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8-02
19 浏览
Happy Friday,約了同事們出外吃個午飯,原想着到近來在這區大熱的意式餐廳,但怎知道是多人得很,所以來吃這間星馬的餐廳。來到的時候,不用排隊之餘,更是很多空枱的,真的這邊箱一個光境,那邊箱另一個光境,但也折騰了好一會,也快快的點菜吧。六個人吃,每人出一個主意,點了六個餐分吃就是了,而加十元有小吃,最後怕吃不光,所以只加了四個,分別有泰式辣鳳爪、泰式手打墨魚餅、煙鴨胸芒果紙米卷及蒜蓉蓮藕炒西籣花;六個菜式也是有湯有飯有麵有餅,真的什麼也吃一點點,分別有馬來肉骨茶湯飯、馬來海鮮喇沙、秘製海南雞飯、木桶香芋焗飯、紅咖哩牛配油鬆餅及青咖啡雜菜配白飯,然後每人一杯飲品,也很夠吃了吧。套餐包了一碗例湯,每人一碗的例湯以日式盛味噌湯的碗盛着,而內裡竟是一個中湯,真的是奇上加奇,湯是青紅蘿蔔南北杏煲瘦肉,肉味很薄,相信只是下了很少的肉來煲,在湯中只滲出輕輕的輕味,勝在喝下去也不像加了師傅,當水喝也不錯的。喝過格格不入的湯後,先吃一些小吃吧!先吃的是泰式辣鳳爪,辣鳳爪酸酸的也一點辣,而且也是去了骨的,鳳爪吃起來爽而有咬口,是對版的。之後的泰式手打墨魚餅真的令我有點驚訝,若不看餐牌光吃的話,我真的
Happy Friday,約了同事們出外吃個午飯,原想着到近來在這區大熱的意式餐廳,但怎知道是多人得很,所以來吃這間星馬的餐廳。
來到的時候,不用排隊之餘,更是很多空枱的,真的這邊箱一個光境,那邊箱另一個光境,但也折騰了好一會,也快快的點菜吧。六個人吃,每人出一個主意,點了六個餐分吃就是了,而加十元有小吃,最後怕吃不光,所以只加了四個,分別有泰式辣鳳爪、泰式手打墨魚餅、煙鴨胸芒果紙米卷及蒜蓉蓮藕炒西籣花;六個菜式也是有湯有飯有麵有餅,真的什麼也吃一點點,分別有馬來肉骨茶湯飯、馬來海鮮喇沙、秘製海南雞飯、木桶香芋焗飯、紅咖哩牛配油鬆餅及青咖啡雜菜配白飯,然後每人一杯飲品,也很夠吃了吧。
套餐包了一碗例湯,每人一碗的例湯以日式盛味噌湯的碗盛着,而內裡竟是一個中湯,真的是奇上加奇,湯是青紅蘿蔔南北杏煲瘦肉,肉味很薄,相信只是下了很少的肉來煲,在湯中只滲出輕輕的輕味,勝在喝下去也不像加了師傅,當水喝也不錯的。
喝過格格不入的湯後,先吃一些小吃吧!先吃的是泰式辣鳳爪,辣鳳爪酸酸的也一點辣,而且也是去了骨的,鳳爪吃起來爽而有咬口,是對版的。
之後的泰式手打墨魚餅真的令我有點驚訝,若不看餐牌光吃的話,我真的吃不出是墨魚餅來的,其彈牙的程度最多也是一粒質素普通的魚丸而已,味道也沒有墨魚的肉味,所以此道,我只吃了半粒,已經有剩也提不起勁再吃了。
煙鴨胸芒果紙米卷是我點的,也是個人認為最稱心的一道小吃,紙米卷薄薄的一層包住了一小片煙鴨胸、芒果及少許雜菜,鴨胸本身已不是肥膩的了,加上了一丁點生果及雜菜作平衡,有咬口及不同的口感之外,吃起來感覺也是非常清新。
最後的一小碟的蒜蓉蓮藕炒西籣花也是讓人提不起勁的一道,所謂的蒜蓉蓮藕炒西籣花其實不是什麼炒的菜,不是熱的也罷,而且也不是炒出來的,那些蒜蓉是炸過的蒜蓉,西籣花太硬而且沒有蒜蓉味,真的是很不對版呢,所以最後也順理成章的吃剩了。
