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2-09
27 浏览
位於荷李活道以南的Soho區一向是個廣為人知的美食天堂,各國美食可算是應有盡有,相比荷李活道以北、以家品小店而聞名的Noho區的確熱鬧得多。不過近期在Noho區悄悄地展開了一個小革命,夾集在眾多的家品店行列之中,出現了一批規模細小的咖啡茶座和温馨食店,Jaa Kitchen 便正是革命的其中一分子。對每一個新的客人來說,找到Jaa Kitchen 的所在相信會是個挑戰。地址所寫的荷里活道61至63號,在荷里活道其實找不到蹤影。四出查探之下,最終要轉到卑利街側的一條小巷才能發現到餐廳的蹤跡。Jaa Kitchen 面積細小,餐枱只可放七、八張左右,但氣氛悠閒自在,非常迎合蘇豪的個性,令食客有如致身於歐洲街角的小店一樣。餐廳裝飾略帶東歐風格,在陰暗的燈光陪襯下,不禁帶出點神祕而憂鬱的感覺。 餐廳標榜做新派歐陸菜,但從餐牌所見,除了歐陸風情之外,菜式亦大有東南亞色彩。午市套餐三道菜分別有$145、$165、$185三款選擇,價錢視乎所選的主菜而定。 緬甸軟殼蟹、配粟米、泰國涼瓜 (Grade: 3/5)頭盤點來東南亞菜常見的軟殼蟹,經餐廳經理介紹下,原來廚師特別用了緬甸的地道煮法,再加上粟米
對每一個新的客人來說,找到Jaa Kitchen 的所在相信會是個挑戰。地址所寫的荷里活道61至63號,在荷里活道其實找不到蹤影。四出查探之下,最終要轉到卑利街側的一條小巷才能發現到餐廳的蹤跡。
Jaa Kitchen 面積細小,餐枱只可放七、八張左右,但氣氛悠閒自在,非常迎合蘇豪的個性,令食客有如致身於歐洲街角的小店一樣。餐廳裝飾略帶東歐風格,在陰暗的燈光陪襯下,不禁帶出點神祕而憂鬱的感覺。
頭盤點來東南亞菜常見的軟殼蟹,經餐廳經理介紹下,原來廚師特別用了緬甸的地道煮法,再加上粟米和泰國涼瓜作配菜。
軟殼蟹份量雖小,但入口酥脆,味道跟泰國菜館的差不多。配菜相反更加搶鏡,薄切後的泰國涼瓜片遠看有點似海產的螄蚶,配搭新鮮的粟米粒,清甜和苦澀味融和一起,味道討好。
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鐘,主菜終於現身,先試一下散叫的慢烤春雞。
燻黑了的雞皮雖然令賣相扣了些少分數,但味道未受影響。在慢火烹調之下,雞肉的肉質保持得非常嫩滑。調味方面特別加入東歐菜常用的紅辣椒粉,令入口更加惹味,再伴以茄子和炸鮮秋葵,對開胃消滯大有幫助。
一向喜歡鱈魚的晶瑩和滑溜,但可惜這次被一個醬汁所糟蹋。廚師所用的拿波里肉醬味道濃烈,配搭牛肉和意粉等的菜式會較為適合。相反用來襯托鱈魚的話,會將魚的鮮味徹底蓋過,味道有些格格不入。
一輪狼吞虎嚥之後,轉眼已到甜品的環節,這款蘋果批配薑汁肉桂吉士醬的確感覺窩心。蘋果批本身不算是甚麼獨特貨色,外型帶點粗糙,但入口總算鬆化。真正的精髓所在卻是一個熱辣辣的薑汁肉桂吉士醬,這個濃郁的醬汁成功令普通的蘋果批口感變得更為豐富。
Soho 和 Noho 區素來臥虎藏龍,Jaa Kitchen 雖未算是當中精英,但從室內擺設以至菜式設計都可見誠意。服務十分細心,但感覺上食物略為偏向重味,著重健康的朋友未必受落。倘若能從食物方面多加努力,相信未來不難打出一片天地。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