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6-07
15 浏览
香港人生活繁忙, 時間難就, 外母大人又不介意, 所以我地遲左一星期先同外母大人慶祝母親節今次係結婚後第一次慶祝"外母節", 外父外母大人親點話要黎呢度, 因為上次食過番尋味, 上次我miss左, 今次正好一試店裡環境偏暗, 可幸位子夠闊, 坐得舒適, 更有大量特式坐椅, 二人世界, 四人同行, 都可以不受影響先來一客炆牛舌開下胃, 一客只得三片, 如果一班人食每人只能淺嘗少許, 牛舌炆得腍, 配少少既沙嗲汁, 牛舌入口即化, 雖然還是吃得出牛舌既感覺, 可惜無甚牛舌味, 未知是否梳打粉惹的禍 如果喜歡牛舌既爽口可能會失望, 因為始終是炆, 兩者可說是不同的食物再來的是馳名新鮮海南雞, 『新鮮』二字的確吸引, 是否咁多新鮮雞真的不得而知, 不過價錢絕對是新鮮價, 如此少少已是半隻, 盛惠$108, 椰香飯更是另計, 真的貴得可怕椰香飯椰香味濃, 不過還是喜歡油飯配海南雞, 雞味不錯, 但如果真是新鮮雞又略嫌差了點, 還是試過便算不知印尼是否有蝦醬, 但這蝦醬炒通菜則似馬拉盞比較多, 通菜多桿但爽口, "蝦醬"味剛好不會好太咸, 有點鑊氣, 也是極速清碟的原因印尼菜怎能沒串燒, 一客炭燒
今次係結婚後第一次慶祝"外母節", 外父外母大人親點話要黎呢度, 因為上次食過番尋味, 上次我miss左, 今次正好一試
店裡環境偏暗, 可幸位子夠闊, 坐得舒適, 更有大量特式坐椅, 二人世界, 四人同行, 都可以不受影響
先來一客炆牛舌開下胃, 一客只得三片, 如果一班人食每人只能淺嘗少許, 牛舌炆得腍, 配少少既沙嗲汁, 牛舌入口即化, 雖然還是吃得出牛舌既感覺, 可惜無甚牛舌味, 未知是否梳打粉惹的禍
如果喜歡牛舌既爽口可能會失望, 因為始終是炆, 兩者可說是不同的食物
再來的是馳名新鮮海南雞, 『新鮮』二字的確吸引, 是否咁多新鮮雞真的不得而知, 不過價錢絕對是新鮮價, 如此少少已是半隻, 盛惠$108, 椰香飯更是另計, 真的貴得可怕
椰香飯椰香味濃, 不過還是喜歡油飯配海南雞, 雞味不錯, 但如果真是新鮮雞又略嫌差了點, 還是試過便算
不知印尼是否有蝦醬, 但這蝦醬炒通菜則似馬拉盞比較多, 通菜多桿但爽口, "蝦醬"味剛好不會好太咸, 有點鑊氣, 也是極速清碟的原因
印尼菜怎能沒串燒, 一客炭燒沙爹串配秘製花生醬有六串, 可自行配搭, 我地叫左豬、牛、雞各兩串, 先要一讚係花生醬既兜十分體貼, 串燒本身放左爐上並無預先點上醬汁, 秘製花生醬放在長方形兜, 方便客人自行點醬多少, 也令到整枝串燒也可點醬,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雞串跟豬串的樣子真的雞豬難辯, 只有吃下去才分得出, 雞肉嫩口合格, 豬肉則特色欠奉, 還是牛肉最好, 燒得香, 生熟適中, 牛味香濃, 建議六串一豬一雞四牛會比較好
老婆家人上次讚不絕口既還有印尼煎香鬆餅, 這間印尼餐廳最令我奇怪的是椰香飯跟煎薄餅都是另加item, 雖不是五星級質素+服務, 但收費上還真是五星級
香鬆餅每塊有三至四層左右, 餅香是不錯, 麵粉味亦足, 但其實只是一般, 除了即叫即製夠熱外, 我相信很多地方也做到這個質素
而且不知是否因為order太多趕時間, 我地其中一塊更加是煎濃得過份, 如果不是因為趕時間, 真的不會接受如此質素...
炭燒鱸魚在餐牌其貌不揚, 鱸魚一向是燒比蒸好, 這裡的燒鱸魚火喉不錯, 如此大條的鱸魚燒起上黎都應該有難度, 魚肉不算鞋, 配秘製醬汁味道剛好
印尼另一名物咖哩, 我們則選了牛尾, 咖哩牛尾配料多, 但牛尾好少, 同配給一樣每人只有一件起兩件止, 牛尾腍但不夠入味, 只算是勉強合格, 反而配菜薯仔不錯, 可能是跟咖哩一併從頭炆的關係, 咖哩汁+配料如配煎香鬆餅算是不錯
印尼咸魚炒飯是用香葉成倒轉圓錐體放上碟, 賣相新奇但份量不多, 咸魚似馬介休, 不算太咸, 但飯炒的有點濕, 不過已經比椰香飯好味很多
不夠飽再追加一客原隻印尼菠蘿海鮮炒飯 , 菠蘿原隻起肉再放炒飯, 之後放回菠蘿起碟上是一般做法, 慶幸是材料足, 菠蘿、魷魚、蝦、肉鬆, 每口飯也足料, 菠蘿不會過甜或過酸, 不過炒飯還是不夠乾, 如能再乾一點會更好
吃過之後, 並沒老婆屋企人般的感覺要食完番尋味, 如此價錢, 相信會有更好的選擇, 另外心中亦泛起一個疑問, 家人印傭會不會煮的更好?
正宗與否, 見仁見智, 如果看官想帶家中印傭"挑機", 請完事後告訴小弟這裡到底好吃與否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