馬來肉骨茶湯飯,肉骨茶跟飯是分開上的,其實最大興趣也只是喝湯,飯當下來吃咖哩更配呢!肉骨茶有藥材味,也是例牌的當歸、肉竹、沙蔘、杞子及蜀地等吧,但就不是太強,肉香也如是,一樣也是很弱的,喝起來一點也不過癮的,唯一抵讚的也是配料下得足,有齊炸枝竹、豆腐卜及肉骨,肉骨的肉不是太腍,有點韌,而炸枝竹及豆腐卜也好不了到那裡,在香港要喝上一碗較好的,也要到莎芭一趟了。
馬來海鮮喇沙嗅起來也有椰香,調味也是類似的那些南亞的香料,可是香茅、黃姜、南姜及桔子汁等的香味都不是太突出,細看下去,香茅只有一條,湯只可以說是不過不失罷了,至麵條,是正宗的油麵及米粉摻摻,可是油麵吃起來像極米線,而且粉麵好像是太軟身了,是灼得過久了吧;幸好抵讚的是材料夠豐,慷慨的有蝦、魷魚、青口、豆角、魚片及豆腐卜等,抵吃是抵吃的。
跟着來的是秘製海南雞飯,先吃雞件,雞肉有點梅,而且未去骨,整隻雞翼也在碟上,但抵讚的是以生熟的程度來說,火侯及時間控制得不錯;雞油飯也是犯了很多餐廳也存在的毛病,就是雞油實在是太少了,可幸下了一點黃薑提了點味,硬度也適中;最後也當然要評一下配套的醬汁,是不太地道的三式醬,薑蓉是港式燒味的薑油,辣汁較淡身,不算太惹味,至於黑豉油的濃度不夠,順理成章的是點起雞來,也不是太香了。
然後是一個近乎滿瀉的木桶香芋焗飯,此香芋焗飯,真的是乃掛羊頭賣狗肉之作,香芋少之有少,而且非常硬身,咬起來又吃力又不粉,幸好其他配料非常豐富,有腰果、粟米粒、雞肉粒、蔥及甘荀粒等,配上濃濃的醬油茨汁,雖然飯是焗得濕身了一點,可是當普通焗飯來吃,也是不錯。
最後來兩客咖哩,先談紅咖哩牛配油鬆餅,油鬆餅也算是鬆,但絕對可以是再鬆一點,再香一點,油香不太強,味道上太單調了,不要緊,用它來蘸咖哩汁吃,準沒錯;至於咖哩牛,牛肉不太化學,不過換來的是很韌的口感,配菜有青豆及南瓜,至於紅咖哩汁不太辣,汁內吃得出有九層塔的香味,而且也下了椰奶,可是其椰味就是不太強,咖哩味也未見突出,但始終也是非常之惹味。
最後有青咖哩雜菜配白飯,一口吃下去,菜是淡茂茂,硬幫幫的,所以極度懷疑其雜菜,是灼熟後了才淋青咖哩汁,吃起來貌合神離,而青咖哩汁的濃杰程度,明顯的比紅咖哩的低,因而很淡味,所以最後也是吃多一點紅咖哩,吃少一點青咖哩。
飲品大家也鐘情於馬來拉茶啡系列,六人也只點了兩款飲料,分別是凍的馬來拉茶及熱的馬來拉咖啡,在點飲品的時候,也奇怪為何拉茶及咖啡也可以有凍的,問過店員,答案原來是師傅同樣是拉熱的,然後加冰而已,所以也二話不說,點了熱的,而拉茶我也喝得多,咖啡也倒未喝過,所以促成我點的熱拉啡。兩款的飲品的面頭也是堆滿泡泡的,是師傅不斷拉茶,使空氣撞入到飲品中,達至這個情形。
喝下一口也是先喝到泡沫,泡沫當然不是如Cappuccino的奶泡,不是細密綿滑的,大大的泡沫喝起來也點粗枝大葉,但拉此動作的目的也不是要泡沫,而只是想茶及咖啡滑一點的,拉成的咖啡及茶也是由煉奶及咖啡或茶一起拉成,喝起來非常甜,反為不大覺得有煉奶的香味,而且咖啡味非常薄,總括來說不太對版;同事們的拉茶未有試過,但見自己杯熱的也如此,凍的更是不堪設想了。
吃飽了,也要繼續幹活去;說真的此店的食物質素不是很高,而且很不地道,勝在沒有什麼難吃的地方,而價錢也合理,而且不用等位,這個笑臉,也是當給它一個鼓勵吧。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