道這裡的經營手法、待客之道,再者食物普通,請問還需要來光顧嗎?


其實這裡的食物不算差,但是我們久不久都會食泰菜,比較清楚泰國的口味;加上也多次光顧九龍城幾間泰國人主理的餐廳,無論是食物、環境、服務還是經營態度都很容易有對比,更顯得泰象館在各方面的不足。諷刺的是,餐廳牆上放上QR code讓客人上網填寫意見書,即使有人填寫,大概餐廳都是以懶理的態度對待以致我們今天感受到的經營態度🤷🏻‍♀️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20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