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99
22
餐厅: 大中華飯店
资讯:

为推动全港减盐减糖新饮食文化及新生活态度,环境及生态局、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及食物环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推出了「少盐少糖食店计划」,参与食肆会提供少盐少糖选项予顾客,部份更会提供特定减盐减糖菜式。参与减盐减糖食肆会获发计划标志,以供张贴於店舖内,供顾客识别。详情可在此浏览:https://www.eeb.gov.hk/food/cn/committees/crss/restaurants.html

等级4
承上文,繼續進行我的「獎勵肚皮計劃」 。父弟沒空,是夜只有母女仨。妹妹中午撥電大中華碰碰運氣 (大人想吃小炒 ),幸運地,店家表示早場 (六時半至八時) 尚有位子。傍晚六時許我們已到達店前。成為「名店」大概是這三兩年間的事吧,如今街坊想吃非訂座不可 (Walk-in?八時後百分之九十九不可能!別圖僥倖啊 ),有時間限制,坐的位置又不能選擇,幸好水準依舊,仍是值得專程而來的好店 。店內環境不消一提,大牌檔格局尚算乾淨,只是座位空間狹窄。喜歡這裡的下單方式──自己動筆寫菜名,感覺自在 。店員放下餐牌和下單紙時順道推介不在餐牌上的煲仔飯 ($80) (臘味或黃鱔,四至五人份量),我和大人二話不說選擇了後者。早前一家子陪嫲嫲往大陸旅遊時嘗過一回極好的黃鱔煲仔飯,至今回味無窮。不知道這裡的能否比肩 ?再來是「名物」──幾乎每桌必點的黑椒鐵板豬手 ($90)。大人喜愛蟶子,點了豉汁炒蟶子 ($80);妹妹嗜吃大腸,來一客椒鹽骨拼炸大腸 ($68)。至於我,本想來盤青菜 (肉太多了 ),不過把餐牌翻來覆去,菜式都是簡單的、自己在家裡能做到的……結果要了琵琶豆腐 ($65)。三個女人四個小菜一窩煲仔飯
更多
承上文,繼續進行我的「獎勵肚皮計劃
。父弟沒空,是夜只有母女仨。妹妹中午撥電大中華碰碰運氣 (大人想吃小炒
),幸運地,店家表示早場 (六時半至八時) 尚有位子。傍晚六時許我們已到達店前。
早場,細枱區,攝於晚上七時
39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成為「名店」大概是這三兩年間的事吧,如今街坊想吃非訂座不可 (Walk-in?八時後百分之九十九不可能!別圖僥倖啊
),有時間限制,坐的位置又不能選擇,幸好水準依舊,仍是值得專程而來的好店
。店內環境不消一提,大牌檔格局尚算乾淨,只是座位空間狹窄。
菜多眼亂啊
19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喜歡這裡的下單方式──自己動筆寫菜名,感覺自在
。店員放下餐牌和下單紙時順道推介不在餐牌上的煲仔飯 ($80) (臘味黃鱔,四至五人份量),我和大人二話不說選擇了後者。早前一家子陪嫲嫲往大陸旅遊時嘗過一回極好的黃鱔煲仔飯,至今回味無窮。不知道這裡的能否比肩
?再來是「名物」──幾乎每桌必點的黑椒鐵板豬手 ($90)。大人喜愛蟶子,點了豉汁炒蟶子 ($80);妹妹嗜吃大腸,來一客椒鹽骨拼炸大腸 ($68)。至於我,本想來盤青菜 (肉太多了
),不過把餐牌翻來覆去,菜式都是簡單的、自己在家裡能做到的……結果要了琵琶豆腐 ($65)。三個女人四個小菜一窩煲仔飯,相信是極限了;幾道小菜諸如生炒骨南乳燒脆鱔等,我們不得不「忍痛」放棄。
(註:翌日妹妹與上司午膳時談到此店。不巧其上司正是光顧多年的熟客,大讚乾炒牛河有水準。乾炒牛河
?恕我孤陋寡聞,如今店家尚供應炒粉麪麼?)

黑椒鐵板豬手
黑椒鐵板豬手,香聞十里~
7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大人負責分「手」
5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未上桌空氣中瀰漫的黑椒香已叫人垂涎三尺
。醬汁在滾燙的鐵板上「彈跳」不停,煙氣氤氳間乍見豬手肥圓輪廓,加上大量芫荽紫洋蔥絲紅椒絲──賣相,已超越一百分
!大人「手起刀落」,將比我一雙「」手並排還大的豬手切件:皮滑膩,肉則如腱部纖維呈絲狀,不硬實,蘸美味黑椒汁同吃,是最佳的下酒菜。別忽略紫洋蔥絲,半生熟爽甜辛辣兼備,好吃得很哪!


