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8-12
1537 浏览
三希樓, 這名字多次在我腦海盤旋。但每次想來吃, 又遇上了很多不能做到的原因。一, 一般較少一大班人相約晚飯, 而相到一班人又不嗜辣。二, 活躍地點少在港島區, 過海甚貴, 沒有特定目的不會過去, 而過去一般在用餐上都已有所安排。三, 就算真的是無目的的過海, 自問也不是一個富貴人家, 沒有藉口給我無端端的在半山出現。不過無論怎樣, 多謝朋友刻意為我安排了這一個酒聚, 讓我出師有命的有個理由去拜訪一下。這棟大廈其實就在麥當勞道入口, 女青年中心向下走一點點, 中環IFC附近有專線小巴可達。平日放工繁忙時間十分多人, 中上環交通大打困籠, 而我就選擇乘地鐵到金鐘, 然後再轉的士上去, 基本上不用跳錶。這裡主打的是四川菜式, 但香港人能真正承受川辣的, 不是多數, 而且地方水土對飲食的需求, 未有如四川地方等要求的辣度與環境平衡, 所以香港做的川菜多是以香港口味與環境改良出來的。 先來幾個前菜醒醒胃, 過過口癮。涼菜的麻辣芹菜肚絲, 是餐廳提供的前菜, 花椒油麻感覺, 香味挑釁, 不過辣度只是輕輕帶過, 用來來前菜不錯。椒鹽豆腐粒, 不是辣味食品, 不過淮鹽椒香很重, 五香粉味道惹人喜愛,
這裡主打的是四川菜式, 但香港人能真正承受川辣的, 不是多數, 而且地方水土對飲食的需求, 未有如四川地方等要求的辣度與環境平衡, 所以香港做的川菜多是以香港口味與環境改良出來的。
椒鹽豆腐粒, 不是辣味食品, 不過淮鹽椒香很重, 五香粉味道惹人喜愛, 正合我胃口。豆腐質感外層脆口, 內裡也算是嫩口, 香口惹味, 挺愛吃。
辣子乾炒雞軟骨, 辣椒外形雖乾, 但隻隻辣味強烈, 無論是青色的或是紅色的都辣味無窮。雞軟骨炸得金黃脆口, 軟骨有咬勁, 咬下"咯咯"聲的脆。辣子味道粘上雞軟骨, 令其惹味又香, 這個很好。
薑蔥豬潤, 薑蔥鮮味好, 起鑊鑊氣足, 加上鑊中加酒辟腥, 令豬潤入味。豬潤質感軟滑, 不過佈層有點過熟的口味, 外層帶薑蔥口味, 還算可以吧!!
我們都在吃吃盤中酒香的鮮味汁料, 但原來好戲在後頭。之後店員蒸汁取走, 然後將發開的伊麵焙乾, 再用熱力將酒香汁逼入乾身的伊麵之中。上桌時, 盤底已沒有了水份, 而伊麵卻充滿了酒香。而且伊麵香滑而有嚼勁, 不是彈跳那種, 而是當你咬時可口清爽的彈性回應。這個麵絕對是全晚之最!!!
燒賣 -- 足料有彈性, 豬肉可口。表面有一小塊鮑魚片在上面, 經醃過令味道有點甜, 而質感彈牙。
粉果 -- 外皮粘, 但是也算滑, 不過嫌其過厚。內餡實在, 不過有點過嚡。
牛肉球 -- 無甚特別, 都是一般飲茶用料。
蝦餃 -- 表現平平, 而且皮太厚太韌, 鎖濕皮並不等於入面有汁, 味道只是很一般。
整體來說, 餐廳的精品食物, 味道水準, 用料與調味平衡都是值得期待的。不過一些不屬於這類餐廳應有的東西, 還是由它去別的地方吧!! 老實說, 千里迢迢上來並沒有失望, 只是更清楚明白一點而已。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