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6
13
餐厅: 翠園 (太古城中心)
资讯:

为推动全港减盐减糖新饮食文化及新生活态度,环境及生态局、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及食物环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推出了「少盐少糖食店计划」,参与食肆会提供少盐少糖选项予顾客,部份更会提供特定减盐减糖菜式。参与减盐减糖食肆会获发计划标志,以供张贴於店舖内,供顾客识别。详情可在此浏览:https://www.eeb.gov.hk/food/cn/committees/crss/restaurants.html

等级4
2016-08-28 1342 浏览
幼童時代跟著老爸每天進出酒樓,品嚐各種不同的點心式菜色,早已成了自己美好的回憶。 香港餐廳的經營成本越來越貴,食物質素卻是每況愈下,莫要說菜色,就連想找有水準的點心,更是難上加難。 早前美心集團其下的翠園酒家,推出一系列的懷舊點心及菜色,的確令人期待。 豬肚雞燒賣 畢竟舊式點心都是「粗菜精用」,用出內臟是常見的事,不是豬肚就是豬膶,有時更會打孖上,今次豬肚選用了較腍身的,如果是肚尖,爽脆可口會更欣賞,不過已經有誠意。 滑雞球大包 當年用下欄貨充當餡料,目的令體力勞動一群頂足一餐的大包,今天再遇,餡料當然認真得多,原隻大冬菇及雞粒,包皮鬆軟,不錯。 懷舊灌湯餃 能在香港酒樓出現的地方真係一隻手數得出,用豬皮凍泡製更是少見,餃皮柔韌有彈性,夾起而不穿破,雖然賣相未夠飽滿,但已經難能可貴。 米皮白水角 就算是舊式酒樓都少見的一款點心,以乾米碾磨而搓成,所以餃皮呈奶白色,而不是常見的通透,筍粒、菇粒、馬蹄及豬肉,若果加埋花生,就是另一版本的潮州粉果了。 千層腐皮夾 在千層腐皮間夾有豬肉,鬆軟而富肉味,就算是當年,亦只會偶爾遇上。 西關大少桂花札 有說點心源自廣州,
更多
幼童時代跟著老爸每天進出酒樓,品嚐各種不同的點心式菜色,早已成了自己美好的回憶。

香港餐廳的經營成本越來越貴,食物質素卻是每況愈下,莫要說菜色,就連想找有水準的點心,更是難上加難。

219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8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7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66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早前美心集團其下的翠園酒家,推出一系列的懷舊點心及菜色,的確令人期待。

5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豬肚雞燒賣

畢竟舊式點心都是「粗菜精用」,用出內臟是常見的事,不是豬肚就是豬膶,有時更會打孖上,今次豬肚選用了較腍身的,如果是肚尖,爽脆可口會更欣賞,不過已經有誠意。

2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滑雞球大包

當年用下欄貨充當餡料,目的令體力勞動一群頂足一餐的大包,今天再遇,餡料當然認真得多,原隻大冬菇及雞粒,包皮鬆軟,不錯。

48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懷舊灌湯餃

能在香港酒樓出現的地方真係一隻手數得出,用豬皮凍泡製更是少見,餃皮柔韌有彈性,夾起而不穿破,雖然賣相未夠飽滿,但已經難能可貴。

30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米皮白水角

就算是舊式酒樓都少見的一款點心,以乾米碾磨而搓成,所以餃皮呈奶白色,而不是常見的通透,筍粒、菇粒、馬蹄及豬肉,若果加埋花生,就是另一版本的潮州粉果了。

5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千層腐皮夾

在千層腐皮間夾有豬肉,鬆軟而富肉味,就算是當年,亦只會偶爾遇上。

2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西關大少桂花札

有說點心源自廣州,西關大少識飲識食是不爭事實,桂花札本身名字改得有文藝氣息,其實是以瘦肉及冰肉包裹膶腸及咸蛋黃,邪惡到極點,但食落口感豐腴,不妨一試。

20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1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鳳城鍋貼蝦多士

也許是懷舊菜中最常見的菜色,但往往失望居多,但今次在方包釀入原隻大蝦,經滾油泡浸過,而油份瀝得清,鬆脆可口,少許金華火腿,更令到味道多添一份咸香。

2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公館高湯鴿吞燕

《鴿吞燕》恐怕沒多少人聽過,其實另一個名貴版本是《仙鶴神針》,不過同樣是手功菜,鴿要先褪骨而鴿皮不穿,再釀入燕窩及金華火腿茸,加入高湯隔水清燉4小時,鴿肉的香味與高湯溶成一體,鮮甜味美。

1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8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鮮果沙律煙鯧魚

如果不是大鷹鯧,根本難以製作的一道菜,先用醬油醃一整晚,掃上牛油再燻焗,入口有少許結實,但配上沙律,令口感起了變化,而且充分展現出中西合璧的本地飲食文化,非常有趣。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金盞碧玉鴛鴦魷

以鮮魷及土魷結合,令到嚼口截然不同,芥蘭只取頭兩吋最脆嫩的地方,很傳統的一道家常菜。

兩食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摩登肝醬片皮雞

曾經在不同會所餐廳遇上過「四寶片皮雞」,而今次這道菜正正是改良版,換上了鵝肝醬、青瓜及鍋巴,雞皮既薄又脆,鍋巴在口腔內磞裂的感覺很特別,其實古今兩種食法都欣賞。

4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菜盞炒雞崧

至於另一食是起餘肉,加入筍粒及芹粒爆香,用生菜包裹,外層清新爽脆,內裡有濃香。

4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子薑仁稔蒸魚雲

在坊間少見的處理手法,子薑爽脆又微酸,用作闢腥效果一流,加上仁稔醬,令到滑嫩的魚雲變得更吸引。

5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家常雞蛋焗魚腸

是一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菜色,完全是吃力不討好,單是清洗魚腸已經花功夫,但很奇怪,總是有莫名的腥味,加上察覺不到有果皮的香味,整道菜有改善的空間。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瑤柱蝦乾節瓜筒

節瓜炆得很軟腍而且入味,湯汁濃稠,用來伴白飯一流。

3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梳乎厘燉蛋

加入了薑汁,吃起來多了一份清香,面層放上果仁再烤焗,食落毫不單調,又是一道中西合璧的例子。

3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脆皮倫教糕

其實是白糖糕的改良版,加上一層甜薄罉皮再煎香,形成外脆內軟的口感,又有嚼口,的確是改得非常好。

平心而論一句,除了個別一兩款水準強差人意之外,大部份都能盡量回歸原味,不單對喜歡舊緬昔日風味的朋友,是一個喜訊,更是對年輕一輩,上了一堂難得美食文化課。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