豉汁炒蟶子
豉汁炒蟶子,鮮甜入味
8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蟶子無沙、鮮甜,豉椒汁完全滲入肉裡──那在家無法做到的火候
。難得份量不欺場,滿滿一盤盡是蟶子肉,水準不輸某些專吃海鮮的店子呢,大人邊吃邊讚
。光是洋蔥青紅椒等配菜加上「惹味」豉汁,已能吃上一碗白飯。八十元一客物有所值。

椒鹽骨拼炸大腸
椒鹽骨拼炸大腸,皆不俗
6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椒鹽骨炸得焦脆,帶骨頭酥香;啖之仍覺肉裡微微濕潤,不像某些店炸得乾透
。調味不錯,然而似蒜香多於椒鹽,稍稍扣分。店家採用小排骨,肉質偏瘦,個人嫌不夠肥美,不愛脂肪的妹妹卻謂恰到好處。有著奪目「橙衣」的炸大腸不是街頭小吃風味──沒有「套腸」,缺了嚼勁
,但也炸的酥脆。腸壁內脂肪被清理得七七八八,老實說,個人對這「乾淨版」有所保留 (曾經在食評中形容不肥的大腸像東方不敗,嘻
),大勢所趨,湊合著吃吧!酸甜汁中規中矩,若店家提供酸梅醬,將更得我心!


琵琶豆腐
琵琶豆腐,豆腐尚可,芡汁卻不對我們口味
5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琵琶豆腐,通常以壓爛成茸的豆腐混合鯪魚肉蝦膠生炸而成,是易學難精的家常菜 (我和大人均沒做過
)。金金黃黃荷包似的樣子非常討好。薄薄脆衣略帶蛋香,內裡口感既非滑嫩 (正常,試問爛了的豆腐如何滑不溜口?
),也欠彈性。我和大人「細味」了好久,除了豆腐真真嘗不到甚至豬肉的味道
,可能性有三:,店家並非採用以上三種材料;,量太少,被豆腐味完全掩蓋;,肉調味不足。配料 (蔥花紅椒絲) 極少,芡汁不對我們口味 (微酸,有點像五柳),整體感覺就是平凡無奇的炸豆腐球,並不算好
。建議多下像冬菇中芹芫荽等香氣強烈的配料,提鮮之餘又增口感。

黃鱔煲仔飯
黃鱔煲仔飯極受歡迎,不一會兒已售罄
10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此店煲仔飯之最大特色乃「席前」拌蔥,店員端上桌時不忘提醒一句「鍋邊熱小心燙」。只見偌大的砂窩飯量只佔一半,大量蔥花炸花生夾雜其中;黃鱔則切成幼條,寥寥可數。飯煮得很有水準,粒粒分明、乾身、軟硬適中;窩底飯焦更是香脆無比
。半年前在阿一海景飯店嘗過叫我「雙眼放光」的招牌砂窩炒飯,面前的飯感居然所差無幾,卻便宜三倍多 (當然,阿一的更富米香
)。味道方面,經過特別處理的蔥花被飯燙至僅熟,濃濃蔥香在口腔內盤桓,那滋味──噢
,愛蔥如你絕對不容錯過!至於「主角」黃鱔,鱔味「淹沒」在霸道蔥香之下,幾乎半點不剩。不差 (沒有腥味
),但我無從打分!只是蔥飯太太可口了,鱔肉多寡,我壓根兒不介意──
飯桶二人組吃個精光
7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妹妹不嗜蔥,只淺嘗了一碗;「飯桶」母女合力「幹掉」這四五人份量的煲仔飯 (我飯量多大,你一清二楚了吧?
)。面對喜歡的食物,我的胃是無底深潭,自己也覺得可怕……


P.S. 早場水準必定較佳,道理很簡單:愈忙愈見鬼啊!七時前入座準沒錯!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1-06-01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29 (晚餐)
推介美食
早場,細枱區,攝於晚上七時
菜多眼亂啊
黑椒鐵板豬手,香聞十里~
豉汁炒蟶子,鮮甜入味
黃鱔煲仔飯極受歡迎,不一會兒已售罄